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與“海外交流協會”刊物“故鄉”)
「我心一片磁石針,不指祖國誓不休!」沈己堯教授以自己的方式回國辦學、 交流講座。他提倡廣建圖書館,使圖書館成為發揚中華文化,重建民族自信的基地 之—。 他的足跡歷經廣東平遠,歷經寶島台灣,爾后停留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他的目 光投向茫茫大海,投向海峽兩岸,最后定在大洋這邊的神州故土上。他踏遍了万水 千山,可是,無論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始終在中國! 他,就是著名美國華人學者沈己堯教授。 東西文化的交流使者 結識沈己堯先生是一九九六年在廈門大學召開的「華僑華人研究國際學術會議」 上。但對他的了解卻是在十多年前。一九八六年,我拜讀了由沈己堯著述、由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外排華百年史》一書,書中字里行間流露的熱愛祖國的 思想感情深深地打動了我。九九年七月我應邀出席了在美國圣地亞哥大學召開的 「第六屆華裔美國人國際學術會議」,會后順訪了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大學,并与 沈教授有了更多的接触,在他家厚厚的留言簿上,我目睹到,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 他們家接待了眾多的中國人,包括中國大使、官員、留學生、訪問學者等等。而且 沈教授在美國僑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僑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去年十月一日他們夫 婦倆應中國政府的邀請,回國參加了國慶五十周年大典。回國前夕,我專門采訪了 沈己堯教授和夫人黃瑞我女士。 一九二六年,沈己堯出生在風景秀麗、民風淳朴的廣東省平遠縣石正鄉。少年 時期,他就讀于石正中學和梅州高中,接着他以优异的成績走進了廣州中山大學歷 史系,踏入了博大精深的歷史殿堂,四年大學,所獲匪淺。動亂的年代將他帶到了 台灣,開始了為人師表的日子。一九五七年,他又由台灣越過茫茫大海到達了彼岸 ——美國。一段艱辛的奮斗拼搏之后,他在美國獲得了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科 學和新澤西州的羅格斯大學圖書館學兩碩士學位。畢業后,他任職于馬里蘭大學、 國會圖書館及哥倫比亞特區大學,定居華盛頓,終止了他的飄泊歲月。沈己堯的腳 步并沒有停留太久,自一九七O年起,他就經常返回故土進行各种文化交流和講學活 動,重慶、武漢、鄭州、西藏等地都留下他步履匆匆的身影。沈己堯的終日辛勞澆 灌出了璨爛的花朵:從《海外排華百年史》到《東南亞海外故鄉》,從《會議程序 准則》到《圖書工作現代化文集》,譯著從介紹西方民權操典的《會議程序准則》 到介紹東方圣哲的《論語選譯》(中英對照)及論文多篇。他一方面將西方先進的 東西引入東方,另一方面又將東方优秀的傳統文化傳往西方,不愧為東西方文化的 交流使者。 沈己堯教授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二十多年來他多次回國講學,許多高 校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一九八四年到鄭州,為黃河大學的創辦人之一;他還榮任嘉 應大學、西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嘉應教育學院名譽教授;還先後被聘為南 京鄭和研究會特級研究員、廣東華僑研究會,梅州華僑歷史學會、四川省華僑華人 學會名譽會長,香港《經濟与法律》、《地平線》月刊、台北《海峽評論》顧問, 現為美國英文季刊《華美論壇》理事。一九八O年被列入倫敦《世界人物傳》,八七 年入北京《美國華裔名人剪影》、九三年入北京《世界華人華僑辭典》、九四至九 五年入《美國亞裔名人傳》(英文),等傳記中。 爝水燃鄉情 一九七四年,闊別故土近三十年之久的沈己堯按捺不住滿腔思念之情踏上了回 鄉的路途,回到了生他養他的故鄉——石正的怀抱。這位离鄉時年僅二十出頭的青 年才使再歸來時已年近半百。