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關公忠義精神 加速祖國和平統一


(郭俊次)


歡迎閱覽【郭俊次專欄】

台灣島是一個關公島
發揚關公忠義精神 加速祖國和平統一 
—— 海峽兩岸關公暨三國文化論壇志慶


台灣島是一個關公島

  台灣島是一個典型開放的“宗教島”,一個佛、道雙修的特殊寶島。在台灣,
關公的廟宇非常之多,台北的行天宮算是全台香火最鼎盛的一座,也是我工作之暇
常去“請益”的好地方。

  台灣的關公廟里的圣像,有紅臉的,有黑臉的,有拿大刀的,有捧《春秋》的,
一文一武。台灣的佛教寺廟非常多,其密度之高為世界之冠。每一座寺,不管它的
“主神”為何人,其左右護法神明中,左邊那位一定是“關圣帝君”。所以,關公
在台灣寺廟中出現几率之多也是第一位。

  我們說台灣島為“關公島”,真不為過。台灣不僅是“關公島”,也是“菩薩
島”,兩者并駕齊驅,一剛一柔,很有特色,引領台灣子民的成長与發展,影響民
心,既深且巨。

忠義精神為何物

  我的辦公地懸挂著一幅對聯:忠誠參天地,一片丹心為統一;義勇學古今,千
秋浩气求和平。若要有橫批,那就是:關公精神。

  發揚關公的忠義精神,其目的就是加速完成台海的和平統一,關公精神的核心
价值,就是忠誠与義勇。在台灣這個特殊的環境与社會下,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
全力推動反對“台獨”、促進統一大運動。這是一般人做不到,也不想做,或不敢
做的大事。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根本利益而忙、而戰,此一精神就是忠義,忠
于歷史、民族、文化,做一個有情、有義、有誠、有勇的讀書人。

  南台灣的鄉親父老常罵我是“台灣人的敗類”,我是在用我的方法、方式或稱
模式來愛台、保台及護台的。我的是与非,不是今天可以确定的,明天由歷史來決
定。

和平統一如何求

  台海兩岸由于歷史的原因,分离已近一甲子。二十年的官民交流交往,“經濟
一中”已經展現在眼前,值得欣慰。但因島內“台獨”政權當家,如何將“經濟一
中”轉化為“政治一中”,如何將“文化一中”轉化為“政治一中”?

  “關公文化”以及“三國文化”在台灣島內是有市場的,而且很有潛力。我們
要用忠義精神,一手“拿大刀”、一手“捧《春秋》”,為統一、求和平,共同打
拼。兩岸四地以及全球的華僑華人,共同推動台海的和諧与兩岸的統一。

  希望海峽東邊的台灣,由相信台灣、認同本土逐步走向相信兩岸、擁抱中華;
由經濟力、文化力的相激相蕩逐步推動政治力;由和諧兩岸、發展兩岸逐步走向和
平統一,共看中華民族的偉大复興。

  我在島內工作生活,全神投入祖國的和平統一。目前,島內的政治走向由于
“悲情牌”、“本土牌”、“公投牌”、“党產牌”的操作,顯得暗潮洶涌,非常
詭异。在“經濟趨統”与“政治趨獨”中,如何加速縮小它的差距,端賴文化因素
的提升。我們都是關公的信眾,發揚“關公文化”,此正其時。

  我們都是為胜利而生的中華儿女,國家一定要統一,民族一定要振興。我們同
在一艘船上,風雨交加,同舟一命,目標正确。讓我們各憑忠愛,分別努力,共同
打拼。讓我們以無限的智慧,無限的勇气,無限的力量,推動我們的明天更加燦爛,
更加亮麗,更加美好。

(作者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台灣人民推動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歡迎閱覽【郭俊次專欄】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NACPU),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