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席) 今年是中國歷史上划時代的辛亥革命100周年。在海峽兩岸,在全世界的各個地方, 中華儿女都會怀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紀念“武昌槍響皇冠落”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 總結這一重大事件對于中國社會百年以來發展變化的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號角 一聲惊睡夢,英雄四起挽沉淪”,紀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緬怀為挽救華夏沉淪的英 豪們,祭奠為中華民族獨立自由而獻身的革命先烈。這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人物就 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先生之所以成為辛亥革命時期革命党人公認的領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是 一個高尚的、純粹的愛國主義者。正如他在《和平統一宣言》一文中所宣示的那樣 ——“(孫)文,愛國如命!”這句話是他的自白,他整整四十年為中國崛起而奮 力拼搏的事實,充分證明了這句響遏行云的話語決非言過其實。愛國,是他一生事 業的出發點与歸宿。中山先生在1912年撰寫的《祭黃帝辭》中說:“中華開國五千 年,神州軒轅自古傳”。中國歷史上,如同中山先生這樣,超越階級、地域、党派、 民族以及意識形成的界限,得到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頌揚的人物,大概只有軒 轅黃帝可与之比肩。然而黃帝是傳說中的人物,現實生活中,迄今為止,只有中山 先生是泱泱中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的革命領袖。這全然源于他品格高洁,信仰堅 定,是一位完完全全的愛國主義者。 為了給中華民族探求出一條達到獨立、民主、文明和富強的自由之路,中山先生毅 然放棄個人优裕的生活環境,甘冒隨時犧牲的風險,聚集革命同志,不屈不撓,前 仆后繼,“驅除韃虜,恢复中華,建立合眾政府”。辛亥革命之后,他又矢志不渝 地為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而奔波奮斗。正是由于這种徹底的愛國主義品格与追求, 使得他在晚年能夠接受中國共產党人的幫助,堅決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 大政策;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迎來了第一次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中山先生作 為歷史的巨人,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我們深入探討和大力弘揚這位偉大的 民主主義革命家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情操,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与深遠的歷史意 義。 熱愛祖國与矢志革命 中山先生誕生于1866年,歷經了兩次鴉片戰爭失敗的中國,正遭受著西方殖民義列 強的欺侮和壓迫。在空前的內憂与外患下,1840年以后的中國人的愛國主義,集中地 表現為救國主義,從林則徐到鄧世昌,從龔自珍到譚嗣同,從魏源到康有為,近代中 國愛國者的一次次奮起,一回回斗爭,唯一的目的就是使祖國躍出喪權辱國的泥淖, 而蒞臨獨立、自由文明和富強之_席。但是,由于歷史的局限,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 爭,兩三代中國精英人物的救國嘗試都失敗了。有鑒于此,中山先生冷靜思考前輩 愛國者的教訓,懲前毖后,獻可替否,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革命”方略,從而將近 中國的愛國主義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階段。1894年11月24日,中山先生一手創立了當 時中國的第一個革命團体——興中會。在《興中會章程》中,中山先生們滿怀憂國 憂民之情疾呼:“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于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 蚕食鯨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憂于目前”。這個章程無情地抨擊滿清 王朝的賣國主義嘴臉:“上則因循苟且,粉飾虛張,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近 之辱國喪師,剪藩壓境。堂堂華夏不齒于鄰邦,文物冠裳被輕于异族。”