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一個四海同心“中國夢”


(陳嘯)


歡迎閱覽【吳惠秋專欄】

人物檔案:吳惠秋,現擔任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全美中國和平統
一促進會聯合會共同會長兼秘書長、美國大華盛頓地區同鄉會聯合會副會長;全國
政協海外列席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會常務理事,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江蘇省海外交流協會高級顧問。

和吳惠秋會長約見在一個初夏的早晨。我從清晨酣暢的睡夢中醒來,穿梭于這座熟
悉的城市,也感受了南京近來最大的一場雨。這場雨,赶走了數日里蠻橫搶眼的驕
陽,給這座城市換來了清涼濕潤的空气和美好浪漫的文藝气息,舒适猶如秋天。涼
風,落葉,冷雨,讓•我不禁想起了這位即將見面的博士名字里也有一個“秋”字,
真是相當的應景!咦,難不成這“秋風”、“秋雨”也是隨他而來?

他曾經是“學霸”

在酒店大堂,我見到了吳會長本尊。對于他的印象,可以用很多詞來形容,比如平
易近人、開朗健談、文質彬彬、風度翩翩。而最能概括的一個詞語,我想應該是
“人如其名”,他給人的感覺就是一股秋天般的舒服。

一陣閒聊后我了解到,吳會長是我們江蘇人,他1950年生于江南,祖籍無錫,是吳
氏泰伯宗親第111代后人。他的父親13歲失去雙親后就開始在無錫絲綢行學徒,一生
從事絲綢鑒別和貿易,成為國內首批絲綢方面的專家;母親是無錫紡織厂的一名職
工。然而,這位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從小學習成績优异,上小學時就是“三條
杠”的少先隊大隊長。

1968年文化大革命后期,他放棄了留城的机會,去蘇北農村插隊,擔任過公社的團
委干部。由于表現突出,他成為我國首批工農兵學員,進入當時的南京藥學院(后
更名為中國藥科大學)學習,在校堪稱“學霸”;他熱心服務于校團委,并在母校
留校任職;1977年,他進入南大進修;1984年,他飛往意大利米蘭深造。

三年后,已經取得博士學位的吳惠秋選擇回國服務,他研究的實驗項目當時獲得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优秀青年科學家基金和霍英東基金等多個科研獎項,并發
表論文十余篇。兩年以后,為了追求學術和人生發展,他再次走出國門,前往美國
馬里蘭大學進修,從事神經藥理學研究。

這樣的“學霸成長之旅”,在我們普通人看來是如此精彩、順利,而這其中所付出
的心血和努力,只有吳會長本人知道。

不當安靜“美男子”

來到美國不久后,正當壯年的吳惠秋開始在馬里蘭大學任教,并主要從事神經細胞
的相關机制研究工作。例如,如何通過藥物保護神經細胞,對抗外環境對神經細胞
的損害以及神經系統新藥机制的研究。2007年,他受挪威科技大學卡浮利研究所莫
瑟夫婦教授特邀,在該所指導腦內邊緣系統神經細胞特异性微量損傷技術,取得成
功并聯合發表重要論文,為莫瑟夫婦的2014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奠定了重要的實
驗基礎。

平日里,他總是頻繁地活躍在各類學術討論會現場;他積极、高效地推出科研成果,
僅在國際上發表的科學論文就多達300余篇,与世界著名科學家合作發表學術專著數
十篇;他和不少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們一起工作,并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科研
聯系网絡;他還在母校中國藥科大學擔任兼職教授,牽頭組織學術交流,指導實驗
室建設,合作指導培養研究生,并推荐了數位國內优秀的研究生們赴美深造學習。

那么,是什么讓他如此積极廣泛地社交?

吳惠秋如是說:“身處美國的政治中心,作為一名華人,我想為中國做點事。學術
和專業是我的最愛,但是僅僅埋頭做科研還不夠,只有穩穩地佇立于美國主流社會,
才能發光發熱。”

的确,比起安逸的生活,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一生忙碌与奉獻。1997年,李登輝台
獨行徑的逐漸暴露激發了時任江蘇暨南京同鄉會會長的他毅然決定進入海外反獨促
統的行列,成為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走上了追尋“中國和平統
一夢”的新征程。

促統凝聚強大合音

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是全球最早的以推動中國和平統一為宗旨的民間
社團。1973年,由40多名華盛頓地區的“保釣”人士共同創立,多年來為推進中國
和平統一大業及推動中美友好關系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吳惠秋入會并任會長后的十多年來,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已發展成為由海
峽兩岸各界僑社領袖聯合匯集、老中青結合的重要僑團。

而作為會長,吳惠秋入會后做的最多的華人社區工作就是草根性非常強的江蘇籍同
鄉會和由38個同鄉會聯合組成的同鄉會聯合會的服務。通過這些平台,他盡心盡力
服務廣大僑胞,舉辦大型春節晚會、廟會,組織校友聯誼,為新僑聯系學校、租房
子、找工作,讓鄉情在异國他鄉得以凝聚;他親力親為開展“反獨促統”宣傳,組
織專家論壇,并三次成功舉辦了极具影響力的全球性華人華僑促統大會;他兢兢業
業搭設中美友誼之橋,闡釋共贏發展理念,改變了部分美國人用冷戰思維看待中國
的思想;他勤勤懇懇,不求回報,增強兩岸互動,增進与台灣同胞情誼,用一顆赤
誠的中國心,堅守着這片肥沃的精神土壤。

