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迎春,我們迎來了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而舉世矚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屆 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也于2月4日中國傳統二十四個節气的第一個節气立春,在 國家体育場鳥巢隆重舉行。北京因此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舉辦過夏季奧運會 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而鳥巢也成為舉辦過雙奧開閉幕式的全球体育盛會 的唯一場館。 中國人的奧運之路,充分体現了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的滄桑。中國人關于奧運的夢想 始于1908年《天津青年》雜志發出的三個著名的歷史追問:即中國人何時能派運動員 參加奧運會?中國運動員何時能獲得一塊奧運會獎牌?中國何時能舉辦一屆奧運會? 在山河破碎、積貧積弱的歲月,無論是國人發出的振聾發聵的“奧運三問”,還是 1932年劉長春在洛杉磯第十屆奧運會上形單影只的落寞身影,都在訴說舊中國奧運 之路的坎坷与無奈。劉長春遠渡重洋孤身出征,迎來的是,新加坡《星島日報》以 “擔架抬鴨蛋”的漫畫,諷刺中國人空手而歸。 1952年7月,第十五屆奧運會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當時新中國成立不到三年,又 正值抗美援朝戰爭方酣,但為維護中國在奧委會的合法權益,中國仍提出明确要求, 并進行了堅決斗爭,在芬蘭和蘇聯的支持下,國際奧委會不得不在奧運會開幕前兩 天向中國發出邀請。由于當時的通訊條件非常落后,直至7月19日開幕當天,中國才 收到邀請信。 決定派團參加的時候,時間十分急促,僅用三四天,就組成40人的代表團。出發前 夕,周恩來總理接見代表團領導時指示,此行重要的不在于是否能取得獎牌,只要 在奧運會升起五星紅旗就是胜利。7月29日中國代表團出現在奧運會賽場上,這是五 星紅旗第一次在奧林匹克會場升起。但遺憾的是,代表團到達時,奧運會已近尾聲, 比賽項目大部分已經結束,唯有游泳一項綱要開始,中國選手吳傳玉參加了仰泳預 賽,但未獲決賽權。 此后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權益被台灣竊据,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國 際奧委會脫离接触,一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中國奧委會才于1979年2月20日正 式向國際奧委會遞交入會申請。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宣布恢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 際奧委會的合法權利,台灣則以“中國台北”(Chinese Taipei)名義繼續留在國 際奧委會,其歌、旗和會徽有別于目前使用的歌、旗、會徽,并須經國際奧委會執 委批准。 1980年2月13日至24日,第十三屆冬奧會在美國紐約州艾塞克斯郡(Essex)普萊西 德湖(Lake Placid)舉行,中國首次派28名男女運動員參加了5個項目18個單項比 賽,但當時与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遺憾無一人進入前6名。 1984年7月,中國派出353人組成的代表團赴美國洛杉磯參加第二十三屆奧運會。7月 29日,許海峰奪得男子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中國首位奧運冠軍,同時也是該屆 奧運會首金得主,實現了中國奧運歷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日本共同社評論說,“這 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一次壯舉。”這屆奧運會上,包括女排在內的中國体育健儿 共贏得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4名。五星紅旗在頒獎時徐徐升起,由此拉開了中國 体育揚威世界的序幕,一舉洗刷了“東亞病夫”的污名。 2002年2月,楊揚在美國鹽湖城(Salt Lake City)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 中獲得冠軍,實現了中國冬奧金牌零的突破。此后,她又在女子1000米比賽中獲得 金牌。 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在北京開幕。奧運會開幕式的畫卷在近 10万名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和全球數十億電視觀眾的眼前隆重展開。當五星紅旗和 奧運會旗冉冉升起,當雄壯的國歌奏響,人人熱淚盈眶,激動万分!各族人民和海 外僑胞企盼百年的奧運夢想終于實現,華夏大地的人們感受到奧運的激情!体操王 子李宁騰空飛翔,點燃主火炬塔,象征着中華騰飛、民族崛起,前途紅紅火火一片 光明,全場歡聲雷動。這种氛圍激勵着中國健儿奮力拼搏,勇于挑戰,追求卓越, 為國爭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績。