少小离家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儿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這首詩是如此切合他的心境。變了!變了!他大聲惊嘆道离鄉前 的戰亂、飢荒、逃難都已化為歷史的塵埃;安定、團結、努力生產、熱火朝天的場 面,故鄉精神面貌的煥然一新,讓他思緒万千,心潮澎湃:中國的新時代就要到來 了! 沈己堯的愛國之情可上溯到他的中學時代。一九四三年,年僅十七歲的沈己堯 就讀于梅州高中一年級。十七歲的少年激揚文字,寫了《抗戰成功的論證及今后建 國的方針——讀《中國之命運》后一文,在梅州市《中山日報》(一九四三年九月 二日)刊出,真知力行的理論,有力論證了抗戰建國必然成功的信念,這是關注祖 國命運情感的自然流露。少年之后的青年、中年、老年,無論他身在何方,始終是 赤子丹心不改。 他時刻將祖國的發展与前途緊諸心間,密切關注着中國政府出台的每一個舉措, 并為祖國的未來獻計獻策。早在一九八三年,他敏銳的目光就投到了中國大陸的全 面改革、推動現代化等問題上,他贊成科教興國,促進發展科技,追赶第二次工業 革命,普及電腦。他認為,世界已經進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第五代,即電子計算 机自動化的時代,美、日在這方面抓住了机遇,經濟發展迅猛。工業革命在發展, 時代在前進,中國要發展,必須推行全面改革,不斷以先進的科技去解放生產力, 以促進輕濟的發展。他指出,由於歷史原因,如受外國侵略、國共內戰、十年文革 等拖累,中國在生產、科研發展方面事宣上肩負著兩次工業革命的重任,中國要在 未來的二十年間赶上第二次工業革命。沈己堯极為支持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認為 中國被延誤已久的海洋時代正在到來。他用歷史的觀點批判了封建主義的海禁,他 認為鄭和下西洋開辟航路,通商交流。傳播文化等是中國海洋時代的預習,可是由 於种种歷史原因,如專制帝王的世界中心思想,自高自大,不求創新;小農經濟對 人民的束縛;政府的海禁政策科舉考試扼殺科研精神等,使鄭和航海中止之後後繼 無人,以致中國的海洋時代被阻。史料詳實,論證有力,充分顯示出沈己堯深厚的 歷史功底。 對于中國大陸的民主法制建設,沈己堯認為村民直選是中國民主的基石,一九 八八至九七年十年來的村民選舉在中國農村產生了積极而深刻的影響,使中國民主 有了鞏固的群眾基礎;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在不斷地改進并落 到實處。他同時認為,村民選舉要成為民主的動力,普及教育,改善生活,政府支 持,媒体報導,法制化和規范化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和實踐才行。 他的譯著《會議程序准則》對于推廣會議民主程序、促進民主法制的風气,加強中 國的民主法制建設都提供了參考。他還指出,中國的民主法制不能全盤西化,也不 可能一步完成,應結合中西方文化和法制的長處,吸收西方的优點,而又保有中國 傳統优良的精華,同時做好立法、普法和執法,從上而下,上下同時逐步開展,不 斷補充以至完善。 沈己堯的言論、文章多与時代脈搏息息相關,引人注目。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沈己堯极為關注中國的教育文化事業。一九九四年他接 受記者采訪時就表明了他的觀點:中國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從小康到富強的階段, 積极提高中國人的文化水平是很重要的。九三年沈己堯曾赴莫斯科、基輔等地,俄 國人在經濟發展不好的狀況下仍很遵守紀律的良好素養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 日由於重視教肓,人民文化水平高的緣故,在戰后短短几十年時間內又能重新站了 起來。為了支持祖國的教肓事業,一九八 四年,他作為創辦人之一,在鄭州創辦了 黃河大學。黃河,祖國的象徵。奔騰不息的黃河曾是他飄泊在外時的精神支柱,已 深深溶与他的血液之中,使他永遠情牽夢繞,無法割捨。 沈己堯教授不僅是一名歷史學家,同時還是一名圖書館學專家。他一向關心祖 國文化事業的發展,除了對發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頗有見地之外,還對祖國 發展圖書館業務提出改善改革意見。一九七九年初,他在美國《華僑時報》發表 《圖書館現代化十項构想》一文,引起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方面的注意,并應邀 回國作學術交流,与國內各大圖書館机构多次舉行座談。