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進黨大陸政策動向


趙景剛




《中國評論》月刊二月號登出特約撰述趙景剛的專文《觀察民進黨大陸政策動向的
六個視角》。作者提出:“‘大討論、小調整、無轉型’,是民進黨大陸政策動向
的基本特徵。可以從六個方面認識這一判斷:民進黨的生存空間,縣市長選舉出現
的結果,民進黨內部權力格局,可供選擇的方向或著力點,黨主席蔡英文個人特質,
民進黨的政黨性格。大陸必須在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過程中展現更高的政治藝術。”
文章內容如下: 

  民進黨現行大陸政策是什麼?轉型可能性有多大?往什麼方向轉?通過什麼方
式轉?前景如何?會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這些是我們思考民進黨大陸政策動向時
必須理清的基本問題,而本文討論的六個方面,是決定民進黨大陸政策基本格局和
發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正確認識它們,有助於我們準確把握問題實質。 

  民進黨的生存空間 

  1、從政黨政治的一般規律來看 

  “清廉、勤政、愛鄉土”所體現的基本政治價值,仍是台灣主流社會所認可和
嚮往的,也是很長時期_民進黨標榜並產生巨大號召力的“政黨品牌”。只是民進黨
自身引發不良社會觀感的諸多政治實踐,尤其執政八年_以扁案為代表的貪腐問題,
可以說幾乎“砸了民進黨的牌子”。 

  說民進黨有“價值危機”,未免言過其實;在政治論述和策略上對陳水扁弊案
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做一定的技術處理,民進黨恢復、鞏固甚至擴大支持還是有可能
的。
  政黨政治條件下,理論上擔當糾錯角色的在野黨對執政黨的質疑、反對,迎合
了民主體制中對“一黨獨大”之恐懼和反感的社會心態。作為在野黨,如果不做執
政黨的反對者而充當鼓吹者,則意味著它已被執政黨同化,也就失去存在價值。長
期生活在“民主”選舉和言論“自由”政治氛圍下的台灣人,對政黨角色分際持有
相對穩定的心理預期,這是部分台灣人在即使民進黨對抗國民黨時屢有反常言行也
並未唾棄它的原因之一。 

  民進黨對國民黨大陸政策中發展兩岸關係方面的極力杯葛,拂逆兩岸和平發展
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毫無道德正當性可言;但換個角度講,政黨是特定階級或階
層利益分化、衝突的產物,異質性是政黨政治的基本特徵之一。以期待民進黨替對
手唱讚歌的口氣思考其大陸政策動向,顯然違背政治常識。何況,國民黨執政情況
絕非完美無缺、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也絕非毫無瑕疵,為民進黨“提供”了操作政治
議題的發揮空間。 

  深處大陸的觀察者,呼籲民進黨回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上來,
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偶爾流露出“恨不得民進黨與國民黨配合合作”的心態,
顯然與政黨政治發展規律不符。筆者這樣講,當然不是同情、更不是支持民進黨,
而是試圖從社會心態角度尋找民進黨巨大的動員能力之謎。 

  2、從“台獨”社會基礎來看 

  近年來島內較有代表性的民調結果顯示,反對“一個中國”、贊成“台灣獨立”
的台灣人,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而有力的基數。而民進黨的“台獨”主張,恰恰迎
合了部分民眾所謂“當家作主”的心理需求。後者為前者提供了成長、發酵的土壤,
是民進黨票源的基本盤。看到統獨傾向的懸殊對比,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台獨”主
張在島內不容小覷的動員能力,對反獨促統工作的艱巨性、長期性做好充分思想準
備。 

  而且,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在奉行“不統不獨不武”路線的國民黨執政、兩岸
和平發展勢頭良好、“三通”給台灣帶來實惠的大背景下,島內統獨民意分佈仍未
有實質性改觀,甚至“仇中”“反中”情緒還有所惡化、支持“台獨”的人不減反
增。個中緣由,值得玩味;是經濟政治關係的一般理論不適用於兩岸關係,還是因
時間較短沒有顯現,理論工作者有必要做出細緻縝密的深刻論證和判斷。 

