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登陸遭通緝 世界成就天下咸知名 當年游水離台灣 通緝多年列不端 一舉成名天下曉 銀行副總居宏觀 據聯合報二月六日A十版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躋身世界級經濟學家的林毅夫,昨 天在北京表達想回台灣的願望;不過,他的願望恐怕短期內仍不能實現,因為國防 部高等軍事法院檢察署六年前以「投敵」罪,對林毅夫發布通緝。 對台灣來說,林毅夫現在的身分是「通緝犯」。曾擔任七、八、九、十屆中共全國 政協委員的林毅夫,在新一屆政協委員選舉,放棄此項頭銜,但回台之路還是「迢 迢千里」。 林毅夫當年泅水回大陸,多年來與台灣一些有力人士交好,始終未回台灣,他的事 情逐漸被淡忘。但二???年父親去世,林毅夫想低調回台奔喪的消息曝光,又喚起這 段塵封的記憶。 當時台灣對是否讓林毅夫回台奔喪,分成贊成與反對兩派。贊成派認為站在人倫立 場,應讓他回來;反對派認為他當年是軍人身分「叛逃」到大陸,怎能讓他回來? 為免事情複雜,當年六月二日,林毅夫決定不回台,由太太陳雲英代替回台奔喪; 國防部長湯曜明三日痛批林毅夫當年叛逃,是不忠、不孝、不義,並將追討撫卹金。 四日,林毅夫亡父林火樹告別式在宜蘭舉行,披麻帶孝的陳雲英,身上還背著林毅 夫的孝服,代夫行跪拜大禮。林家為了讓人在大陸的林毅夫見到喪禮情況,透過現 場架設的電腦網路,把畫面傳到北京。 林毅夫在父親封棺時,哭倒設於北大朗潤園的父親靈堂。靈堂正中央,是林毅夫父 親林火樹的照片,兩旁是林毅夫寫的輓聯,寫著:「煙雨淒迷,恨彼蒼無理,插翅 不能扶靈輴,向南天仰精舍;恩波浩蕩,悲子職有虧,泣血難以釋腷臆,但從夢境 覺音容。」 當年十一月十八日,國防部高等軍事法院檢察署宣布,「原陸軍二八四師上尉連長 林正誼(林毅夫原名),涉嫌於民國六十八年五月十六日晚潛往大陸地區乙案,經 調查完畢,依陸海空軍刑法第廿四條投敵罪,於九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發布通緝。」 林毅夫一旦返台,將遭逮捕。 林毅夫獲知消息後表示,自己的作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曾哺育他的社會,至於 個人的是非功過,則留給歷史評說。他說,當年本著中華民族復興大義到大陸的初 衷沒有改變。 林毅夫說,這件事的本身就是一個歷史悲劇,他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台灣命運而 努力,卻變成一個事件,希望台海兩岸共同努力,早日結束這種不幸。 對於通緝令發布後,可能面臨今後不能返回台灣,林毅夫表示十分遺憾。 當年的遺憾,在今日林毅夫成為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後,仍是一個遺憾。 筆者認為林毅夫當年以連長身份逃離台灣,如今身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副總 裁,台灣可否准其改過自新,不妨公開討論。 (二00八年二月十一日發稿。) (2) 宗教界妙天、林雲看衰民進黨 馬英九深入綠地終於被架離 宗教看衰民進黨 長昌不滿有閑言 扶風深入綠營地 成敗利鈍看上天 據聯合報二月十一日A二版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台灣宗教界人士妙天、林雲相繼看 衰長昌配選情,綠營開砲反擊,民進黨立委黃偉哲吐槽說,妙天或林雲怎知長昌不 和?難道是神明託夢?光看電視就批評民進黨,這種非善意的評論,民進黨不必在 意。 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強調,任何個別言論,民進黨將虛心接受,對於宗教界人 物的言論,「民進黨會以平常心看待」。 至於妙天指長昌配將敗在內爭,黃偉哲直言,立委敗選後,對於各界批評,民進黨 會檢討反省,但不必因為非善意評論,就故意營造長昌同台的樣子;選民希望民進 黨團結不只是嘴巴說說,包括陳總統和謝競選總部的步調、府院黨政策都要同步, 千萬別再發生隔空嗆聲、黨政扞格的情形。 民進黨立委賴清德說,民進黨的團結沒問題,民進黨立委得票達到百分之卅七,顯 示綠營基本盤還在,沒有團不團結的問題;他並呼籲,總統大選策略應該去爭取過 半的百分之十四中間選票,針對年輕、女性、中間選民、經濟議題去著手,而不是 鞏固綠營基本盤。 同版記者鄭光隆、吳淑玲、謝玲玉連線報導︰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昨天到台南縣、市 參拜廟宇,在台南市大天后宮鞭春牛、發紅包,不少民眾喊「馬總統好」;下午到 台南縣麻豆鎮池王府廟參拜,他說若當選總統,一定和王爺一樣,照顧每一個需要 照顧的人。 馬英九昨天早晨七時三十分就到台南市正覺寺參香禮佛,接著到開基武廟上香,廟 方贈送粽子象徵高中;九時許徒步到大天后宮上香,沿途民眾和他握手,廟前廣場 有三百多人排隊領他的金幣巧克力紅包討吉利。 馬英九在廟方安排下拿著柳枝牛鞭六鞭紙糊春牛,祈求風調雨順,一旁指引的鄰長 呂旭東說:「大力鞭,牛鞭斷,馬鞭不能斷,一馬當先。」他說從過去、現在到未 來,都秉持著勤奮、善良、刻苦及奉獻的台灣基本價值,學習媽祖慈悲,將來若當 選,不分黨派,唯賢是用。 他還到光彩繡莊迎財神,一行人到台南首廟天壇時,文賢國中退休教師吳平洋拿著 陳文成傳記向他嗆聲,質問「馬英九是不是檢舉陳文成的職業學生」,隨即被警方 架離。 筆者認為二00八年三月廿二日的台灣總統大選,日益接近,藍綠兩方各自高鳴,可 以想像。 (二00八年二月十一日發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