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正确的思想路線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繼續深化


(車英麟)



歡迎閱覽【車英麟專欄】

    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進入了和平發展新階段。“ECFA”的正式簽訂,是兩岸
關系發展新里程碑,它不僅為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開辟了新篇章,對今后進一步增
加互信,為未來化解爭議,開創兩岸關系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兩岸關系經
過了從和平,戰爭,相持,調和,吸引,到今天凝聚和融合的歷史過程,的确是來
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今天兩岸關系取得如此歷史性成就,最主要是堅持辯證唯
物主義的正确思想路線。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繼續深化,必須牢牢把握這個正确
的思想路線。

        “肯定与否定”的規律是兩岸關系發展變化基本規律 

   一切事物發展變化,都离不開唯物辯證法的“肯定与否定”基本規律,這個規律
的實質是對立面的統一,体現了事物自己運動的深刻內容。兩岸關系產生,發展和
變化,也概莫能外。 兩岸關系發展變化,始終圍繞著兩岸政治對立,不斷地消除對
立,逐步實現祖國的統一這個主題。

      1945年抗戰胜利后,全國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內戰,和平建國,國共兩党達成
“雙十協定”。當時,國民党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他堅持用戰爭消滅對方,1946年
爆發了內戰,一直到1949年國民党退居台灣,中共成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兩岸
關系是內戰延續至今的政治繼續對立。1949年到1979年國共兩党的政治對立依然是
主要矛盾,由于美國的干涉和爆發了朝鮮戰爭,兩岸的政治對立又增添了反對美國
干涉的內涵。大陸第一代領導人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思想,從此,兩岸不可調
和的斗爭轉化為相持階段;1979年大陸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确立了和平解決
台灣問題的方針。兩岸都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同是骨肉相連的親兄弟,
不一定用极端的斗爭方式,解決兩岸的政治對立,“和為貴”的“和”是能更好的
解決政治對立。這是大陸領導人在總結國內正反經驗的基礎上,在解決台灣問題重
大戰略觀念上的轉變,從此,兩岸關系良性互動有了突破性進展。在這個階段中,
蔣經國先生痛感“時代在變,潮流在變”,“三不”政策不得人心。兩岸從完全隔
离到松動,并開始局部交流,1990年大陸發表了推動祖國統一進程的“江八點”,
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兩岸達成体現“一中”的“九二﹀共識,促成了“汪
辜會談”,兩岸交流不斷擴大,這標志兩岸關系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自從李
登輝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演講,進一步提出“兩國論”,兩岸終止了“兩會”的交流。
陳水扁上台后,積极推行急獨路線,几乎把兩岸關系推到戰爭的邊緣。在這個階段,
兩岸的政治對立增加了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的內涵,“一中”成為斗爭的焦點,
兩岸的政治對立呈激化狀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但是,這并沒
有動搖大陸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努力,2005年胡錦濤主席發表了推動兩岸關系發
展的“四點意見”,胡連會達成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同愿景”,堅持“九二”
共識,堅決反對“台獨”,積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2008年國民党結束了民進
党在台灣政局的主導權,“胡連會”達成的“共同愿景”載入党綱,兩岸達成“建
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异,共創雙贏”,積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兩岸實
現了“三通”,先后達成12項協議和兩項共識,兩岸“ECFA”正式簽訂,為兩岸關
系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兩岸關系正向著吸引,凝聚,融合的方向發展。這個階段
并沒有完成,還需要進一步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逐步推動和平發展繼續
深化,繼續擴大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在推動經濟融合不斷深化的基礎上,積极促進
社會融合和人心融合。兩岸的全面融合始終离不開不斷地消除政治對立,經濟基礎
決定上層建筑,兩岸的政治融合階段,政治對立就會降為次要矛盾,或被其它矛盾
取代,這是兩岸關系發展到最高的最后階段,兩岸政治融合實現,祖國就實現了終
极統一目標。