他結合自己二十多年來的 寶貴經驗,先后提出了中國圖書館工作的十大构想和六個方向,提出圖書館工作要 標准化,制度化,大眾化,協作化,自動化的目標。他提倡廣建圖書館,使圖書館 成為發揚中華文化、重建民族自信心的基地之一。在具体做法方面,沈己堯也作了 指導,如做好索引和參考書目,培養專業人才,做好翻譯等等。他的這些富于革新 和原則性的創見受到很大重視。中國大學圖書館學系由一九七九年的二所發展到一 九八七年的七十所以上,八年增加了二十五倍。圖書館工作較這以前也有了很大的 提高,如北京圖書館在一九九八年經江澤民主席視察后正式命名為國家圖書館,可 以統籌縱橫方面的工作,制定法令,統籌全國的發展圖書館工作,國際期刊數据庫, 專業資料供應庫聯网等等。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之快,正向現代化邁進与沈己堯 教授的指導不無關系。 作為美籍華人,沈己堯教授還非常關注中國的華僑政策。他認為中國的崛起應 該重視海外華人;文革時對海外華人的錯誤政策的教訓永不能忘記海外數千万華人 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持,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對鄧小平制定的華僑政策 极為贊賞,他說:「海外華人,只要還保存中華文化傳統,未被外族血統完全同化,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回饋祖國。」新的華僑政策給海外華人以很大鼓舞,回國報效祖 國的海外華人也越來越多。他也正以自己的方式,如回國辦學,交流講座等向祖國 盡表赤子心。 沈己堯教授無限的故鄉情怀可以從他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印證。「我心一片磁石 針,不指祖國誓不休!」近半個世紀的海外飄泊,他沒有失去方向,他的腳步反而 更加堅定了。 胸中圓月明 在沈己堯的心中始終高挂着一輪圓月。中國人重視中秋節,重視春節,因為那 是舉國團圓、合家歡娶的日子,缺少了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都會讓圓月蒙塵。國更如 此。香港、澳門相繼回歸到祖國的怀抱,沈己堯為之欣喜不已。而台灣問題卻是懸 在每個中國人心中的一片陰影。 沈己堯看到了「大陸的丰富資源,眾多而廉价的勞動力,龐大的市場和高科技 智能,正好与台灣、香港和澳門的投資金融和市場管理相結合,互補互成,成為一 個巨大的經濟實体,在國際上可与任何國家競爭」,因此,「海外華人熱切期盼祖 國統一,祖國統一才能真正富強!」這是沈己堯教授和華人的共同心聲。可是,明 月几時圓? 對于台灣問題,沈己堯教授极為關注,同時還有很多精辟的見解。沈認為台灣 問題的關鍵死結是「台獨」問題,而「台獨」問題首先是日本侵華的后遺症。一八 九七年《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李登輝是日本皇民 教育的例證。他在日本長大,不認中國人;講日本話,代日本說話:責備中國要求 日本謝罪是「無理取鬧,形同訛詐」,說台灣划入《美日防衛合作指南》是日本維 護「周邊的正當防衛」。其次,「台獨」問題是國共內戰的衍生物。國共內戰的結 果是共產党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党退居台灣「反共复國」,「反共」落空 后便衍生出「反中」、「反華」、「台獨」思想因之而形成。在冷戰初期的有利條 件下,「台獨」思想受到國際輿論勢力支持,「台獨」人士開始活躍起來。第三, 「台獨」問題是美國干涉下的賣國主義。在全球戰略中,美國一直盯注中國。國共 內戰時,美國支持國民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一九五O年六月廿五日韓戰爆 發,美即派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韓戰結束后,美台訂立《共同防御体系》,台 灣置入美保護傘下。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后,美國會又自訂了《台灣關系法》, 「台獨」人士以此為護身符,積极行動。 「台獨」行為激起了人民大眾的反對。