“庸奴誤 國,荼毒蒼生,一蹶不興,如斯之极”。在此章程中,首次發出了“振興中華,維 持國体”的呼喊。這些看似一名熱血青年的話語,實則表明正是源于靈魂深處的愛 國主義熱情鞭策孫中山走上了革命的路一條。這個革命宣言式的章程,揭示了孫中 山徹底摒棄了“清朝廷自可實行由上而下之改革”的幻想,斬釘截鐵地宣示必須毫 不留情地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統治,古老的中國才能重獲新生,一躍而成為:“少年 之中國”,在《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一文中,中山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由滿洲 人來將國家加以改革,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改革意味著給他們以損害。實行改革 ,那他們就會被中國人民所吞沒,就會喪失他們現在所享受的各种特權”。“想由這 樣的政府和其官吏厲行改革,會有什么希望呢?”正是基于這樣的体認,中山先生將 推翻清王朝的黑暗統治与“為了我全中國徹底解放”這一終极目標緊緊地聯系在一 起。他義無反顧地重申:“欲免瓜分,非先倒滿洲政府,別無挽救之法也”。中山先 生主張的變革,在中國歷史上是破天荒的創舉,也就是厲行以“驅除韃虜,恢复中 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主体內容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這一宗 旨和方針,使得孫中山堅定不移地將愛國和革命這兩者有机而緊密地結合于一体, 亦即踐行革命的救國主義路線。這樣,從興中會創立之日到1911年的武昌起義,也 就是廣義上的辛亥革命17載風雨征程,孫中山和他的戰友們組織了10多次武裝起義, 這些辛亥革命的壯士們:“少年斗志掃胡塵,叱吒風云革命軍”。譬如1911年4月的 廣州黃花崗起義,“七十二健儿,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趙聲、林文、林覺民、方聲洞、喻培倫等七十二烈士在這次起義中犧牲,在一次又 一次推翻清王朝的武裝起義中,黃興、陸皓東、史堅如、鄒容、陳天華、徐鍚麟、 秋瑾、朱執信等英烈從容起義,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辛亥革命響遏行云的壯歌。 辛亥革命在中山先生的引領下和千百名烈士拋頭顱、洒熱血的拼殺下,取得了胜利, 推翻了清王朝,在中華大地延續了近三千年的封建帝制不复存在了。為了蕩滌帝國 主義和极權專制勢力,反對北洋軍閥的統治,孫中山先生屢仆屢起、愈挫愈奮,他又 接連發動了“二次革命”和“三次革命”。他強調指出:“救國之業,則僅能出他一 途,即重行革命是也。”由于中國近代歷史盤根錯節,异常复雜,所以愛國主義有其 不斷發展的過程,奉行革命救國宗旨的愛國者,必然審時度勢,与時俱進。中山先生 体認到中國需要在辛亥革命的基礎上“重新革命”之時,中國的情勢已然發生了巨大 的變遷。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后,中山先生漸次認知,熱愛祖國与矢志革命的結 合,就是要將愛國主義思想与新民主主義革命結合起來。在這一“頓悟”的過程中, 孫中山在愛國主義思想的驅動下,他從中華民族的利益來考慮和選擇自己的何去何 從,痛下決心“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堅定地与中國共產党聯合, 改組國民党,將國民革命的目標指向帝國主義及中國的南北軍閥。在國共合作的歷 程中,中山先生對于愛國、救國、建國以及革命的認知不斷得到升華。他反复強調 了反帝反軍閥的斗爭与中國走向現代化以及走向共和的關系。他鐵語盤空地說: “今天我們要來救這個中國,要從哪一條路走呢?我們就是要從革命這條路去走, 拿革命的主義來救中國!”中山先生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所謂“人在干, 天在看”,歷史證明,中山先生所奉行的“要做赤誠的愛國者,首先要成為堅定的 革命者”鮮明理念,是中國近現代愛國主義的主要特征,几代愛國者正是踐行這一 信念,終于使古老的華夏成為人們向往的新中國。 愛國主義与祖國統一 世界上有中國、印度、古巴比倫和埃及這樣四個文明古國。這里只有中國作為一個 統一的國家,延綿几千年至今。在“中華開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國家統一是主 流,是長期的。而分裂卻是逆流、是短暫的,分裂的年頭不過占整個中國歷史的十分 之一。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史上自然具備一种維護祖國統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 歷史上,無論哪一個分裂主義勢力妄圖肢解中國,他們有可能在某個時期或在某些地 區得逞于一時,稱王稱霸,裂土封侯,但最終會被人民推翻,為歷史唾棄,中國又复 歸于統一。 