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蔡脉搏,强化“独路不通”大势


(宗 鷹)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幕后,关注台海局势人们都在想和问,蔡英文何去何从?两岸关系如何演
变?中共和大陆如何有效应对?笔者和朋友们以为,首先最要紧把准蔡英文的脉搏,然后对症下药,让
两岸大势逼她不走死胡同,而顺应潮流走上阳关道。

蔡英文主要陷于两难而又迫于一势。

    蔡英文兩個難點,一是主观“克己”之难,二是客观“顺他”两难。

主观“克己”之难,就是轉變自己理念极其困难。她與陳水扁同中有異。最大不同是,陳投機“台獨”,
她笃信“台獨”。陳曾經袒露,“台獨”根本不可能實現。李登辉实现不了,他本人也实现不了。由无望
失望,转化为偏激冲动,拼死一搏。明知不可为而为。蔡則一直相信“台獨”可以實現,至今没有丧失
信念。可谓不見棺材不落淚,不见“台独”完全落空绝不放弃。她也比陈“理智”,不会任意一搏,颇有
耐心顽力。不走陈的“台独速决战”之路,而走“台独相对持久战”之路。从前次大选失败后努力不懈可
见。撇开其“独”向而言,堪称有坚持力之人。这正是人们认为其“台独”更危险的原因。轉變到接受兩
岸關係和平發展比較容易,轉變到放棄“台獨”理念和道路則較為艱難。

客观“顺他”有“順得哥情失嫂意”两头不讨好之困。正应为她相对持久地谋求“台独”, 在民进党内以
至全台泛绿营盘中,处于浅绿与深绿、思变与顽固夹缝之间,左右为难。从几年前民进党内大陆政策
和“台独”党纲冻结辩论来看,民进党绝非铁板一块。确实有不少人士观时察势,认定至少目前“独路
难通”。虽然其中有些人只是为了“选赢”。选后可能会倒退。但毕竟有一股“识时务”力量。主張重視兩
岸關係的力量在增進。尽管未必放弃“台独”,但起码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蔡英文不能不受到觸動。
蔡英文如果在大陆政策上走极端,不但选战期间失去他们支持。胜选之后也会受到质疑牵制。但是,民
進黨基本營盤畢竟還是深綠,而民進黨內以至台灣島內的“新生代”中,疏離大陸的力量渐強。如果她向
大陆靠近,又会失去民进党基本营盘以至深绿层支持。选赢不易,执政更不易。因此,她对“九二共识”
的躲闪,不仅是对大陆,对美国,也是对民进党和泛绿两头躲闪。

台湾动向的症结,毕竟迫于情势现状。岛内传媒舆论纷纷指出,台湾经济现景不好,前景暗淡。台湾
《旺报》社评文章认为,“台经济将入寒冬期 难逃下滑命运”。“上半年出口衰退7.1%,台湾面对的第
一个大问题是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的弱化,至今仍无明显的改善提升迹象。……《货贸》与TPP恐怕都难救
台湾经济,更难及时让台湾免除边缘化命运”。面对两难之蔡英文,尤其要直面台湾迫人的形势,任何
克己之难,顺他之难,终归要服从台湾大局的根本之难。

强化台湾“不能独”“不敢独”以至“不想独”的大势

中共和大陆如今已有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等多方面制肘“台独”有力手段。何时使用何种手段,
如何发挥作用,视情势而言。譬如,选前没有军事威慑。选后在海峡一带军演,绝非做做样子。对症下药,
最猛之药就是强化逼“独”大势,让“台独” 不能独、不敢独,以至不想独。

不能、不敢,是当务之急。任由蔡英文按照其个性、理念行事,恐怕会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
也不回头。现在是,她要坐稳大位,不能不顾情势任性而为。这就显现其她会由不能独到不敢独的软肋。
就任后,首先要救经济。出路在哪里?台湾《中国时报》20日刊文称,“台湾要拼经济,必须务实面对
大陆”,可谓点穴之言。“经济规律很清楚,就是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产业发展的不二法门……在全球
平台上串联互补要素,形成最具竞争力的组合”。台湾的命门在哪里?“天然资源匮乏、经济规模又不够
大的经济体”,极其需要在岛外找寻合作伙伴。既要最便捷获得资源,又要有可靠大容量市场。这经济
规律决定了,“台湾需要大陆”。 “台湾如果不敢或无法将本身的竞争优势镶嵌进大陆的产业脉动中,
恐怕走不出边缘化困局”。照规律行事,成!违规律莽撞,败!从李登辉到陈水扁,都曾为了以“台独”
政治图谋凌驾经济规律之上。硬要阻止台湾企业西进大陆,强求“前进”东南亚或拉丁美洲,结果怎样?
“害死了一堆企业家”,也败坏了台湾经济。两岸关系改善以来,正反对比鲜明,一方面,“那些固守台
湾‘等死’的企业,如今又安在?”。另方面,许多善用条件去大陆经商的台商,都成功发达,跻身世界
级的行列。尽管目前大陆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某些台商一时也受到影响。但正在行稳致远的大陆
经济,不管当前主流,还是长远前景,只会让两岸经济互补加大加深加固。放着高度互补性的许多有利
台湾好条件不用,硬撞南墙,硬走独木桥,是傻子行为,智者绝不为。聪明过人的蔡英文,难道宁选
“死胡同”吗?

形势比人强。大势逼人变。不能独、不敢独的大势形成和发展,“独”路不通。不能克己也非要克己不可。
陷于两难,也非要舍真难而趋前。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NACPU),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