沈己堯教授以精煉的語言列舉了「台獨 漢奸」的十大罪證:如反華——杜撰「台灣民族」謬論,否認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 反中國,忘記歷史——將日本奴役台灣五十年的痛苦忘得干干淨淨;曲解歷史—— 將《馬關條約》曲解為台灣「獨立」的開始,舉行「告別中國」大游行,大肆宣傳 慶祝;否認國際宣言;藐視國際公約;賣身投靠美霸; 等等。沈己堯對「台獨漢奸」 表現出极大的憤懣之情,認為他們是「過去百年來中國飽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壓迫 下所產生的妖孽」是「戰后日本帝國主義企圖繼續占有在台權益的代理」,是「現 在美國霸權主義者用以圍堵中國、反對中國的走狗」。這种揭露是何等的淋瀝盡致, 一針見血! 沈己堯教授對祖國大陸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政策极為支持和 贊同。他認為,「和平統一」切合中華文化傳統,合情、合理、合法,「中國人不 打中國人」是合情;武力「只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搞統一」是合理;「只有一個 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獲得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一百五十多個國家的 承認,具有國際法約束力,是合法。「一國兩制」是台灣的出路,是在維護領土主 權完整的「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台灣保存有現在的資本主義及其生活方式,中國 大陸仍進行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台灣人民不會損失一根毫毛,還可以享有中國人 的權益和尊嚴。總之,台灣只有接受「一國兩制」,才有光明的前途。 沈己堯仔細思考了國內外形勢及兩岸勢態,認為中國要統一,要從如下几個方 面進行: 第一,加強兩岸交流。大陸和台灣人民都是中華民族。兩岸炎黃子孫有共同的 血統和文化。台灣与大陸間的經貿、科技、文化种种方面都應不斷地加強交流,使 彼此有利,也才能增長「中國心」。 第二,促成兩岸談判。談判目的:結束早已停止的國共內戰,討論統 一有關事宜談判基礎: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談判條件:依「一國 兩制」,台灣成立高度自治區保持現有制度、軍隊和生活方式,只有外交和國防由 中央政府統籌。早日談判,雙方有利。 第三,自強不息,水到渠成。中國向現代化邁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繼續發展, 民主法則繼續改善,科技教育大力振興,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貧富懸殊合理控制, 社會和自然環境要保持安全。如是,在二十一世紀中國富強起來后,台灣問題就能 迎刃而解。 架起中美橋 沈己堯教授是一位歷史學家,也是一位圖書館學專家,同時他還是一名出色的 「建筑師」,因為他用筆在万里碧波上「架」起了一座跨海大橋——中美了解之橋。 沈己堯教授生長在中國,又在美國求學。生活了近半個世紀,在中美 兩國都埋下了解和感情的基石。在美國的一万多個日日夜夜中,他看到了美國新聞 媒体丑化中國的种种言論。報導看到了美國少數議員和反華分子借西藏、節育、移 民、人權等問題矮化、丑化中國,誤道美國大眾和世界人民的可恥行徑;看到了中 國同胞將美國美化成天堂,不惜鋌而走險偷渡到「遍地是黃金」的美國,上演一出 出新版的「賣豬仔」的慘劇。 除了台灣問題之外,西藏問題也是中美關系的一個突出問題。美國极 少數議員和反華分子及部分新聞媒体宣揚中國一九五O年「占領」了西藏,鼓吹与支 持達賴進行獨立運動。一時間,「藏獨」問題風起云涌,极大地混淆了世界人民的 視听,令中國及世界華人都极為關注和不安。 為了澄清西藏問題,沈己堯除了平時收集和閱讀有關資料外,一九九七年秋天, 還以七十一歲的高齡到西藏各地作了為期一周的旅游訪問。西藏的空气稀薄,其高 原反應之強烈,一般健壯的年青人也難以适應,可沈教授堅持采訪完了西藏的寺廟 和文物,還和藏民進行了交談,以圖更進一步了解和印證已經了解的有關西藏的問 題,剝蘭抽絲,對西藏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層層分析与澄清。 他首先澄清了西藏的歷史問題,批駁了那些認意西藏是一九五O年被中國「占領」。 