中山先生投身革命之初即已認知:“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 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种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 “統一是全体國民的希望”。然而,作為二十世紀初葉的中國,東西方“列強鯨吞瓜 分”,帝國主義各國在中國划分勢力范圍,軍閥們割据廝殺。這樣,孫中山先生 “致力于國民革命凡四十年”, 這一期間他始終不渝地把爭取民族獨立与捍衛祖國 統一這兩大任務有机地連接在一起。1903年,中山先生首次義正詞嚴地抨擊帝國主 義“分割支那領土”的囈語:“中國國土統一已數千年”,“中華民族有統一之形, 無分割之勢”,炎黃子孫決不允許東西方列強“分割此風俗齊一、性質相同”的泱 泱中華。1906年,中山先生進一步提出革命者要去掉“打天下,坐天下”的封建帝 王思想,實行“平民革命”,推翻皇權專制的清王朝,讓中國腳踏實地邁向共和。 他剴切而言:“今日中國,正是万國眈眈虎視的時候,如果革命家自己相爭,四分 五裂,豈不是自亡其國?近來志士都怕外人瓜分中國,兄弟的見解卻是兩樣。外人 斷不能瓜分中國,只怕中國人自己瓜分起來,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們定要由平民 革命,建國民政府。這不止是我們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們革命的時候万不可少的”。 辛亥革命之后,中山先生更加深刻体認到全國人民“熱望祖國成為強大統一之中國” 的心聲,他擲地有聲地宣示,新成立的中華民國“當為統一獨立与興盛之國家”。他 在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宣言中,明确規定中國必須實現五大統一——民族之統一、領土 之統一、軍政之統一、內政之統一、財政之統一。也就是要用共和制度統一中國。中 山先生在帝國主義“凶強霸气”的當時,斬釘截鐵地抨擊和抵制列強“划中國為二, 限制共和政府于江南”的“卑劣之言”。他吶喊道:“不,那不行。我國人民的情 緒是一致的”。他義薄云天地斥責這种“兩個中國”論調的始作俑者是“中國之仇 敵”。他一再強調:“我們定要積极地將我四万万民族地位抬高起來,發揚光大。 現在說五族共和,實在這五族的名詞很不切當。我們國內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 應該把我們中國所有各民族融成一個中華民族,并且把中華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 他以“愛國如飢渴”的衷腸傾訴:“中國的土地、人口為各國所不及,吾儕生在中 國,實為幸福!”“吾儕既据此大舞台,若不能建一大共和國,以表白于世界者, 豈非可羞之极乎者?” 辛亥革命以后的歲月里,中山先生的重要言行,都离不開維護中國統一這個大是大 非的問題。他在1917年和1921年所進行的兩次護法運動,都是為了削除分裂勢力,全 力統一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他的原話是“竭志盡誠,以救民國,破除障礙,促成統 一,鞏固共和基礎”。1921年春天,他在廣州會見蘇俄記者斯達揚諾維奇等人時一針 見血地講:“中國人民對于連綿不斷的紛爭和內戰早已厭倦,并深惡痛絕。他們堅決 要求停止這种紛爭,將中國成為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他們希望統一,成為一個強 大的和不可動搖的民族”。他對蘇俄人說:“我們正在盡力完成賦予我們的這一艱巨 的歷史使命”。他義正辭嚴地斷言:“提倡分裂中國的人一定是野心家”。 到了晚年,中山先生熱愛祖國与統一國家的思想更為熾熱。1924年初,他在一次演 講中說:“統一是中國全体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 受害”。他于這年年底,應馮玉祥等人邀請帶病北上,其始終如一之目的還是為了盡 快實現全國的統一。他動人心魄地宣示:“我為救全國同胞,求和平統一,開國民會 議,去冒這种危險”。作為一位赤膽忠心的愛國者,中山先生為了國家統一大業,在 生命即將走到終點的時候,一如既往,大義凜然,無私無畏,無怨無悔、死而后已, 用一生光照千秋的業績,譜寫了“和平奮斗救中國”的壯麗樂章。中國人民永遠怀 念這位為祖國統一而不懈奮斗、鞠躬盡瘁的革命先行者,他是世世代代中國人的高 尚楷模。 熱愛祖國与建設國家 中山先生將畢生探索出來的思想歸結為三民主義。革命和統一都屬于民族主義范疇, 也就是追求民族獨立和祖國解放,擺脫帝國主義与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壓迫,使中國 達成大一統和民主、自由、進步。在民族主義的基礎上,再實現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民權主義提倡“自由、平等、博愛”三原則,也就是普遍平等的意識。中山先生有 言:“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便是主張民權的大同世界”;“對國內的 專制和不平,便要應用民權主義,提倡人民的權利。提倡人民的權利,便是公天下的 道理”。