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台灣解除戒嚴35周年,老政治犯在烈日下聚集,呼籲“兩岸和解,反 對重返戒嚴”。同一天,拜登宣布任內第五度售台武器,也是2022年的第四次,完 全不顧40年前美中簽下“八一七公報”,美國承諾將限制售台武器的性能和數量、 準備逐步減少售台武器、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7月18日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計畫8月來台,經 過媒體幾天的追逐、探聽,拜登21日表示“我將在接下來的十天內與習主席交談”、 “軍方評估佩洛西訪台行程不是一個好主意”,看來佩洛西的來台計畫可能再度破 局。 7月19日上午,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一行拜會蔡英文,並在之後召開記者會, 強調“台灣若缺乏自我防衛的決心,就會給中國大陸進犯的機會”,又提出:台灣 “國防”預算應至少增至GDP的3.2%、確保人民有裝備嚇阻中國大陸、延長兵役時 間至一年、男女皆要入伍當兵,以及加強後備軍人的動員能力等五點建議。 對艾斯培的建議,府方回應“沒有評論”。但從《自由時報》刊登了學者的評 論:若提升“國防”預算,台灣經濟發展必將停滯;依目前的訓練場地和能量,延 長兵役時間“是不可能的任務”;艾斯培“熱心有餘卻脫離現實”,顯示綠營似乎 對艾氏建議也不敢苟同。 平實而論,過去幾年,美國參眾議員及卸任官員來台有如過江之鯽,即使蔡英 文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親自接見,民眾卻早已失去新鮮感,因為來訪目的不外兩個, 一是做給大陸看,二是推銷武器。不過,這一次艾斯培口出狂言,並大膽對蔡政府 下指導棋,給台灣民眾留下深刻印象,卻也大不以為然。原因如下: 一是有多少年輕人及年長的後備軍人會願意當砲灰,打一場完全沒有勝算的仗? 二是即使台灣全民皆兵、積極備戰,也未必能對大陸產生任何嚇阻作用,美國何不 表態會出兵協防台灣?三是兵役時間長短、政府預算分配,豈能任由外國人置喙? 四是大陸占台灣出口比重的42.3%,若兩岸關係再壞下去,台灣商人無法與大陸做生 意,那經濟豈不大倒退? 為遏制中國大陸的崛起、實現繼續獨霸全球的戰略目標,美國會繼續要求台灣 提升戰力,並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不過,必須認識到,中國大陸雖被美國視為 “主要戰略對手”、“挑戰”,但拜登政府為減緩國內的通膨壓力,正醞釀降低部 分大陸輸美商品的關稅,而即將舉行的拜習通話,除討論如何解決俄烏戰事、防阻 北韓繼續發射飛彈外,台灣問題勢必不會缺席。對此,民進黨當局有表達自己立場 的權利或機會嗎?又豈能不擔心? 俄烏戰爭再次證明: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面對國際現實及戰爭的殘 酷無情,台灣執政者最明智、也是唯一的選擇就是回頭是岸,不再作美國的馬前卒, 及早與對岸展開交流對話。 (中評社特約作者紀欣,《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