才開始兩者之間歷史的觀點,認為那是斷章取義地看待西藏歷史,因有史可證西藏 与中國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密切關系。他用确鑿詳實的歷史記載、歷史文物和歷史檔 案說明了西藏屬于中國至少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如記載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的「唐藩 會盟碑」,元明時開封西藏宗教領袖的碑和檔案等等,令人信服,讓我們再一次領 略到了沈教授的深厚歷史功底。接者針對「解放后西藏被殺了一百多万人」的謊言, 他用中國人口普查的确鑿數据表明一九五O年后,西藏人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加, 使謊言不攻自破。他還針對「西藏宗教自由少了或沒有宗教自由。等觀點作了澄清。 由于解放后,西藏人有了選擇信教的自由,不再受每家都要有一名僧侶或尼姑的限 制,人身獲得了解放,更多的人從事生產活動去了,這是西藏社會結构發生了大變 化,而不是宗教自由發生了問題。而且,沈教授通過自己在西藏的所見所聞体驗到 了西藏的宗教自由空气的濃厚,如在拉薩可看到信徒絡繹不絕,僧尼成群結隊。至 于文革時,西藏寺廟遭破坏,這种情況全國范圍內都有出現,不單針對西藏,且列 舉近十年來,中國政府先后撥近十億元修复西藏寺廟和宗教場所,一些宗教習俗也 受到尊重等等事實,讓那些企圖借西藏宗教問題分裂中國的言論再一次破產。 沈教授讓事實說話,將一九五O年前后的西藏的各方面狀況作了對比,表明西藏 在中國政府的統治下,無論在基礎建設、教育事業還是文化發展方面都取得了突飛 猛進的發展。西藏正在逐漸走出貧窮,告別苦難,迎來新的明天。 一段時期內由于种种原因,中國人口急劇膨脹,使人民吃飯、就業都成為問題。 中國政府据此推出了獨生子女政策以控制人口的增長。事實證明這項政策是卓有成 效的,也是得到人民擁護的。可是,美國一些人權論者卻以獨生子女政策剝奪了生 孩子的自由,墮胎殺死胎儿違反人權等言論加以猛烈抨擊。沈教授認為,美國反對 中國獨生子女政策,是不顧中國現實講風涼話,也是一些教徒或個人主義的謬論, 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尚未出生的胎儿,卻看不見世界上到處都有無法生存生活的勞苦 大眾,同時又深刻地指出他們之所以反對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是想讓人口拖住中 國前進的后腿,讓中國永遠停留在貧苦落后的日子而抬不起頭來,以維持他自己的 霸權地位。沈教授嚴正申明中國獨生子女政策屬于中國內政,別人不該橫加干涉, 更不該將它提到政治層面敵對處理,這容易引起誤解和損害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 更何況,假若中國不實行計划生育,美國反華分子又會借中國人口大做文章,即使 是現在,他們也時常散布「黃禍論」、「中國威脅論」等等言論。沈教授還提出建 議,除計划生肓外,移民出國也是控制人口的方法之一,美國若真為中國爭取人權, 就不應反對計划生育政策,而應打開移民大門,讓更多的中國人移民美國。 關于美國少數反華分子种种矮化、丑化中國的言論,沈教授都站在公正的立場 上,用事實和歷史觀,逐一予以批駁、澄清,贏得了中美兩國和世界正直人民的贊 同和好評。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美國作為數一數二的超 級大國頓時成了一些同胞的「夢中天堂」,他們不惜以身試法,歷經千辛万苦偷渡 到美國,結果或墜海身亡或被捕入獄或做地下妓女或加入黑社會,出演了一幕幕慘 劇。 沈教授提醒國內那些仍做美國夢的同胞,要對美國進行充分的了解,做好充分 的准備。因為美國的社會問題泛濫成災,如物欲橫流、犯罪率高、槍火隨手可得、 吸毒無法制止、种族糾紛不能解決、失業威脅時常存在、缺少安全感,等等。到美 國來的人,要懂英語,要有專業知識或特殊技能,否則,即使到了美國,也無法擁 有安定美好的生活。「賣豬仔」的悲慘新編應該休矣。 「大鵬飛万里,處處是歸程」。沈己堯教授一刻也不曾停歇的腳步走過青年走 過中年走進老年,可是無論他走到哪里。無論他走多遠,在他的胸膛里跳動的始終 是那顆赤子丹心,在他的血管里流淌的始終是那無限的桑梓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