中山先生將“民為邦本,邦本固宁”視為民權主義的要義,進而在政治上建 設國家,實現政治民權化,即以“全民政治”來取代“間接民權”,建立“万能政府” 和“專家政治”,以實施“公天下”這种“大同世界”的政治体制,也就是建設 “全民政治”,亦即“實行民權真憲政,只見公仆不見官”,讓民主、自由、人權、 法治的思想和實踐永遠植根于全國人民的心田,使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共和國。 中山先生深知,革命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解放生產力。辛亥革命推翻腐敗不堪的清王 朝以后,必須立即進行國家的全面建設。中山先生把熱愛祖國的火一般情感,落實在 行動層面,一是奮力貫徹民權主義,在政治制度上改造中國,讓祖國一步步完善地走 向共和。二是在經濟上建設國家,傾力改變中國經濟的落后面貌,在民生主義上下大 气力,建設一個民眾能夠過上小康生活的“至完美”、“至安樂”的社會。他的民生 主義要素表述為:“(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將我祖宗數千年遺留之寶藏,次第開發, 所有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國家皆有一定之經營,為公眾謀幸福。至于此時,幼 者有所教,壯者有所用,老者有所養。孔子之理想的大同世界,真能實現!”他所闡 述的民生主義要點是:養民為目的,均富為真諦,和平為辦法。建設一個自由、安全、 福祉的新社會。具体來說,首先在于制定實業計划并付諸經濟開發。對私人資本适 當節制,對國家資本大力發達。關注并指導生產与分配,重要的一點即是平均地權, 力爭耕者有其田,以期廣泛滿足人民大眾的食、衣、住、育、樂等各項必須需求。 一言以蔽之,民生主義,“即是大同主義”,必須体現和實現“民有、民治、民享” 這樣一种中國自古以來傳統的大同思想。 為此,中山先生自述道:“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眾生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 專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利,故要 社會革命。這三樣有一樣做不到,也不是我們的本色。達到了這樣目的之后,我們中 國當成為至完美的國家”。他誠摯地講:“兄弟奔走革命二十年,從事破坏,然亦時 時研究建設。今以后,亦惟与國人共謀建設”。中山先生深刻認知到:愛我中華,就 要知我中華,進而建我中華。正是為了最終建設我中華,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前就 思考革命胜利后,利用中華大地丰沛資源建設國家的設想,他“草擬了許多計划,要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國家工業化的計划”。他預見到革命必將极大地促進生產力的 發展,他強調指出:“中國之文明已著于五千年前,此為西人所不及。但中間傾于保 守,故讓西人獨步。然近10年思想之變遷,有异常之速度。以此速度推之,10年、20年 之后不難舉西人之文明而盡有之,即或胜之焉,亦非不可能之事也”。他入木三分 地說:“要解決民生問題,一定要發達資本振興實業。振興實業的方法很多:第一是 交通事業,象鐵路、運河都要大規模地建筑。第二是礦產,中國礦產极其丰富,貨藏 于地,實在可惜,一定是要開辟的。第三是工業,中國的工業非要赶快振興不可”。 1912年,他大義凜然地將“大總統”職位讓出后,便向國人申明,自己將以公民的 身份,專門致力于“實業救國”的活動。他經過考察,提出了用10年時間修筑20万 公里鐵路,以奠定“利用富民”的建國基礎。到了1919年,中山先生終于翔實有据 地制定了一個全面建設中國的方案——《實業計划》。在這個意圖振興中華的發展 實業的藍圖中,他言而無妄地主張改革開放、利用外資和外國技術,在10余年間, 于中國境內修建10万英里的鐵路网,同時修建100万英里的公路,再加上飛机場的逐 步建設,使得中國的“鐵(路)公(路)机(場)”四通八達。另外在物流事業要 下大功夫,大力興修建設東方、南方和北方這樣三大海港,以及數以百計的商埠。 在石油、電力、机械、建材、煤炭、鋼鐵、紡織、郵電、有色金屬等領域,全力興 建大型工厂。与此同時,還要大力發展農林牧副漁諸業,興修水利。為此,中山先 生刻苦自學,涉獵百科,親手繪制了修建鐵路、興造海港的若干幅圖紙。這部《實 業計划》是一個以工業現代化為中心的大規模國家建設計划,目的是發展民生主義, 將一窮二白的中國改建成為工業、科技以至農業和國防建設齊頭并進的資本主義強 國。從這個多少帶有“烏托邦”色彩的藍圖中,明白無誤地展現了中山先生博大的 愛國主義情怀。一切革命的目的都是為了調整生產關系,進而發展生產力。中山先 生深切体認到:“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這就寓意著一條真理: 革命為建設拓開道路,建設要以革命胜利為前提。有鑒于此,中山先生痛切地指出: 封建專制勢力勾結帝國主義列強,聯手掠奪和壓榨中國人民,若是不能打掉這個根 源,“不完全打倒目前极其腐敗的統治而建立一個賢良政府,那么實現任何改進就 完全不可能的”。他在愛國主義方面的認識与實踐,是留給后人的一筆尤為珍貴的 思想遺產。