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國兩制”實踐需與時俱進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感言


(宗 鷹)




仿佛漫長,又似瞬間。歡呼南海珠還,猶如昨天;慶祝回歸廿年,恰在眼前。猶記得,1997
年香港回歸前夕,為香港《鏡報》慶祝香港回歸特刊專輯撰完專欄文稿《南海珠還更璀璨,
中華騰飛逐鵬程》。這是我依據對紐約、三藩市、洛杉磯和芝加哥幾位僑領和活躍人士面訪
或信訪寫成。我深受他們的愛國深情與義理深邃所感發。6月22日在芝加哥參加了“中國
日”--慶祝香港回歸近萬人大遊行,六月底踏上歐洲之旅。

抵達倫敦,在唐人街立即被一片歡慶景象震動。在中文書店訊問當期《鏡報》,店主說,往
期大半個月還能買到,今期幾十本一到一兩天內已被搶購一空。加訂的即將航空寄來,還要
等幾天。其他許多有關香港回歸的書刊也極其暢銷。華人華僑關切與慶祝香港回歸之熱烈
,由此亦可見。流覽英文報紙,儘管還有人還在“唱衰香港”,但是英國主流傳媒也出現這
樣的醒目標題:“End of Empire”(《帝國的終結》),“What Made Patten Cry?”(《為
什麼讓彭定康流淚?》)。有明智的議員表示,“英中兩國都應該積極向前看,把香港回歸
當作兩國關係發展和擴大的新起點新機遇”。前後三天,從倫敦、伯明翰到曼徹斯特等地,
英國政界、商界、學界和文化界許多人士,與當地華人一起熱烈慶祝,深信和祝願香港明天
更好。

香港回歸之夜,我們在荷蘭阿姆斯達丹收看電視,交接場面有如直觀。此後幾天,在德國萊
恩河畔,在意大利威尼斯,在瑞士盧卡那,以至法國巴黎,依然直接間接看到一些歡迎情
景。偶遇一位人士,給我一份西班牙華人華僑慶祝訊息。回到美國,把這些感受寫成連續性
長篇《普天同慶頌港歸》,包括《普天同慶共放歌》《英國人士有智見》《英國華人回歸
豪》《強權幽靈仍遊蕩》《日落帝國無夕紅》《世紀慶典凝聚力》《玉嵌金甌耀九州》《百
年祝福百年盼》。先後在美國《僑報》《國際日報》和香港《鏡報》以至芝加哥華文報刊
發。抒寫個人感受,實傳揚華人華僑群體情懷。

不厭其煩回敘,一是重溫二十年前的真切體會,二是說明當年香港回歸影響深遠,成為我人
生一個轉捩點。我童年隨父母“走日本”逃難到港澳,深受歧視之痛,深感殖民之惡。少年
後期青年前期再到香港,先在新法英文書院學習,對社會不平和黑暗,殖民強橫與歧視,加
深體會。後在香島中學讀高一。英國殖民當局規定的教學內容,完全排除鴉片戰爭等中國人
民屈辱和反抗的歷史。有的甚至顛倒歷史是非,反責中國和中國民眾無理。老師教學,只能
“偷偷”離開規定,大講鴉片戰爭等,讓我們正確認識歷史事實。沒有課本,不讓筆記。港
英當局經常突擊檢查。我們學習真正的歷史,就像香港小販一樣“走鬼”。港英政府突擊檢
查人員一到校門,警鐘拉響,板書擦去,書本打開。檢查人員一走,講課又回復原樣。有一
晚,我在書店賣了幾本進步書籍,回到住處路口,忽遇港英員警戒嚴,嚴查行人攜帶物品,
特別是進步書籍。我只好繞道而行,幾經曲折才在“冷巷”回到住處。

香港回歸激發的民族大義感、民族自豪感,深深粘附著我的切身體會。在歐洲側面感受香港
回歸,更讓我的民族大義與自豪昇華,帶動著我人生的新飛躍。殖民統治下的香港、澳門先
後回歸祖國,那麼臺灣海峽兩岸何時統一呢?這個時代課題吸引我為祖國完全統一而奉獻微
力。

     4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香港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精闢總結道:“‘一國兩
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巨大成功。憲法和基本法規定的特別行政區制度有效運行,香港保持
繁榮穩定,國際社會給予高度評價。與此同時,作為一項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在香港
的實踐也需要不斷探索前進”。此中包含兩個關鍵語。 “取得巨大成功”,總結經驗;“不
斷探索前進”,指明方向。尤其值得體味的是,突出“憲法和基本法”的有效運行。講到立
法依法,有不少人往往只提香港“基本法”,不提國家“憲法”。香港是特區,但是中國的
特區。國家憲法具有主導性。特區基本法是在國家憲法的大範疇大框架下的特別法。回歸以
來,中央與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共同致力於香港的繁榮穩定,成功地在憲法與基本法
框架下使香港政制發展、法治進步、社會變革,但也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目前,迫切
需要客觀理性地回顧、總結與反思,為建設未來30年的新香港貢獻才智。

    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巨大成功,舉世有目共睹。探索前進,依我淺見,亟需正確理
解和踐行三個方面。

