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月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一本在台灣非主流的小小刊物能公開發行至第 100期,除有欣慰之情,也難免百感交集。 100個月前的2013年9月就知道,在網路及電子媒體發達後,紙本報章雜誌的讀 者會愈來愈少,尤其有政治立場的雜誌更是票房毒藥;100個月後的今天,果真所有 政治性刊物皆已關閉,而電子媒體則幾乎全面“綠化”。 100個月前,《觀察》抱持“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集結有識之士善盡言責,督 促執政的國民黨及早撥亂反正,把握歷史契機,開啟兩岸政治對話,逐步化解政治 分歧,讓台灣得以長治久安。 100個月後,國民黨已失去政權66個月,卻仍在學習如何扮演在野監督的角色, 而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在教育文化方面徹底“去中國化”,導致年輕人似乎都成了 “天然獨”;在兩岸方面堅不承認“九二共識”,又甘為美國“制中”的棋子,致 使兩岸關係日趨嚴峻複雜,台海竟成了公認的“全球最危險之地”;在整肅異己方 面,“國安五法”及《反滲透法》不僅讓台灣社會“只可以公開主張獨,不可以公 開主張統”,更重挫了兩岸交流。 進一步言,蔡政府五年多來毀壞憲政體制的舉措罄竹難書,其中年金亂改、用 人唯綠、豢養網軍、關“中天”抹殺新聞自由、政策一再髮夾彎,已讓台灣民主崩 壞,蔡英文本人也因此被形容為“民選獨裁”。其結果讓台灣沒有任何公共政策可 以理性討論、解決,即將於12月18日舉行的公投即為一例;沒有人想要了解公投內 容,只在意自己認同的陣營能否打敗對手。這種凡事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的走向, 若不中止,台灣社會豈能自誇民主進步安定? 台灣社會分化、藍綠對立的根本原因,在於民進黨玩弄國家認同。在“去中國 化”下成長的年輕人,很容易聽信民進黨為騙選票所杜造出來的“芒果乾”、“台 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從而相信民進黨“唯美是從”,即可保住台灣的“獨立、 尊嚴”,卻不知陳水扁、邱義仁等人長期、一再強調“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觀察》自始不敢奢望一本刊物,能對台灣似是而非、積重難返的“主流民意”, 做多大的改變。所幸,八年多下來,雜誌的訂戶、臉書的粉絲、微信帳號的關注者 持續攀升,作者日趨多元、年輕化,還有諸多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接受本刊專訪,這 說明雜誌能堅持下來,就已經多少挑戰了一言堂的政治氛圍,播下了勝利的種子。 100期雜誌中的數千篇文章,對台灣時局、國際形勢及兩岸關係做了精闢分析,更為 當代歷史留下了最好的見證。 任何人都不能低估“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中國大陸,現今有著實現 國家完全統一的空前決心、意志及能力,而且,從日前才警告台獨分子及其家屬、 相關企業後不久,即對台獨“金主”風行雷厲地做出懲戒來看,蔡政府若不改變言 行,必將遭到更多的“斷然措施”。這恐非台灣人民所能承受之重! (中評社特約作者紀欣,《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