  3、從國民黨執政“失誤”來看 

  公共政策和大陸政策,是台灣政治密不可分的兩大主軸,二者相互影響,任何
一項處理不當,都有可能引發執政危機,從而波及兩岸關係。 

  公共政策方面,以最近的“八八水災”風波為例,馬英九團隊堪稱“拙劣”的
做法和作風,招致民進黨痛罵,連國民黨內部也不乏批評者。如果後續救援工作無
法予以彌補,而且本身做得不好卻又不能以平常心態、尤其從“講政治”的高度回
應民怨,它勢必惡化成執政的硬傷,被對手抓住機會當作拉高選情、扭轉頹勢的重
要著力點。國民黨在近幾次“立委”補選中接連失利,與執政業績不佳有很大關係。
 
  公共事務處理不力,國民黨的執政能力遭受質疑;一旦民進黨別有用心地將其
與兩岸關係聯繫起來,國民黨大陸政策的正當性自然會受到衝擊。事實上民進黨也
是這樣做的,這次便將馬團隊救災不力歸咎於“只知向中國賣台求榮”。 

  如今吳敦義走上一線,獲得如潮好評,但諸如黨產、腐敗等問題根深蒂固,涉
及政黨及官僚體系的結構性矛盾,不會因吳敦義不凡的個人能力便迎刃而解。而且
客觀地講,除大陸政策較具前瞻性外,諸如公共事務、權力制約等方面,與民進黨
比起來,國民黨並沒有任何壓倒性優勢,難免為民進黨留下操作空間。 

  國民黨大陸政策方面,民進黨尋找議題也並非難事。 
  
  例如: 

  當前國民黨在公共權力資源佔據方面算是“絕對執政”。民進黨於是借題發揮,
打著“民主”旗號質疑馬當局決策模式的合法性,要求參與、監督。 

  兩岸正常的交流交往順應歷史潮流、符合主流民意,但也難免對部分人的利益
造成衝擊。關於兩岸經濟交流,我們所接觸的信息,絕大多數是其對台灣、對兩岸
關係之積極影響的正面肯定。但事實上,在市場經濟元素的作用下,兩岸經濟交流
難免對島內個別領域、個別群體形成一定衝擊。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應當予以強
烈譴責的是,民進黨將此問題擴大化、政治化,別有用心地無視兩岸關係主流,更
刻意漠視、歪曲中國大陸為照顧台灣利益所做出的巨大犧牲。 

  兩岸政治關係來之不易的積極變化,給經濟交流帶來耳目一新的生機與活力,
但如何使其“惠及”普通百姓,而非僅僅商家巨賈,是我們必須著力思考的重要問
題,否則,民進黨的民粹式動員必然大有市場。 

  兩岸關係層多面廣、錯綜複雜,互動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負面現象,多
年來民進黨早已習慣於將極個別事例無限放大,進行有損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片面
解讀,如大陸遊客趙根大塗鴉風波。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取得日新月異的進步,但在深刻轉型
期,包括道德失範在內的諸多社會問題無疑對自身形象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如
2008年毒奶粉事件。民進黨無視中國大陸社會主流,緊盯、誇大個別負面現象,助
長部分台灣人的狹隘優越感,為兩岸正常往來製造心理障礙。 

  可見,國民黨執政“失誤”使民進黨“有機可乘”。其實,退一步講,就算中
國大陸、兩岸關係“完美無缺”,鐵了心搞“台獨”的民進黨也會無中生有、“沒
事找事”地製造議題,像邀請達賴、熱比婭訪台等事端,都會給兩岸關係帶來不必
要的麻煩。 

  上述與大陸政策密切相關又不完全屬於大陸政策範疇的三個方面,為民進黨提
供了較大生存空間;在大陸政策明明走進死胡同、社會輿論批評、內部檢討不斷的
情況下,它仍舊“有恃無恐”地固執己見,這是根本原因。 

 縣市長選舉的結果 

  民進黨在2008年“總統”、“立委”選舉中接連遭受重創,客觀上反映了主流
民意對其執政能力、大陸政策的否定。但是,一年多來,民進黨並沒有以黨的名義
從大陸政策角度作深刻反思,反而將失敗歸因於國民黨的“團結”、“手腕”、大
陸的“打壓”等。既然沒有認定問題出在大陸政策上,因選舉考量而調整大陸政策
的緊迫感顯然會大大降低。 

  歷史上,選舉壓力曾促成民進黨轉型,如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和第四屆“立委”
選舉受挫,促使民進黨反思其“台獨”黨綱並於1999年5月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
成為2000年取代國民黨上台執政的關鍵因素之一。此次縣市長選舉結果也會對民進
黨大陸政策動向產生一定影響。之後,民進黨調整大陸政策的緊迫感便相應降低。
因為部分代表性人物會形成這樣的認知:即使不調整大陸政策,仍舊可以打贏選戰,
何必費力不討好地冒險? 

