NACPU_TITLENACPU_TITLE
主頁 | 簡介 | 章程 | 機構 | 簡訊 | 文選 | 文告 | 鏈接 | 聯繫 | English

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簡稱華盛頓"和統會"。是一個由旅居美國大
華盛頓地區華人、華僑組成的社會團體。旨為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分裂
中國國土和主權的一切言行。促進海峽兩岸多方面的交流溝通。團結海外華人
華僑,維護華人權益。促進美中交流和友好關系的發展。研究中國統一可行方
案,為中國的最終完全統一努力。欲知詳情,請閱【章程】【組織機構】


【華盛頓和統會2010年文選】
【鮑事國專欄】
【車英麟專欄】
【董拔萃專欄】
【郭俊次專欄】
【黃企之專欄】
【梁偉洪專欄】
【沈己堯專欄】
【沈敏專欄】
【沈其命專欄】
【印鐵林專欄】
【華盛頓和統會文選】
【華盛頓和統會2012年文選】
【華盛頓和統會2011年文選】
【華盛頓和統會2009年文選】
【華盛頓和統會2008年文選】
【2007全球高峰論壇論文彙編】
【華盛頓和統會2007年文選】
【華盛頓和統會2006年文選】
【華盛頓和統會2005年前文選】


胡六點兩周年 應解政治癥結 (陳勤浩)
民進党如果再上台又能怎么樣?(李家泉)
兩岸弘揚中華文化重塑影響力(辛旗)
辛亥革命百年值得兩岸中國人同慶(紀欣)
增進兩岸互信深化和平發展(郭震远)
釣魚台中日新糾紛能用國際法(熊玠)
亚格兰虚伪和谬误的“辩护”(纪时平)
盼两岸建立联合“保钓”机制(车英麟)
敵對心態与兩岸關系新局面极不協調(徐青)
海外赤子的愛和恨--為董拔萃《點擊台海(第三集)》作序(吳惠秋)
當今的“諾貝爾和平獎”与世界和平事業相關嗎?(周弘)
与諾貝爾遺愿背道而馳的和平獎(姚仁格)
劉曉波与諾貝爾和平獎的雙重笑料(華林)
謀求兩岸關系穩定發展(王毅)
走入政治歧途的諾貝爾和平獎(鐘 聲)
我對美國兩岸政策的評議(李家泉)
從達賴到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說明了什么(益多)
國際法視野下的中日釣魚島爭端(賈 宇 )
從臺灣與釣魚島問題透視中外關係(俞力工 )
藏獨問題的兩個要點(梁偉洪 )
莫自亡其史 ( 兩岸統合學會)
民族大復興台灣勿置身事外 ( 王中平)
和平發展不能缺少統一願景 ( 紀欣)
ECFA後兩岸和平發展進程-先軍後政實現“胡馬會”(趙黎青)
美對台政策從“防獨”轉向“防統”(李家泉)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師__保釣運動40周年紀念(沈己堯)
期盼兩岸攜手 開發協防南海机制(車英麟)
增進政治互信 破解政治難題(董拔萃)
"奔向未來"交響大合唱(雪龍)
台灣重啟“國家統一綱領”是順潮應勢之舉(車英麟)
新時期海外反“獨”促統組織的職責(吳惠秋)
堅持正确的思想路線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繼續深化(車英麟)
從ECFA簽訂看台灣民意動向與民進黨之未來 (熊 玠)
寫兩岸和平 開統合時代 (張亞中)
賀《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
破解政治難題 應預作準備 (余克禮)
兩岸和平發展的嶄新一頁(董拔萃)
馬英九不應“恐綠”(董拔萃)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是真假“愛台”的試金石(車英麟)
探索奮斗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車英麟)
把握時機結束中國內戰(郭震遠)
朝鮮半島危機與兩岸和平統一(印鐵林)
尋求兩岸和平發展路徑之我見(張銘清)
兩岸統合的實踐(張亞中)
台灣島內的中國軟實力(石之瑜)
蔡英文為什麼變了樣?(林淑玲)
蔡英文釋善意?(董拔萃)
創條件解“中華民國”難題(章念馳)
关于两岸政治协商起点探讨(郭震远)
商簽ECFA,馬英九沒有退路(董拔萃)
台灣應重啟“國統綱領” (梁偉洪)
民眾認同「兩岸同屬一中」,才能和平發展 (紀欣)
从“双英”辩看民进党何去何从(石昶)
韓 正 現 象(陳文茜)
“双英”辩ECFA蠡测(董拔萃)
兩岸是一家 凡事好商量(董拔萃)
中国海军525护航编队访菲(董拔萃)
期盼兩岸早日建立軍事互信机制(石昶)
有感“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在台成立(董拔萃)
從“兩會”看兩岸關係發展(董拔萃 )
兩岸協防南海條件趨成熟(梁偉洪 )
恭賀“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在台灣成立
“統一先生”黃企之老人的故事(華語廣播网)
讓兄弟說成兩岸定位的表述(張亞中)
海外統促會回顧与展望(中國統促會)
一個中國需要堅守和深化(余舒揚)
李肇星人大會議妙語答三“T” 《華盛頓和統會》
兩岸關系2005啟示錄 (李逸舟)
看民進黨大陸政策動向(趙景剛)
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繼續深化的理性思考(車英麟)
奧巴馬與達賴會面非和平之福(梁偉洪 )
反对美国对台军售是海外促统重要一环(董拔萃 )
海外排華百年史(第一章,英)(沈己堯)
期盼兩岸永泰平(夏笠)
美对台军售对两岸关系的负面影响(石昶)
兩岸關係走向關鍵時期有感(對聯)(印鐵林)
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也須一定政治前提(黃範章)
准備破解政治難題 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熊源漪)
“老驥伏櫪 壯心不已”--憶馬鶴凌老先生(車英麟)
兩會會談成果豐碩 和平發展人心所向(董拔萃)
澳門回歸十周年 一國兩制与台灣 (紀欣)
澳門回歸十周年的啟示(吳惠秋)
關于對台決策思維戰略調整(李逸舟)

聲明﹕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文庫中所刊文章均由作者文責自負。

chinataiwan coea China-Taiwan.com hello-taiwan chinanews-tw
huaxia beijin-tw 中国台湾信息中心 sinovision.net BBSChinese.com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