     兩岸關系經過60多年的變遷,在“肯定与否定”的過程中呈現了不同階段,這
是兩岸關系在量變過程中顯現出來的不同形態。兩岸關系發展各個階段,盡管政治
對立仍然保存原有的性質,特征和傾向,但是,決不是簡單的重复。兩岸關系發展
變化也要經歷肯定階段,否定階段,否定之否定階段。從內容上看,這是主要矛盾
的主要方面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也是不斷解決政治對立,逐步實
現祖國統一的過程。從形態上看,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复雜的周期螺旋式上
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

          推動兩岸關系繼續深化必須堅持唯物主義思想路線 

     兩岸關系在“肯定与否定”的運動中,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兩岸關系發展變化
始終沒有离開,不斷消除政治對立,逐步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這個主題;兩岸關系最
終走向統一是歷史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
面,往往會制約著兩岸關系發展方向和進程;兩岸關系不斷凝聚和融合,始終伴隨
著不斷消除政治對立進行著,兩岸關系取得今天如此巨大成就,大陸制定的對台的
大政方針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上。

     唯物主義是辯證法的基礎,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唯
一標准,即主觀与客觀,理論与實踐,知与行的具体歷史的統一。“胡六點”指出:
“30年來,兩岸關系發展的實踐告訴我們:我們制定和實施的對台工作大政方針,
順應了時代潮流和歷史發展趨勢,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体現了尊
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人民意愿的實事求是精神,從而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取得了
歷史性成就”。胡主席的論述,充分体現了實事求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因
此,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繼續深化的思想,方針和決策,只能從兩岸關系發展變
化的實踐中來,從兩岸和平發展新階段的實踐中來。有人提出:需要決定思路或意
識,意識和思路決定出路。需要是來源于中華民族偉大复興,推動兩岸關系繼續深
化,無可非議。出路必須以歷史發展趨勢和世界潮流為依歸,兩岸的統一是唯一出
路,這是歷史發展必然,是任何人不可抗拒的規律,違背這個規律是沒有出路的。
如果是說,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繼續深化的思路,必須來自客觀實踐,而且,要經過
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實踐的反复檢驗。思路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脫离實
際的思路是沒有出路的,即使完全正确的思路,還必須考慮需要与可能,即主觀与
客觀的一致性。离開具体歷史條件的思想,不管有多么好的愿望和需要,必然是事
与愿違。毛澤東先生在“人的正确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文章指出,“人的正确思想,
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
來”。推動兩岸關系繼續深化,也理應如此。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夸大主觀能
動作用的沉痛教訓,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等,必然离開了唯物論,陷
入唯心主義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實事求是与時俱進為破解政治難題創造充足條件 

     兩岸關系發展經過肯定与否定的各個發展階段,情形往往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有些問題是暫時地或局部地解決了,或緩和了,又有一些發生了,兩岸關系發展就
顯現了階段性。現在兩岸進入和平發展新階段,破解政治難題成為兩岸關注的焦點。
胡錦濤主席指出:“為了有利于兩岸協商談判,對彼此往來做出安排,兩岸可以在
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系展開務實探討”。這就要求我們實事求是与
時俱進,兩岸雙方都要“不斷地反觀自身,克服存在的有礙于做實事求是的因素”,
才能立足于兩岸和平發展新階段的實踐,認真研究和探討兩岸關系發展變化的規律
性,把握新階段的新特點,認真研究破解政治難題,探索并解決現實中的重大問題,
使思想和理論,充分反映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繼續深化的要求。最近兩岸專家學者在
破解政治難題發表許多意見,非常寶貴。余克禮先生的“破解政治難題,應預作准
備”的文章,從命題到內容都体現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与時俱進的思想,
值得贊賞。

