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歷史深度,五大洲的世界廣度
海外華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特殊意義


(王堅)



孫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
他的思想和功績將再一次被兩岸人民隆重緬懷和頌揚。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兩岸文化同根同脈,辛亥革命100周年是海峽兩岸華人共
同慶祝的重要歷史事件。海外華人活躍于世界舞台,在世界各國与中國的關系上扮
演橋梁角色;同時華僑是革命之母,華僑積极支持辛亥革命,海外華人紀念辛亥革
命100周年的意義十分重大。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在繼承和發揚辛亥革命精神的
基礎之上,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新中國,中華民族從此屹立于世界之
林。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体,孫中山《建國方略》中的各項重要构
想也一一實現。中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令世界贊嘆。中國的
成功證實了中華文化的价值,中華文化正在以快速的步伐走向世界。紀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將海峽兩岸華人聯系在一起,海外華人也在積极地開展紀念辛亥革命100周
年活動。海外華人肩負着重要的歷史使命,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一個將世界各國
人民聯系在一起的良好時机,讓我們以中華文化為橋梁,讓世界看到有五千年悠久
歷史的中華文化的無比深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對國家和民族的強烈責任感貫穿中國歷史。鴉片戰爭敲開中
國的大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
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大眾為救亡圖存和富民強國而英勇奮斗、艱苦探索。在
鴉片戰爭后,經過几代人的奮斗,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在建立新中國后,又經
過几代人的艱苦奮斗,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走向獨立自主,從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
強。在新的世紀里,中國必將實現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的偉大理想。
 
孫中山先生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里,以“天下為公”作為自己的思想信念,為國家、
民族、民眾的利益奮斗終身。孫中山第一個喊出“复興中華、統一中國”的口號,
始終將中華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長遠利益放在首位。相比之下,在今天的選舉政治中
人們過多考慮的是個体利益和當前利益。在前蘇聯出現俄羅斯領導人開創多數民族
鬧獨立的先例,只考慮自身利益。如今更极端的例子是,部落情節嚴重影響民主進
程。在前南斯拉夫解体的過程中,斯拉夫人的部落意識复活,阿爾巴尼亞人內部的
氏族仇殺接連不斷。政客通過激化族群仇恨來拉選票,西方稱前南斯拉夫的族群沖
突是部落主義。
 
歷史是寶貴的財富,文化是歷史的積淀,中華文化是世界的寶貴財富,海峽兩岸的
華人都在努力傳播中華文化。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的重要一環,海峽
兩岸華人在慶祝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同時,也需要努力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深度和
廣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出現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孫中山促成國共兩党的
首次合作,推動中國走向統一;在二戰中,國共兩党第二次合作捍衛國家的獨立。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兩党合作、抗擊侵略,這些都是中華文化中的寶貴財富,都
屬于海峽兩岸,無論是來自海峽兩岸哪一邊,我們都可以向世界驕傲地展示這些中
華文化中的光輝亮點。
 
海外華人不分兩岸三地,大家都在為華人社區的發展奉獻力量,大家都在為提高華
人社區的影響力而努力,大家都在積极地推動華人社區走向主流社會,大家都在努
力向世界各國傳播中華文化。海外華人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對世界各國社會有深
刻理解,同時海外華人在世界各國和中國之間扮演橋梁角色,更有條件在紀念辛亥
革命100周年的同時,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在獨立統一、文明民主、繁榮富強上所
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世界分享中華文化中的寶貴財富。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