十多年來,對于這樣沒有任何報酬的業余社會工作,他始終充滿了熱情,通過自己
點點滴滴的耕耘与付出,將華盛頓地區的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工作和全美范圍的海外
促統會工作結合在了一起,凝聚一方力量,形成強大合音。

至今,他推動的全美統促會聯合會已有21個團体會員,遍及全美包括波士頓、紐約、
費城、華盛頓、芝加哥、休斯敦、舊金山和洛杉磯等12個大都會地區。

吳惠秋說:“中國要和平統一,海外華人華僑的聲音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我
們有責任把華人華僑的真實聲音反映出來,這是責任,更是使命。”

他認為,新時期海外能做的就是推動兩岸僑胞的“聚同化异”。他正是通過力推建
立“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舉辦講座、聯誼等活動,為推動海外促進兩岸和平發
展搭建平台,向台灣同胞敞開溫暖的怀抱。

怀揣四海同心“中國夢”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台灣國民党榮譽主席吳伯雄時表示,他所希望的統一
不是形式上的統一,而是兩岸人民心靈的契合,心与心能夠完全互相接受,心連心。
在北京會見國民党榮譽主席連戰時,習總書記繼續引用“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
諺語共勉,期許兩岸同胞共圓“中國夢”。

中國夢,是富強夢,更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夢。是的,吳惠秋正是這樣一個怀揣夢想
的默默踐行者。除了教授、學者身份,他已經連續多年擔任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
進會會長、全美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合會會長,江蘇同鄉會,無錫同鄉會,校友
會等多個社會團体負責人。此外,他還是全國政協列席代表、中央統戰部海外聯誼
會理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在貴州統促會,江西統促會,江蘇海外交流協
會,無錫僑聯,無錫海外聯誼會以及南大校友會,多個科學協會任社會工作……他
有多少种身份,就有多少樣工作,就有多少份社會責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您要兼顧這么多工作,難道不會累嗎?”我忍不住發問。
“哈哈!當然會累啦!”吳惠秋笑着說,但他轉而語气又深沉了起來,“只要有理
想,有目標,心就不會感到累。現在的我,只想做好配角,主角應該讓給年輕人了
啊!”

听了吳會長的話,我不禁想:是啊,人的一生,若能如他一樣,擁有美好的夢想和
堅定的信念作伴,前行的路上必不孤單!

當然,比別人幸運的吳會長,還有來自夫人徐玉新滿滿的支持。

徐玉新是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与吳惠秋在大學時相識、相戀,后隨同丈夫一同前
往華盛頓,并參与了統促會的工作。作為會員,她多年來站在吳惠秋身后默默付出,
她忙前忙后,會里的活動總少不了她纖瘦忙碌的身影,但會里的小宣傳冊上,她卻
把自己的名字排在了最后;作為妻子,她將青春奉獻給家庭,給予熱心忙碌的丈夫
無限寬容和溫暖的鼓舞,并和他一起扛起這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有這位默默奉獻的女性作伴,吳惠秋坦言,一路走來,感覺自己很幸運。

堅信和平統一前景光明

實現“中國夢”,离不開兩岸的和平統一。吳惠秋認為,和平統一前景光明。兩岸
關系健康發展必須要在“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的基礎上。在談及蔡英文訪美,
欲獲取支持、妄想“和平台獨”時,吳惠秋說:“這是完全行不通的,因其本質不
利于台海和平,美方應不予支持,海外華人華僑也堅決不答應。”

吳惠秋坦言,“新時期‘反獨促統’任重道遠。‘化獨’工作、台灣同胞的民心工
作顯得尤為重要。”

吳惠秋表示,“中國夢”應成為大陸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共同追求的目標。
同時,中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必會給兩岸同胞帶來共享繁榮果實的自豪感。

只有依靠“中國智慧”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才能保證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行穩致遠;
只有凝聚民心,才能讓兩岸同胞齊心攜手邁進,同圓中華民族偉大复興的“中國夢”。

這也是他和所有和平促統志士的共同追求。

由于時間關系,對吳會長的采訪不得不接近尾聲。臨走前,他和我握手告別。正是
這雙飽經歲月的厚厚手掌,竟令我忽有一絲溫暖涌上心頭。

眼前,不禁聯想起這樣一幅畫面:一位已經年過花甲卻依舊精神矍鑠的智者,正帶
領着一隊熱心的有志之士,沿着和平、發展、統一的夢想之路勇往直前……心中頓
覺無比感動。

如今,這种力量還在壯大。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海外華人華僑。他們堅信着
中國,也因為他們,未來中國前進的步伐將更加穩健、鏗鏘!

本文源于 “華人時刊”2015年第八期
封面人物

歡迎閱覽【吳惠秋專欄】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