  當然,未來民進黨會就大陸政策展開討論。討論是必然的,也是民進黨歷次轉
型的必要步驟。2009年8月2日,蔡英文就明確表示,民進黨將展開“深刻、大規模的
中國政策討論”。的確,關於民進黨大陸政策是否轉型、調整的問題,長期以來一
直深深困擾著這位黨主席,也影響著民進黨的社會形象和戰鬥力。通過討論,即使
難有實質突破,把問題展現出來,也可以凝聚共識;不管討論結果如何--調整,
還是不調整,討論可以使思路清晰、方向明確;可以回擊質疑,為自己的理念政策
提供強有力輿論支持,獲取寶貴的合法性。 

  至於討論什麼,從理論上講,徹底的討論應當包括思維方式、理論基礎、政策
主張、行為方式等。經討論達成的“共識”,既要做到對選民有號召力,也對黨員
有說服力、約束力,是一項難度巨大的工作,考驗著民進黨決策層的政治勇氣和政
治智慧。 

  民進黨內部權力格局 

  現有條件下精確把握民進黨內部力量分佈,基本上“可欲不可求”;我們只能
根據島內媒體報導,粗略地將在大陸政策問題上具有不同主張或傾向的力量劃分為
三個板塊:務實派--原新潮流系、蘇系、蔡英文、陳菊、呂秀蓮等;教義派--
“基本教義派”、扁系等;觀望派--其他暫不公開表態者。 

  務實派。視野較開闊,獨立思考能力較強,對時勢變動較敏感,所提主張較溫
和,易被中間選民接受。掌控黨機器,擁有制定政治議程的便利。人數佔優,社會
基礎廣泛,但整合能力欠佳,缺少公認的旗幟人物,凝聚力不強。且各方精於算計,
如蘇、陳、蔡的政治作為便常被人理解為著眼2012年大選卡位,影響了務實派的整
合。基於實現執政目標的考慮,“民進黨的支持者必須成長”,所以要顧慮中間選
民反應,因而大陸政策的論述上表現得比較中道,不像教義派那麼極端和引人注目,
目前暫未佔據輿論制高點。事實上,既不丟掉“台獨”品牌,又能從兩岸交流中受
益,對其支持者而言提法不錯,但論述上如何自圓其說和實踐中如何落實,本身難
度就很大,難怪務實派說服力有限。政治人格上,務實派既有“開明”的一面,也
有勢利的一面,雖宣稱“愛台灣”、“為民進黨”,但缺少大無畏的魄力和犧牲精
神,瞻前顧後,生怕被扣上“投降”、“賣台”的帽子,制約了務實派的執行力。
 

  教義派。人數少,但戰鬥力強。“獨立”、“建國”、“正名”等激進觀點,
對“出頭天”意願強烈的台灣人具有很大誘惑性。因“純粹”、“純正”而懷有
“道德優越感”,自信心強。危機意識、“使命意識”表現得很強烈,具有犧牲精
神。立場、論述一以貫之地鮮明,且好走極端、措辭激烈,較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最大的問題是其主張不現實,對決定選戰輸贏的中間選民的動員力較差。例如,2008年
“總統”選舉失利,極端的“排藍民調”遭到部分民進黨人士批評,終被廢除;黨
主席選舉,激進的辜寬敏、蔡同榮不敵中道的蔡英文,便說明民進黨成員對激進主
張之不可行性有基本認知。正如民進黨前“立委”李文忠在2008年4月23日所言:
“深綠沒有錯,錯的是把深綠路線視為民進黨的路線。”此判斷亦為歷次選舉所證
明。可見,在僅靠基本盤無法重新執政的情況下,教義派的主張無法代表民進黨政
策基調和方向。 

