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企之) 今日何日?今日是2009年7月7日,是抗日战争七十二周年之日;也是马鹤凌 (和建会主席)率领同我们(和统会会长等)于2004年七月七日,北上中南海建言 五周年之日。我们廿七人建言,为国共两党于2005年4月,打开了国共和好合作大门 ──“胡连会”五项愿景。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将于7月11日开讲,今日又逢“七七”,追思往事,心有“泣 泣”感,展望将来,心有“非非”之想。 所谓非非之想,不是常人“非想非非想处”(佛经)不着边际的梦幻想,而是 有品牌(廉、正、勤、勇),有原则(公、诚、仁、中),有目标(和平发展), 可以实现的理想和主张。但我们没有动力(权力、财力、学力、能力),仅有坚定 不移的毅力。 因之我们的“非敌即友与化敌为友”(83,7,22),“大而化之以化敌为友” (83,8,13),“求同存异与求同化异”(93,6,3),“三会合一,促进双赢”(96,12, 6),以及“三三座谈”(2001,2,28)等文中主张与理想,几已成了空想,幻想。 先贤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础基,不如待时”。马英九主政后,因他 有“九如之身,九思之德,九经之志”一言九鼎,为弥补失去的廿年,在开放三通, “陈江”三会九协议,一共识之后,登高望远,又于2009年6月1日,呼吁:外交休 兵(台湾已进WHA)之外,两岸侨务也应休兵。一周后(6月8日)两岸侨联签署“加 强合作交流协议书”。看来两岸在分裂一甲子后,已到两不可相无,则不得不合之 时。实际上两岸唇齿相依,血肉相连,万年情结,天神安排,谁也离不开谁。 王毅主国台办后,首次来美,于2009年6月18日在金山强调,两岸侨胞不但要 “求同存异”(1993年汪辜会时,大陆提出十六字箴言,其中一句),更要争取 “聚同化异” 。“聚同化异”比“求同存异”更进步;比“求同化异”更积极。如 何“聚同化异”?先要自己“聚同”,才能“聚同”他人。“恪守一中”,自胜者 强,至精至诚,自立才能立人。 “聚同化异”四字,丰富了中华民族语言,独创了一句中国铭言,也指出了正 确处理侨务的方向。对侨务休兵有利,对洗雪百年“一盘散沙”污名,尤有大利。 “徇时者通,逆时者穷”,为顺应时势,我们特在华盛顿组成“两岸和平发展 论坛”,这一论坛也可说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提出的“国民会议”浴火重生的开始。 众志成城,华侨是两岸桥梁,我们呼吁海外华人,在全球各地也组成类似和平 发展论坛,团结一致,在每一平台上,我们群策群力,共同为两岸官方(政治)协 商,创造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