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女兒鬥官六年 結局終告大勝利 奮鬥六年終勝利 此中苦楚如猜謎 拆除障礙已完成 應是遲來的正義 據聯合報四月九日頭版頭條新聞記者王紀青高雄縣報導:住高雄縣的陳正文為讓坐 輪椅的腦麻女兒能進公園裡透透氣,六年來爭取拆除公園門口的各式障礙物,雖然 到處碰壁,但他鍥而不捨與官府「纏鬥」。高雄縣政府終於自去年底起拆除鳳山八 仙公園等六地公園入口障礙。 「女兒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她跟所有身心障礙者一樣,擁有跟正常人一樣的人權!」 陳正文昨天推著女兒陳蜜禧到八仙公園曬太陽,父女倆露出陽光般燦爛笑容。 陳正文就住在八仙公園旁,去年底以前,陳蜜禧無法進公園裡曬太陽吹風,因為公 園入口有「ㄇ」「ㄒ」形鐵條阻擋,輪椅推不進去,她只能在門外往裡面看,「想 像」公園裡的景色。看著女兒失望的神情,陳正文很心疼,決定幫女兒「打掉」這 些障礙。 他翻閱法令,發現政府一九九○年已通過殘障福利法,規定相關機關五年內應完成 無障礙設施,但十六年過去了,不少公共設施仍是處處障礙;他向縣府陳情,要求 拆除八仙公園門口的柵欄鐵條及水泥樁,但縣府多次拒絕,指為了防止汽機車進入 公園,必須設置柵欄,「無法為個案拆除障礙」。 陳正文不服氣,他買了憲法、地方制度法等書籍研究。六年前開始採取行動,不是 投書、就是帶著女兒到縣府請願,但縣府總以公園並不是建築技術規則規範的公共 建築物,拒絕設置無障礙設施。 為了專心幫女兒爭取權益,陳正文提早退休,帶著女兒到各公共場所拍照、記錄, 詳細了解公園、廁所等公共設施。去年內政部官員到高雄縣調查公共建築的無障礙 環境,他趕到會場高喊「請尊重憲法對身心障礙者人權的保障」,接著他寄存證信 函給縣府,並串聯殘障聯盟要打行政官司。縣府身障保護委員會去年終於要求相關 部門改善。 「去年十二月三日是蜜禧最珍貴的日子!」陳正文說,那天縣府拆掉了八仙公園入 口的障礙,他推著女兒進入公園,看到女兒與其他身障朋友開心地玩在一起,陳正 文認為一切辛苦都值得。 高雄縣政府後來又陸續拆除鳳山市台糖花園廣場、縣立羽球場、鳳凌廣場、澄清湖 九曲橋與櫸木步道、茄萣鄉情人碼頭等地入口處的障礙設施。 同報同日A三版記者王紀青高雄縣報導:陳正文為了身障女兒,改變家中設施,幫女 兒設計「生活數學」、「ㄅㄆㄇ」等電腦教學軟體,因語言障礙不會說話的陳蜜禧, 利用父親教她的電腦繪畫軟體及電腦自然注音語音發音系統,設計了一張小卡片, 寫上她的感謝,陳正文夫婦好感動! 「蜜禧的快樂,是我的唯一。」陳正文說,蜜禧出生時因難產成為腦麻兒,是多重 障礙。為了彌補遺憾,他一生都在為女兒追求最大的快樂,看到女兒開心的笑容, 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為方便女兒行動,家裡樓梯裝了扶手,讓她可以攀著使力;但下樓梯時就只能屁股 著地,這部分還沒有突破。廁所改為坐式馬桶,沒有澡盆,讓蜜禧可以依她的方式 沐浴。 陳蜜禧喜歡看吳宗憲及張菲的綜藝節目,陳正文發覺女兒操作電視遙控器的手指非 常靈活,因此買了桌上型電腦,安裝她能夠玩的遊戲軟體;從小買床頭音響給她音 樂環境。 為了陳蜜禧復健,陳家用壞了多台俄羅斯方塊、一台電視、一部電腦,三台電動跑 步機(要訓練走路左右腳的不平衡)、多部電話(當室內對講機用,她可以隨處叩 父母,並學打電話)。 陳正文還設計電腦「生活數學」、「ㄅㄆㄇ」等教學軟體,教女兒學簡單的加減數 學;先認識「ㄅㄆㄇ」,再進一步學國字、簡單字詞。陳正文說:「我預計兩年內 教會蜜禧寫短篇小文,我相信我辦得到。」 陳蜜禧已經學會以自然注音語音發音系統來表達意思,她先在電腦螢幕上按照「螢 幕小鍵盤」的位置設計連結,再反白聽取與其原意是否有誤;她還運用來與過去的 老師和同學連絡,增加人際互動。 無法言語的陳蜜禧很好學,每天與父親外出散步時,帶著父親為她轉錄到MP3的語音 教學內容,一邊騎電動車一邊聽,快樂得像隻小鳥。 問她愛不愛、感不感謝父母?害羞的蜜禧低著頭,笑得合不攏嘴。 陳正文說,這就是蜜禧愛一個人的方式。 筆者認為陳正文父女奮鬥六年,如願以償。父女能進公園曬太陽,相當有趣。我家 亦有唯一的掌上明珠—沈奕暉女兒,她是氣象專家、物理學家、小小文學家,其樂 融融。對此資訊,可謂感同身受也。 (二00七年四月十日發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