  通過以上對比不難發現,務實派與教義派各有長短。目前,輿論上教義派的主
張略佔上風。務實派當前僅有零星地試探性討論,未形成規模效應,無法對現有權
力格局和政策主張形成結構性衝擊。這種“初試啼聲”的呼籲,能否繼續發酵、擴
大,直至促成大陸政策轉型?蔡英文等能否進行具有歷史高度的思考、做出具有歷
史高度的行動?筆者以為,務實派在協調醞釀、凝聚共識、等待機會。隨著時間的
推移,蓄勢待發的務實派,其優勢會逐一展現並主導民進黨大陸政策走向。 

 大陸政策調整的方向或著力點 

  台灣政黨的大陸政策,主要涉及三個層面: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是“國與
國”還是“地區與地區”;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交往--是鼓勵還是限制;
政策理念的彰顯方式--議會路線還是街頭路線。 

  民進黨1999年5月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位階相當於黨綱)提出:“台灣
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以及
符合國際法規定之領海與鄰接水域。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
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這就是俗稱“台獨”黨綱的核心內容。 

  在民進黨人眼_,“台獨”,是黨的“安身立命”之本。蔡英文在回應“胡六點”
時,便聲稱拒絕放棄黨綱。沒人懷疑民進黨會繼續堅持“台獨”、民進黨內部也沒
人跳出來鼓吹放棄“台獨”,目前所謂“務實派”與“教義派”的討論或分歧以及
可能會有的政策調整,本質上都只是操作層面問題。在可預期的較長時間內,民進
黨不會軟化“台獨”立場,當然也不會貿然“急獨”。 

  再看彰顯方式,議會路線與街頭路線結合,並借助綠色報刊及地下電台開展
“輿論戰”。在野一年有餘,不論是“517遊行”、抵制陳雲林訪台,還是“立法院”
肢體動作、鎖門杯葛議程,多是“故伎重演”,沒有提供什麼新東西。 

  至於對兩岸交流交往的幾個著力點,“517嗆馬保台大遊行”的幾大口號--
“保台灣、ECFA要公投”,“顧主權、唾棄賣台權貴”,“救失業、反對無能政府”,
“護弱勢、反對一中市場”;實際上比較典型、全面地代表了民進黨的政策主張。
例如,歪曲大陸善意,渲染大陸所謂“政治野心”、軍事威脅;攻擊國民黨承認
“九二共識”是自我矮化;誇大兩岸交流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批評兩岸關係
進展“過快”;1批判國民黨決策過程不民主,等等。諸如此類,皆為陳詞濫調、了
無新意。未來也難有改觀。 

  可見,在“台獨”主張不可能拋棄且亦不可能往拋棄方向發展的前提下、在彰
顯方式無法突破的情況下,民進黨大陸政策調整的選項無非兩個:要麼主張擴大交
流,要麼反對擴大交流。往兩者中的任何一個發展,都稱不上“大刀闊斧”“傷筋
動骨”的轉型,而只能算“改頭換面”的調整。 

  我們是否可以明確民進黨大陸政策轉型或調整的具體時限,而非使用諸如“短
期內無法”“拭目以待”“有待觀察”等模棱兩可的字眼?筆者認為,未來經過大
討論,民進黨會以黨的名義發表“共識”。所採用的表述方式,大致包括:不反對
兩岸交流,但重申“國家”主權,且強調台灣必須警惕大陸統戰和應對衝擊。難有
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至於能否從專業角度提出有別於國民黨政策的替代方案,難
度較大。當然,若有此亮點,將有助於民進黨扭轉其大陸政策“有破無立”甚至只
會情緒性宣洩的負面形象。 

 蔡英文能否成為啟動轉型的關鍵人物 

  立場決定理想。一直以來,政治立場不同的各方,對蔡英文及民進黨,都有不
同期待。而我們最為關注的,是蔡英文能否有效整合相關力量適時啟動民進黨大陸
政策的調整或轉型。 

  這取決於以下四個主要因素: 

  1、“台獨”理念。 

  蔡本人傾向於務實“台獨”,即推動“台獨”“只做不說”或“多做少說”,
兩岸交流“好處照拿、‘壞處’照罵”。 

  判斷蔡本人的“台獨”理念,可以追溯至其在1998年參與出台的“特殊兩國論”。
擔任黨主席後,表示“民進黨未來不走深綠路線”,要嘗試“新的中國論述”,聲
稱“以新本土觀捍衛台灣”:“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兩岸情勢,必須以新的本土觀來
凝聚台灣,才能捍衛我們的主權、民主、自由與生活方式。”“我們應該有足夠的
自信,可以把‘本土’重新詮釋為一個包容性的觀念。” 

