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在台灣地區所謂“雙十”活動期間,故技重施,再次兜售其“民主對抗威權” 的虛假敘事。這套精心包裝的說辭,不過是其推行“台獨”分裂主張的幌子,對台 灣社會造成了多維度、深層次的危害。其本質,是以民主之名,行分裂之實,危害 甚巨。 一、 踐踏民主根基:假民主之名,行威權之實 1. 系統性打壓异己:賴清德濫用行政、司法及媒体公器,肆意援引《反滲透法》 羅織罪名,限制民眾正當的兩岸交流自由,對支持兩岸交流的政党、團体及人士進 行系統性政治打壓,制造“寒蟬效應”。其行徑實為假民主、真獨裁。 2. 操控輿論,工具化民主:操控媒体輿論,豢養网軍側翼,制造“信息茧房”, 煽動非理性“反中抗中”民粹。同時,將“民主”机制异化為政治斗爭武器,發動 “罷免風暴”,奉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叢林法則,導致社會內斗加劇,民 主精神蕩然無存。所謂“民主”已經淪為“民進党做主”威權統治的遮羞布。 二、 撕裂社會族群:煽動對立,剝奪知情 1. 制造虛假二元對立: 刻意編造“民主對抗威權”的虛假敘事,蓄意將兩岸關系 扭曲為根本性的制度之爭,以此煽動島內民粹情緒,掩蓋其“台獨”分裂活動的本 質,人為制造社會撕裂与意識形態對立。 2. 推行“去中國化”,剝奪權利:系統性推行“去中國化”政策:篡改歷史教科 書,刪除中華文化元素,割裂歷史脈絡;限制兩岸學術、文化等正常交流;強迫公 職人員簽署“未設大陸戶籍”等政治性聲明。此舉旨在剝奪台灣民眾全面了解大陸、 認識真相、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知情權与選擇權。 三、 損害經濟民生:政治挂帥,自毀根基 1. 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化:鼓吹所謂“非紅供應鏈”、“民主供應鏈”,違背市場 規律与經濟理性,強推台商投資“脫中入北”,人為制造兩岸經濟脫鉤斷鏈。此舉 嚴重損害台商切身利益,削弱台灣經濟核心競爭力与發展動能,將台灣經濟綁上 “台獨”戰車。 2. 揮霍公帑,“賣台”求榮:無底線增加軍事預算,強行延長兵役,將台灣青年 綁上“台獨”戰車,加劇社會不安;耗費巨額納稅人血汗錢向外部勢力購買所謂 “安全承諾”和政治支持,擠占本應用于改善民生福祉的資源。實為“慷民眾之慨, 謀一党之私”。 四、 升高台海風險:挑釁謀“獨”,禍害和平 1. 公然挑釁,制造緊張:鼓吹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公然挑戰一個 中國原則,并加緊勾結外部干涉勢力進行謀“獨”挑釁。其行徑是台海局勢持續緊 張、成為全球高風險區域的主要推手,嚴重破坏地區和平穩定。 2. 剝奪和平發展權:頑固阻撓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限制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 机遇的權利。其激進“台獨”路線將台灣推向戰爭邊緣,賴清德當局已成為台海和 平穩定的最大破坏者、名副其實的“戰爭風險制造者”。 五、 背离歷史法理:扭曲事實,自欺欺人 拒不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与法理事實,罔顧國際社會普遍遵循的一個中國 原則(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為法理基石)。其歷史觀与法理認知嚴重錯亂,甚 至不惜追逐日本右翼政客美化殖民歷史,暴露其政治立場的荒謬性与背叛性。 結論:謊言終破產,正道在統一 賴清德所標榜的“民主”,本質是服務于“台獨”分裂圖謀的“假民主”。其“民 主對抗威權”的虛假敘事,是包裹“台獨”毒丸的糖衣,已導致台灣社會陷入民主 倒退、經濟受損、安全危机三重困境。其倒行逆施、禍台殃民的政策,日益引發島 內主流民意的強烈反彈,“綠色恐怖”下的威權本質暴露無遺。 真正的民主,核心在于人民當家作主,而非少數服從多數的選舉游戲。賴清德濫用 民主之名行分裂之實,是最不配言“民主”的政治小丑。民意不可違逆,謊言終將 破產。 反觀中國大陸,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注重程序民主与實質民主相統一,為包括台 灣同胞在內的全体中國人民的權益提供着切實保障。中國國台辦的警示振聾發聵: “不管賴清德說什么、做什么,都阻擋不了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 “台灣的前途在于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的福祉系于民族复興”。唯有徹底摒棄“台 獨”分裂幻想,重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軌,方能真正保障台海長治久安与台灣 民眾的根本利益和光明未來。 2025年10月11日(溫哥華) 作者系加拿大和平与發展交流協會榮譽會長、加拿大黃埔校友后裔聯誼會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