首先,擺正和統一“一國”與“兩制”。

“一國”,涉及主權確認、國家認同。“兩制”,是切實重視和尊重香港特殊性。“一國”
是基礎和前提,也是範圍和底線。任何特殊性,都不能挑戰“一國”的主導性統一性。在國
家憲法主導下,全面、準確實行特區基本法,既限制“港獨”空間,也給以繁榮香港廣闊天
地。
從世界歷史、中國歷史來看,香港特區的建立,堪稱一大創舉。世界上鮮有不動干戈而能讓
殖民地回歸祖國的顯例。香港做到了。沒有戰火,卻有舌戰,法理之爭。回歸前,唇槍舌劍
較量極其艱難曲折。回歸以來,許多唇槍舌劍較量甚至演化為街頭鬥爭。“港人治港”真偽
之別基點基線在於,是否認同、堅持和遵循“一國”前提。“九七”前夕,從來沒有給港人
民主權利的英國政府,匆匆推行代議政制,企圖以“還政於民”為幌子,培植親英國、親西
方的“港人治港”,來對抗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美國也從其全球和亞太地區戰略
出發,從特區成立前開始加緊滲透香港,力推西式民主。回歸前西方輿論極力“唱衰香
港”,回歸以來繼續“唱衰”而又極力“搞衰”。風波迭起,“占中”蠻橫,“反對派”愈
益粗暴干擾和阻撓,皆肇因於此。歸根結蒂, 就是以“一國”統合“兩制’,還是借“兩
制”抗拒“一國”?如後者得逞,“一國兩制”就有名無實。真正的“港人治港”,關鍵在
於,既擺脫舊時代殖民主義陰影,又絕不附庸新的外國反華勢力,而真正自主地利港利國,利
香港同胞利全國人民。

    其二、協調與兼顧“歸權”與“歸心”。

香港回歸祖國,突顯主權回歸,必須相應地實現心態回歸。香港同胞長期受到殖民統治,但
絕大多數人從來都確認自己是中國人,與內地有天然的血緣的親近感同胞情。香港同胞又長
期受到殖民思想和西式生活的薰陶,形成與內地差異極大的生活習俗、思想作風,對內地社
會制度產生一定距離感。回歸“一國”後在較長時期裏實行“兩制”,給以較長的調適期。

    核心問題是,堅守港英時代形成的傳統核心價值,以香港20世紀頭腦來誤導21世紀香
港,還是在“一國兩制”下更新核心價值觀,以21世紀思維帶動21世紀香港?儘管港英時代
形成的傳統核心價值不少元素仍適用,但是其核心價值觀最重要缺失是,沒有關於“香港屬
於中國”的觀念。“歸心”,說到底就是樹立和強化“香港屬於中國”根本觀念。

回歸前,外國勢力明知香港回歸不可阻擋,仍在阻撓“心歸”方面下足工夫,甚至炮製散佈
回歸的恐怖感逆反感。回歸後,又繼續以種種方式,擴大恐怖感逆反感。中央政府有關部門
和特區政府,在港人歸心方面確實開展大量工作,但也有漏洞有短板。學校教育沒有把加強
“一國”觀念放在足夠重視地位。當年我們被迫“偷偷摸摸”學習真正歷史,愛國之心更要
藏而不露。如今香港回歸祖國,理應堂堂正正加強中國歷史與中國認同的教育,讓港胞愛國
之心紮深紮牢。這是“歸心”之本。

    其三,明辨與理順“不變”與“俱進”。

“保持香港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這是“兩制”的主要體現。中央政
府作出鄭重承諾,也一定切實兌現。

“不變”往往被誤讀、錯解甚至曲解,混淆於香港社會無需與時俱進。“一國兩制”,本是
由兩制相容向兩制相融的轉化過程。相融,當然是向中央政府實行的“一制”融合。有些勢
力或以“兩制相容於一國”排斥“兩制相融於一國”;或要逆反相融,不但要香港推行“顏
色革命”,而且要對整個中國實施“顏色革命”。

中央政府沒有硬性改變香港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但是處於世界大變局中的香港社會不可能
是世外桃源。即使在“資本主義制度”範疇內,世界各國包括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既在其內
部機制中發生與時俱進的種種變化,也與崛起的中國關係發生極大的與時俱進的嶄新變化。
回歸中國而且日益與內地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等加深聯繫的香港,實際上也在與時俱
進的變動之中。

    回歸前,香港的某種程度的發展和繁榮,面向西方而實質上還是背靠祖國。回歸後情勢
大變,已經轉化為既面向也背靠內地,而溝通世界。“相容”之中,已有漸進式的“相
融”。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領導人設計“一國兩制”時,還不可能預見進入
新世紀後香港經濟會與國家主體經濟拓展一體化。2003年,由特區第一屆政府主動向中央提
出要求,香港與內地簽訂關於兩地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協議,完全是時勢使然。而且在其
時世界經濟危機中讓香港挺立不倒。香港經濟與內地經濟呈現一體化,推動香港社會主流民
意對 “一國兩制”的認識和實踐,由特區第一個5年只講“兩制”忽略“一國”,開始向經
濟講“一國”政治仍強調“兩制”的新階段轉變。2003年中至今,一方面,與內地經濟一體
化不斷擴展給香港經濟以前所未有的發展新空間,另一方面,隨著兩地經濟愈益融合,兩地
在政治上“兩制”之間的張力不斷增強。15年前,香港實踐“一國兩制”與時俱進,是從只
講“兩制”忽略“一國”轉變為經濟講“一國”政治仍強調“兩制”。如今香港進一步推動
“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方向和目標是,兩地在政治上的“兩制”差異,需要與兩地在經濟
上一體化不斷深入相互協調。 

有無可能,在五十年間一點不變,而到五十年後突然宣佈改變呢?當然不可能!任何變化,
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由港人可以接受可以容納的無數量變,積累到足夠程度,引起社會制度
質變。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NACPU),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