熱愛祖國,就要革命,就要破坏一個舊政權,建立一個賢良政權;熱愛 祖國,就要維護國家統一,不允許任何人分裂國家主權和領土;熱愛祖國,就要投 身于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改善民生,讓中國盡快進入小康社會,進而迎頭赶上東西 方列強,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复興。這就是中山先生愛國主義思想的主脈絡, 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評价的那樣:“孫中山先生是站在時代前列的歷史偉人,是偉大 的愛國主義者,是中國革命的偉大先驅”。近100年來,在包括華僑華人在內的全体 中華儿女的心目中,論及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偉大人物,必當首推孫中山先生。孫中 山先生這面旗幟,是革命之旗,是統一之旗,是振興中華之旗。這面由愛國主義思 想為金錢而織就的旗幟,對于整個中華民族而言,無論過去、今天還是未來,具有 無可比擬的凝聚力,具有無可替代的號召力。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今天,我們高 高舉起這樣一面不息招展的旗幟,無論對于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還是對于拉 動全國的經濟建設又好又快地發展,抑或對于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构建,毫無 疑問具有极為重大的現實意義主義作用。 大力弘揚孫中山思想 中山先生“一生奮戰求共和”,他給后人留下的最寶貴的遺產,是他的光輝思想和 不朽精神。辛亥革命之后,他就任臨時大總統,勇開先河地喊出“复興中華,統一中 國”的口號,將革命目標達成后,他以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重,決然拋卻了“官本位” 的陳腐觀念,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位,全心全意建設國家,實現國富民強;同時全 力以赴,完成國家的統一。這就是中山先生愛國主義思想的核心价值觀,是站立在制 高點上的時代呼聲,也反映了當時的主流民意。那時正處于日本殖民主義者統治下的 台灣人民,聞听到“武昌槍響皇冠落”的訊息后,奔赴相告辛亥革命胜利的喜訊,在 台灣島內多次發起“驅逐日寇,收复台灣”的抗日運動。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真誠的愛 國主義者,辛亥革命100年來,中山先生在几代中國人中均享有無与倫比的威望,也 贏得了五大洲華僑華人的無比尊敬。近100年來,他在國內不同党派,不同信仰的芸 芸眾生的心目中,“一覽眾山小”,毫無爭議地被視為二十世紀中國首屈一指的偉 人。人們就此評說,這一現象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究其根源而言,完全因 為他無私無畏的愛國主義情操所致。 辛亥革命到今天,整整一個世紀過去了。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在民族、民權和民主這 三大方面的進展,世界有目共睹,尤其在經濟建設方面的業績,更是令中華儿女揚眉 吐气。但迄今為止,中山先生畢生為之奮斗的兩大歷史使命——复興中華,統一中國 尚未完全達成。在全世界的中華儿女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今天,傾力實現中 國的全面現代化,爭取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复興;同時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地 盡快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依然是兩岸同胞与海外僑胞今天所面臨的嚴肅重任。有 識之士指出,當前應利用兩岸關系和与發展的有利時机,發揮國共兩党溝通平台的 作用,以繼承和發揚辛亥革命精神,共同“复興中華,統一中國”為主題,實事求 是,解放思想,在當前兩岸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時,充分把握好這一良机,以行 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達到增進兩岸歷史共識,促進兩岸互信,体現兩岸和解的目的, 進而大力推動“复興中華、統一中國”的進程。 在中國近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歷史發展的推進劑,是中國人民的傳 統信仰,是民族凝聚的偉大旗幟。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千千万万個愛國者,無一不 堅持和追求祖國的統一与強盛。在當今的新形勢下,在兩岸同胞的不懈努力下,實現 了兩岸“三通”直航,實現了兩岸全方位大交流的良性互動,這就為完成中山先生 “复興中華,統一中國”的遺愿奠定了厚實的基礎。紀念辛亥革命与發展兩岸關系密 切相連,兩岸同胞理應在今后進一步攜起手來,求同存异,凝聚共識,積累互信, 共創雙贏。