     破解政治難題是推動兩岸關系繼續深化的迫切需要,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和与時
俱進完整的統一,才能達到預想的目的。兩岸的客觀現實和人民的意愿是破解政治
難題首要考慮的前提,核心就是堅持堅定兩岸同屬于一個中國的立場,只有在這個
前提下,才可能有對等和尊嚴。兩岸的政治定位是有法律文件規定的。兩岸各自的
憲法,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和台灣的“國統綱領”明确宣示:兩岸同屬一個中
國,“大陸与台灣都中國領土,促成國家統一,應是中國人的共同責任”。加拿大
中國統一促進會梁偉洪會長在“中國評論”發表專論中指出:這個“國統綱領”,
當年是台灣當局提出來的,并有社會基礎,兩岸在統一目標上就有了共同基礎。現
在有人提出政治定位“要從容面對‘中華民國’問題”。兩岸達成的“九二”共識,
胡連會再次重申了堅持“九二”共識,這個敏感的問題已經獲得解決。現在如何從
容面對?如果要從容面對‘中華民國﹀,也要從容面對一個中國原則得到國際社會一
致贊同,必須尊重和面對這個客觀實際,這不僅僅考慮台灣同胞的感受,也要考慮
大陸13億同胞的感受,這是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繼續深化,破解政治難題,必須
面的對客觀現實。

    兩岸破解政治難題,僅僅有兩岸的政治定位的基礎還遠遠不夠,筆者在今年4月
走訪台灣,台灣絕大多數贊成兩岸和平發展,在相當的民進党党員中,似乎把“統
一”与“賣台”等同,“台獨”言論合法,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言論受到懲處,有
一些台灣同胞認為可以理解,俗話說“法不擇眾”,這可能是對台灣政治現實的無
奈和包容。所以,統一在台灣是個敏感話題。在“統一先生們”看來不可思議,這
就是台灣的政治現實,我是有一說一,實話實說。因此,兩岸開展政治對話,破解
政治難題,一定要創造充足的條件,必須關注和創造破解政治難題的條件,包括兩
岸的外部的客觀環境和兩岸自身和主体的條件,如兩岸政治現實,人的思維方式,
精神狀態,价值觀念,多數人的意愿等等。台灣的大選必須重視,不僅僅關系國民
党和當選人的核心利益,也關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能否繼續深化的大事,盡管台灣
的名人,專家和學者發表了許多建言,許多人支持推動開展政治對話,台灣領導人
不肯推動,這可能是有胜選与政治對話權衡利弊的苦衷。當前“台獨”分裂勢力的
抵制,干扰和破坏兩岸和平發展,也是破解政治難題的最大障礙。現在的民進党雖
然失去了發號施令的舞台和行政資源的支持,兩岸大大降低了“台獨”風險指數,
但是,他們的“台獨”綱領還沒有放棄,台灣政局的主導權是志在必爭,如果台灣
發生再次政党輪替,兩岸關系和平發繼續深化很可能停止,甚之,出現暫時性倒退。
因此,我們要不斷揭穿他們用“愛台”与“買台”种种欺騙台灣同胞的真面目。還
要積极化解台灣同胞的种种誤解,這是破解政治難題不可忽視的非常重要條件,如
果我們忽略了這個重要條件,把明天可能實現的,勉強地放在今天來做,必然离開
了大多數人的實踐,离開了現實性。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繼續深化,盡快破解政
治難題的正确思想,廣為台灣同胞掌握,才會變成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巨大物質力
量。

     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路線,堅持實事求是,与時俱進和實踐是檢驗真理
唯一標准的思想,是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复興和祖國統一前途命運的問題,鄧小平
先生強調:“不唯上,要唯實”。他指出:一個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
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
亡党亡國”,思維的方式的基礎是客觀事實,核心是“求是”。鄧小平先生的深刻
論述,是堅持和把握了唯物辯證法“肯定与否定”規律的精髓。肯定与否定是相互
對立又相互滲透的,辯證法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發
展是通過他自身的辯證否定實現的,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是對前一階段
的否定,同時,它自身也被后一階段再否定,兩岸關系繼續深化思想,方針和政策,
也要經過自我肯定与否定的過程,因此,推動兩岸關系繼續深化思想,方針和政策,
一定要符合兩岸關系發展的規律性,一定堅持實事求是和与時俱進,實踐是檢驗真
理唯一標准,才能盡快破解政治難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繼續深化。

(作者為加拿大中國統一促進會執行副會長﹐ 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高級顧問)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NACPU),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