  總體上看,在大陸政策這種核心問題上,蔡的思路是不急於表露真實心態,而
是循序漸進地摸索嘗試,預留足夠緩衝空間以免陷入被動甚至提前出局。 

  筆者認為,蔡英文在某些場合的言行可能表現得比較激進,但這是現實鬥爭的
需要,其真實思路還是傾向“務實台獨”。深綠們大可不必質疑她的“台獨”立場,
大陸方面也要避免一廂情願地期待她朝著改變“台獨”的方向努力。 

  2、政治性格。 

  蔡英文並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式的理念型政治人物--不願向現實低頭
妥協、不願犧牲政治理想,而是典型的務實派--身段柔韌,敢於正視和適應現實,
善於以退為進,通過先改變自己、再改變現實地接近、實現目標。例如,因登陸而
開除資深黨員一事,筆者推斷,從蔡英文本人以往的政治理念和行事風格來看,這
並非其本意,而是各方政治角力的結果。蔡遷就深綠以免遭受“圍攻”。 

  她不是一言九鼎的強勢領袖,但也絕非像某些人所評價的那樣是“光杆司令”。
她是黨內各方暫且可以接受的領導人,“共主”地位本身就是可以利用的重要政治
資源;一年來的所作所為,並非“裹足不前”,而是不斷根據民進黨組織文化調適
自己,加強與原新系、蘇系、新生代等“志同道合”者的溝通,凝聚力量,蓄勢待
發。在時機不成熟、尤其缺少一定數量支持者和同情者的條件下便貿然行事,失敗
是必然的。作為深諳台灣政治生態的聰明人,蔡英文對此必有清醒認識。 

  從其一年來的表現來看,蔡英文將自己的主席角色定位為“平衡協調”,凡事
不急於表態,謹慎而內斂,防止引火焚身。既表示過要有“新的本土論述”、“崇
拜”突破“台獨”基本教義派阻撓訪問大陸的陳菊,也曾做出決定,開除參加兩岸
論壇的資深黨員。二者看似前後矛盾、左右搖擺,實際上是在“鼓勵”各種聲音的
碰撞和嘗試,試圖在一定程度的討論後建立交集、共識。出身行政系統,具有較強
的執行力。共識建立、方向明確後,蔡英文的優勢便會展現出來。 

 3、有利條件。 

  筆者認為,黨內“開明”務實派對蔡英文持理解和期待態度。他們認為,要求
她立即大刀闊斧地變革,也不現實,不但會傷害其政治生命,也會給民進黨帶來不
小負面影響、甚至內鬥。而且,大陸政策、陳水扁弊案等問題,牽涉太多,解決起
來的確棘手;深綠或“挺扁”勢力所提對策,激情有餘、理性不足,稍有政治常識
者,絕不會“欣然”接受。所以,向來以理性中道形象示人的蔡英文,對“極端勢
力”只是禮節性回應,預留迴旋空間。骨子_還是務實路線。許信良、謝長廷、呂秀
蓮、蘇貞昌、陳菊及新生力量等都不同程度地表達了大陸政策需要反思或調整的意
向,蔡英文在整合這部分力量,時機成熟後與深綠爭奪話語權。 

  千萬不要太把“激進台獨”與“務實台獨”的表面分歧甚至所謂“鬥爭”當回
事,即使整日叫囂不止的“深綠”們自己也深知激進路線的不可行性。當年陳水扁
“‘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表態,正是深綠們無奈心態的真實寫照。 

  4、不利條件。 

  蔡英文“黨魁”之路能走多遠?很多人都懷有疑問,甚至不看好。的確,民進
黨“內憂外患”不斷,身為主席,難免處在浪頭尖上。而近期對蔡英文造成最大困
擾的,一是前述民進黨大陸政策走向問題,一是扁家弊案。 

  關於弊案,從立案起,人們最為關注的遠非案件本身,而是其背後的政治角力。
流覽媒體報導,民進黨如何與陳水扁“切割”這個問題,一直是熱議話題。 

  從蔡英文本人角度來講,基於甩掉包袱、改變被動局面的考慮,當然不是不想
“切割”,因為“切割”有利於鞏固權力和樹立清新形象。但“剪不斷理還亂”,
單從操作技術上講,既要做一定“切割”,改變民進黨與扁乃共犯結構的社會觀感;
又要“擺平”扁及其支持者,防止扁魚死網破式的折騰傷及民進黨,所謂“切割”
的確很難。 