目前,在“統一中國”這個目標暫時不能實現的情況下,同屬一個中華 民族的兩岸同胞,應該首先抓住机遇,万眾一心地“复興中華”,使兩岸經濟聯手, 狠抓民生大進步,讓兩岸民眾過上更加富裕和安康的生活。在兩岸的經濟合作進入 完全常態化、制度化的和平發展階段之后,雙方的互信夯實了,彼此的親情更厚實 了,到瓜熟蒂落之際,雙方在笑逐顏開的氛圍下,再坐下來,心平气和地磋商政治 層面上錯綜复雜、深邃敏感的問題,甚至洽談統一這樣的終极問題。這樣做是理智 的,是每一位愛國的政治家必須遵循的步驟和格局。胡錦濤總書記紀念《告台灣同 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指出:“兩岸复歸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再造,而 是結束政治對立”。祖國統一是中山先生愛國主義思想的一大核心,他念茲在茲的 中華民族“有統一之形,無分割之勢”,中國“當成為統一獨立与興盛之國家”, 都是他一生為之不停頓奮戰的目標。當然,這也是今天的兩岸所有人士不容回避的 一個重大原則問題。台灣90多歲的老將軍許歷農說:“台灣与中國大陸相隔一衣帶 水,近在咫尺,搬不動,移不開。理性明智的抉擇,唯有選擇兩岸‘互利雙贏’的 統一方案,國家之福,全民之福”。作為政治領袖人物,自應風物長宜放眼量,襟 怀廣闊納百川,他們不但要把握民意,更要以大智大勇引導民意,在歷史与現實之 間,不斷做出令民眾心悅誠服的正确抉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會見第七屆兩 岸文化論壇的中國國民党榮譽主席吳伯雄時,就推動兩岸關系發展提出四條意見, 一是要繼續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二是要繼續維護國共兩党和兩岸雙方的良 性互動,三是要繼續穩步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四是繼續保障台灣基層民眾共享兩岸 交流合作成果。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面對新形勢,我們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 平發展大局,鞏固政治基礎工業,堅持正确方向,推進協商談判,擴大交流合作, 為兩岸關系發展創造更好條件。吳伯雄表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需要雙方共同鞏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炎 黃子孫。經貿合作是兩岸手攜手,文化交流是兩岸心連心。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已走 在歷史正确的道路上,不應該受到阻礙,更不能倒退。我們要珍惜已有的成就,克 服存在的困難,繼續奮勇前行。 辛亥革命是兩岸人民共同庄重紀念的偉大節日,孫中山思想更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無 价財富。今天我們總結、學習、探討和踐行中山先生的愛國主義思想,一方面要面對 現實情勢,一方面要明确方向目標。中山愛國主義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為重大的三 要素既是本文論述的革命、統一与建設。今天可以化作八個大字“复興中華、統一中 國”,作為兩岸同胞最重要的基本共識,更作為“同志仍需努力”的最正确方向。兩 岸通過共同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在國家与民族認同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尋 求共識,以促使兩岸關系能夠又好又快地大發展。 “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這是 辛亥革命時期最為杰出的女英烈秋瑾于1905年所作的詩句。為了救國救民,秋瑾 “關山万里作雄行”,“夜夜龍泉壁上鳴”。在今天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時候, 我們憑吊秋瑾烈士,祭奠為辛亥革命胜利而犧牲的千百位烈士,領悟并實踐中山先 生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祖國一定要統一, 中華民族一定要复興,這統一与复興的文化紐帶与精神力量就是孫中山。著名美國 史學家Harold Schiffrin通過對于中山先生生平業績長期的翔實研究后表明:“孫 中山是海峽兩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一旦兩岸重新和平統一,將證明 他們對孫中山的共同怀念是有益的跨越障礙的心理溝通”。我們今天弘揚中山先生 愛國主義思想,就要繼承他的遺志,以“為國犧牲敢惜身”的志气和勇气,同气相 求,同聲相應,体念時艱,勵精圖治,慎終追遠,無遠弗屆,為完成統一祖國和振 興中華這兩大歷史重任而忘我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