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幕后,关注台海局势人们都在想和问,蔡英文何去何从?两岸关系如何演 变?中共和大陆如何有效应对?笔者和朋友们以为,首先最要紧把准蔡英文的脉搏,然后对症下药,让 两岸大势逼她不走死胡同,而顺应潮流走上阳关道。 蔡英文主要陷于两难而又迫于一势。 蔡英文兩個難點,一是主观“克己”之难,二是客观“顺他”两难。 主观“克己”之难,就是轉變自己理念极其困难。她與陳水扁同中有異。最大不同是,陳投機“台獨”, 她笃信“台獨”。陳曾經袒露,“台獨”根本不可能實現。李登辉实现不了,他本人也实现不了。由无望 失望,转化为偏激冲动,拼死一搏。明知不可为而为。蔡則一直相信“台獨”可以實現,至今没有丧失 信念。可谓不見棺材不落淚,不见“台独”完全落空绝不放弃。她也比陈“理智”,不会任意一搏,颇有 耐心顽力。不走陈的“台独速决战”之路,而走“台独相对持久战”之路。从前次大选失败后努力不懈可 见。撇开其“独”向而言,堪称有坚持力之人。这正是人们认为其“台独”更危险的原因。轉變到接受兩 岸關係和平發展比較容易,轉變到放棄“台獨”理念和道路則較為艱難。 客观“顺他”有“順得哥情失嫂意”两头不讨好之困。正应为她相对持久地谋求“台独”, 在民进党内以 至全台泛绿营盘中,处于浅绿与深绿、思变与顽固夹缝之间,左右为难。从几年前民进党内大陆政策 和“台独”党纲冻结辩论来看,民进党绝非铁板一块。确实有不少人士观时察势,认定至少目前“独路 难通”。虽然其中有些人只是为了“选赢”。选后可能会倒退。但毕竟有一股“识时务”力量。主張重視兩 岸關係的力量在增進。尽管未必放弃“台独”,但起码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蔡英文不能不受到觸動。 蔡英文如果在大陆政策上走极端,不但选战期间失去他们支持。胜选之后也会受到质疑牵制。但是,民 進黨基本營盤畢竟還是深綠,而民進黨內以至台灣島內的“新生代”中,疏離大陸的力量渐強。如果她向 大陆靠近,又会失去民进党基本营盘以至深绿层支持。选赢不易,执政更不易。因此,她对“九二共识” 的躲闪,不仅是对大陆,对美国,也是对民进党和泛绿两头躲闪。 台湾动向的症结,毕竟迫于情势现状。岛内传媒舆论纷纷指出,台湾经济现景不好,前景暗淡。台湾 《旺报》社评文章认为,“台经济将入寒冬期 难逃下滑命运”。“上半年出口衰退7.1%,台湾面对的第 一个大问题是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的弱化,至今仍无明显的改善提升迹象。……《货贸》与TPP恐怕都难救 台湾经济,更难及时让台湾免除边缘化命运”。面对两难之蔡英文,尤其要直面台湾迫人的形势,任何 克己之难,顺他之难,终归要服从台湾大局的根本之难。 强化台湾“不能独”“不敢独”以至“不想独”的大势 中共和大陆如今已有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等多方面制肘“台独”有力手段。何时使用何种手段, 如何发挥作用,视情势而言。譬如,选前没有军事威慑。选后在海峡一带军演,绝非做做样子。对症下药, 最猛之药就是强化逼“独”大势,让“台独” 不能独、不敢独,以至不想独。 不能、不敢,是当务之急。任由蔡英文按照其个性、理念行事,恐怕会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 也不回头。现在是,她要坐稳大位,不能不顾情势任性而为。这就显现其她会由不能独到不敢独的软肋。 就任后,首先要救经济。出路在哪里?台湾《中国时报》20日刊文称,“台湾要拼经济,必须务实面对 大陆”,可谓点穴之言。“经济规律很清楚,就是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产业发展的不二法门……在全球 平台上串联互补要素,形成最具竞争力的组合”。台湾的命门在哪里?“天然资源匮乏、经济规模又不够 大的经济体”,极其需要在岛外找寻合作伙伴。既要最便捷获得资源,又要有可靠大容量市场。这经济 规律决定了,“台湾需要大陆”。 “台湾如果不敢或无法将本身的竞争优势镶嵌进大陆的产业脉动中, 恐怕走不出边缘化困局”。照规律行事,成!违规律莽撞,败!从李登辉到陈水扁,都曾为了以“台独” 政治图谋凌驾经济规律之上。硬要阻止台湾企业西进大陆,强求“前进”东南亚或拉丁美洲,结果怎样? “害死了一堆企业家”,也败坏了台湾经济。两岸关系改善以来,正反对比鲜明,一方面,“那些固守台 湾‘等死’的企业,如今又安在?”。另方面,许多善用条件去大陆经商的台商,都成功发达,跻身世界 级的行列。尽管目前大陆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某些台商一时也受到影响。但正在行稳致远的大陆 经济,不管当前主流,还是长远前景,只会让两岸经济互补加大加深加固。放着高度互补性的许多有利 台湾好条件不用,硬撞南墙,硬走独木桥,是傻子行为,智者绝不为。聪明过人的蔡英文,难道宁选 “死胡同”吗? 形势比人强。大势逼人变。不能独、不敢独的大势形成和发展,“独”路不通。不能克己也非要克己不可。 陷于两难,也非要舍真难而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