  截至目前,蔡英文只是強調要保護扁的司法人權,對扁及其家人的“批評”點
到為止。沒有做真正“切割”,生怕引發深綠反彈,致使民進黨執政目標因失去深
綠支持而遙不可及。在這個問題上,蔡英文沒有一錘定音的能力和氣魄。只能選擇
等待,並無奈地面對內部的拉扯和外部的批評,以及它們對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影響。

 民進黨的政黨性格 

  1、“民主” 

  每一個政黨都有自身獨特的利益表達機制、組織文化。骨幹成員的政治哲學、
成長發展的特殊歷程、注重討論的文化傳統、“派系共治”的獨特歷史,都使民進
黨成員對黨的“民主”品格格外重視。 

  包括蔡英文在內,今日台面上的明星政客不具備力挽狂瀾、力排眾議的威權氣
質。同歷史上一樣,以民主名義來凝聚共識、統一方向的大討論,是民進黨解決大
陸政策問題的首選途徑。 

  2、“團結” 

  如今,台面上又是務實派又是教義派的嘰嘰喳喳,甚至一度給人“民進黨陷入
分裂危機”的錯覺;但實際上,並不是只有一個聲音才叫有凝聚力。放眼台灣政壇,
多少年來,沒有哪一個政黨能像民進黨那樣團結、那樣擅長逆勢操作。 

  回顧民進黨歷史,不難發現其有一套相對民主、相對成熟的代際交替機制,除
彭明敏成立“建國黨”另立門戶外,民進黨比較成功地避免了觀點、利益上的派系
之爭惡化為政黨分裂。綠營成員,從政治人物到普通民眾,多次展現出“大敵當前、
抱成一團”的政治意識和能量。 

  當前台面上關於大陸政策走向的某些分歧,可謂“殊路同歸”,沒有背離“台
獨”的核心價值,只是方式方法之爭。我們不能低估民進黨整合分歧的能力,不能
一廂情願地斷言其因觀點之爭存在所謂“分裂危機”。 

  3、“柔韌” 

  一方面,民進黨及其大陸政策具有固執僵化的特點:二十餘年來,拂逆歷史潮
流的“台獨”黨綱一直被奉若神靈,違背政治文明的民粹手法始終被當作屢試不爽
的法寶,中國大陸順應潮流的善意和做出的巨大犧牲總是被扭曲醜化。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在內外壓力之下,民進黨也曾多次適應、調整或轉
型,即使有時幅度不那麼大,但反思的聲音不絕於耳;民進黨成員中,既有對浩浩
蕩蕩之世只潮流視而不見的頑固分子、對期待兩岸和平發展之主流民意置若罔聞的
偏執狂,也有一部分人,展現出較為柔韌的身段,能夠一定程度地超越制約民進黨
發展的狹隘歷史觀和格局觀,對兩岸關係做出較具前瞻性的思考。他們的存在,是
民進黨獨特組織文化的產物,給政黨性格帶來幾分清新氣息,展現了民進黨“柔韌”
靈活的一面;條件成熟之際,能夠成為改變政策走向的決定性力量。歷史上幾次
“成功”轉型,便是民進黨政治性格中“柔韌”一面的體現,也是其作用的結果。

  小結 

  通過對上述六個方面的分析,筆者認為,可以將民進黨大陸政策動向概括為
“大討論、小調整、無轉型”。對此,中國大陸應如何應對呢?首先,端正心態,
既防止過度悲觀,也防止過度樂觀,對制約兩岸和平發展的因素要有充分估計,避
免情緒化反應損害大局。第二,認真總結與民進黨打交道的經驗教訓,對決定其大
陸政策走向的諸因素作更精緻研判,並準備各種預案。第三,時間緊迫且台灣政壇
“變幻莫測”,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住國民黨執政帶來的“機遇期”,在
兩岸和平發展的制度架構方面實現突破。 

  1蔡英文,《中國時報》:“兩岸這條路,明明最高限速只有40公里,但馬英九
不僅沒有一檔、二檔、三檔慢慢加速,竟然一下子就把車子衝到120!看到馬英九一
下子就把車子衝到120,當然要跳出來踩煞車。”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