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賴清德在各种場合頻繁宣揚“民主對抗威權”的說法,企圖為其“台獨” 主張与行動披上合理的外衣。然而,民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民的權利与自由、促進 社會公平正義与和諧發展,尊重國家主權与領土完整。賴清德當局的實際行為与民 主的本質背道而馳,其“民主對抗威權”的論調完全是混淆視听、顛倒黑白的虛假 敘事,是為“台獨”分裂行徑進行的狡辯。深入剖析賴清德當局的所作所為,有助 于認清其“台獨”本質,破除其虛假言論的誤導,維護兩岸關系的和平穩定以及中 華民族的整体利益。 一、賴清德“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的具体表現与駁斥 (一)濫用行政和司法資源,踐踏民主原則 賴清德當局將行政和司法資源作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對主張兩岸交流、支持統一的 政党、團体和個人進行打壓与迫害。在民主社會中,言論自由和政治多樣性是基本 特征,不同的政治觀點和主張都應得到尊重与包容。然而,賴清德當局卻肆意侵犯 這些群体的合法權益,限制他們表達促進兩岸統一的合理訴求,這种行為嚴重違背 了民主的基本准則,是對民主原則的公然踐踏。 例如,桃園市一名警察僅因在社交媒体簡介中寫有“我是中國人”而遭到調查并追 責。在台大陸配偶“亞亞”也因在社交平台經常發表支持兩岸統一的言論,被民進 党當局以宣揚“武統”為由廢止在台依親居留許可并限期离境,被迫骨肉分离。通 過這些案例可以發現,許多致力于兩岸友好交流的人士遭到無端調查、起訴,正常 的政治活動受到阻礙,這充分暴露了賴清德當局“民主”說辭的虛偽性。 (二)制造綠色恐怖,破坏社會和諧 賴清德當局大力推行“綠色恐怖”,煽動民粹情緒,刻意制造社會對立与分裂。民 主社會倡導包容、開放与和諧,鼓勵不同群体之間相互理解与合作。但賴清德當局 卻通過各种手段,利用政治立場的差异,挑動民眾之間的矛盾,將台灣社會划分為 不同陣營,破坏了台灣原本相對和諧的社會氛圍。這种做法不僅嚴重損害了台灣社 會的凝聚力,也与民主社會的精神背道而馳,是對台灣民眾福祉的漠視与傷害。 自賴清德提出所謂“因應五方面威脅”的“17項策略”以來,頻施高壓政策,導致 濫權違法橫行,社會風聲鶴唳。他還企圖恢复“軍事審判制度”,通過渲染戰爭恐 慌強化“台獨”意識形態控制,讓台灣民眾惊呼“‘白色恐怖’還魂重現”“已進 入准‘戒嚴’狀態”。此外,賴清德及其側翼策動側翼、网軍掀起一股“大舉報” 的“獵巫”邪風,威脅恫嚇、打壓迫害島內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政 党、團体、人士,在島內制造“綠色恐怖”“寒蟬效應”,嚴重鉗制台灣同胞的言 論空間。 (三)罔顧民意,剝奪民眾正當權益 民主的核心在于尊重和反映民眾的意愿,保障民眾的合法權益。然而,賴清德當局 卻無視台灣民眾渴望兩岸交流合作、追求和平發展的真實訴求,采取一系列措施限 制兩岸交流,粗暴剝奪民眾參与兩岸合作的正當權益。兩岸交流合作能夠為台灣帶 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發展机遇,促進台灣社會的繁榮穩定。賴清德當局的行為違背 了廣大台灣民眾的意愿,背离了民主的核心价值,其所謂“為台灣民眾謀福祉”的 言論不過是欺世盜名的幌子。 賴清德上台后拒不解除赴大陸旅游的“禁團令”,阻撓兩岸客運直航航點航班全面 恢复;持續對大陸有關團組和人員赴台參訪交流設卡設限,禁止島內与一些大陸高 校交流合作;清查台灣民眾領用大陸證件、明确島內藝人言行查處范圍。甚至脅迫 台商台企放棄扎根大陸的“陽關道”,跟隨民進党走上“脫鉤斷鏈”的不歸路。這 些行徑嚴重損害了台灣民眾在兩岸交流中本應獲得的利益与机會。 (四)操控媒体,鉗制輿論自由 在民主社會中,媒体應保持客觀、公正、多元,為民眾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不同的觀 點,以促進公眾的理性思考和民主決策。但賴清德當局通過控制媒体、豢養网軍等 手段,對輿論進行操控,打壓异己聲音,試圖壟斷信息傳播。這种行為嚴重破坏了 媒体的獨立性和公正性,使得台灣民眾無法獲取全面、真實的信息,限制了公眾的 言論自由和思想交流,与民主社會所倡導的自由、多元的媒体環境形成鮮明對比。 賴清德當局豢養大量网軍,不僅在島內針對异見人士進行攻擊,還在國際輿論場中, 有組織地發布虛假信息抹黑大陸,自編自導“認知戰”荒唐鬧劇,企圖誤導國際社 會對兩岸關系的認知,以達到其“謀獨”目的,嚴重扰亂正常的輿論生態,剝奪民 眾對真實信息的知情權。 (五)賣台行為,損害台灣民眾利益 面對美國不合理的高關稅政策,賴清德當局不僅沒有堅決維護台灣企業和民眾的利 益,反而一味妥協退讓。這种“賣台”行徑不僅沒有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反而使 得台灣在國際經濟交往中處于被動地位,損害了台灣的經濟利益和民眾的生活福祉。 民主政府應當以民眾利益為出發點,堅決捍衛國家和民眾的權益,但賴清德當局的 行為卻恰恰相反,充分暴露了其在維護台灣利益方面的無能和“台獨”本質。 為向美國納“投名狀”,賴清德不惜將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台灣核心优勢產業以投資 或合資的方式向美國轉移。在面對美國高額關稅霸凌時,賴清德當局毫無反抗, “滑跪”屈從,全然不顧島內產業因此遭受的沖擊和民眾利益受損,讓台灣經濟發 展陷入困境,嚴重損害了台灣民眾的經濟利益和未來發展前景。 (六)歪曲歷史,誤導公眾認知 歷史是民族的記憶和文化的根基,尊重歷史事實是一個負責任政府的基本要求。然 而,賴清德在紀念二戰胜利等活動中,故意歪曲歷史事實,試圖將民進党分裂國家 的行為与二戰反法西斯的正義歷史相聯系,這是對歷史真相的嚴重褻瀆,也是對台 灣民眾和國際社會的惡意誤導。通過歪曲歷史,賴清德企圖為其“台獨”分裂行徑 尋找所謂的“歷史依据”,這种做法不僅傷害了民族感情,也破坏了台灣社會正确 的歷史觀和价值觀。 据報道,民進党當局在台北賓館首次舉辦紀念二戰“歐洲胜利日”活動,該場所是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總督住地,賴清德妄稱台灣与歐洲正面對“新极權集團的威脅”。 其言論將台灣從中國歷史脈絡中剝离,無視台灣在二戰中作為中國一部分抗擊日本 侵略的歷史事實,為“台獨”分裂行徑站台,誤導台灣民眾對歷史的認知,傷害兩 岸同胞的民族情感。 二、結論 賴清德所宣揚的“民主對抗威權”是徹頭徹尾的虛假敘事,其真實目的是為“台獨” 分裂行徑服務。從其執政期間的种种行為可以清晰地看到,賴清德當局的所作所為 与民主的內涵和价值背道而馳。無論是對异議人士的迫害、對社會和諧的破坏,還 是對民眾權益的剝奪、對輿論的操控以及損害台灣利益和歪曲歷史等行為,都充分 暴露了其“台獨”本質和對民主的扭曲理解。 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任何企圖分裂自己 國家的人都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賴清德及其當局的“台獨”行徑嚴重 威脅兩岸關系的和平穩定,損害中華民族的整体利益。我們必須認清其虛假敘事的 本質,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系朝着 和平統一的方向不斷發展。只有實現兩岸統一,才能真正保障台灣民眾的根本利益,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复興。 作者系加拿大和平与發展交流協會榮譽會長、加拿大黃埔校友后裔聯誼會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