中國代表團獲得金牌48枚,榮列榜首,是奧運 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 14年前的北京奧運气勢恢宏,無与倫比,惊艷世界。它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 想”為愿景,生動詮釋了一個開放的中國擁抱世界和一個多元的世界歡迎中國的時 代內涵。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中國融入世界的標志之一,其理念和愿景得到世界的 廣泛認同,為中國的快速發展和持續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基礎。 從2008到2022,相隔14年,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北京,北京成為世界上首個既舉辦過 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奧會的城市。北京冬奧會的主題口號是“一起向未來”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從“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一起向 未來”,這是從美好愿景向號召行動的轉變,一脈相承,卻更有力量。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用最簡短的話語,道出最深刻的寓意。“一起”展現全人類 團結一心的不屈力量,也是對奧林匹克精神中拒絕撕裂、化解隔閡的深刻解讀;“向 未來”表示人類對明天充滿信心和希望,也是一直以來中國面向世界的明确態度。 北京代表中國說出這句“一起向未來”。短短五個字,傳遞出北京作為東道主,向 世界發出誠摯的邀請;表達了北京作為“雙奧之城”向全人類發出真心的呼吁:在追 求團結、和平、進步、包容的共同目標下,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即使面對困 境,世界人民要團結在一起,攜手共進、守望相助、共創美好未來。面對當前新冠 肺炎疫情的沖擊,全世界需要“一起向未來”的勇气和決心。 人們難忘,2015年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奧委會投票表決2022年冬奧會 舉辦權歸屬前,習近平渾厚有力的聲音響徹會場:“我相信,如果各位選擇北京, 中國人民一定能在北京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 領袖之諾,重如泰山;大國之言,出而必行。6年多的精心籌辦,2000多個日日夜 夜的拼搏奮斗,北京冬奧會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情況下如期舉行,中國沒有辜負 世界的期盼。 從提出“綠色、共享、開放、廉洁”的辦奧理念,到明确“簡約、安全、精彩”的 辦賽要求;從提出“帶動三億人參与冰雪運動”的目標,推進体育強國、健康中國建 設,到強調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組織好賽事,指導各地交出冬奧籌辦和本地發展兩 份优异答卷,都少不了習近平的親自謀划和親自推動。 在“赶早不赶晚”的不懈努力中,“冬奧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12個競賽場館全 部提前完工,3個冬奧村如期交付使用,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在綠色辦奧、 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洁辦奧的理念引領下,北京冬奧會從硬件建設到軟件提升, 從競技比拼到大眾普及,從賽事籌辦到地方發展,既着眼當下,又瞄准未來,順應 新時代体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實現競技体育与群眾運動一体推進,“帶動三 億人參与冰雪運動”從愿景變成現實,不僅夯實了体育強國、健康中國的根基,也 將改變世界冰雪運動項目的風貌,推動全球冬季運動邁向新高度。 2022年冬奧會舉辦期間正值中國春節,中國農歷春節是“紅色的”,世界冰雪盛宴 是“銀白色”的。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鑒,因“冬奧遇上中國年”而產生奇妙的化 學變化。2月4日北京冬奧開幕的這一天,是中國的立春,它意味着万物蟄伏的冬季 已經結束,万物复蘇的春季開始到來,“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是興辦大事的好時机。 北京在這個時節舉辦冬奧會正好展示中國文化,体現中國智慧,各方面都充滿了濃 濃的中國味道。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形象体系、場館設計,還是吉祥物和會徽、火种燈和火种 台等都蘊含着中國文化。吉祥物“冰墩墩”,熊貓形象与冰晶外殼結合,整体形象酷 似航天員,“雪容融”則以燈籠為基礎,融入天壇、鴿子、長城等符號。熊貓和燈 籠是中國特色的体現,我們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內在价值。會徽運用中國 書法的藝術形態,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奧運火种燈的創意來自中華第一燈, 西漢長信宮燈,設計團隊在保留長信宮燈基本外形的基礎上,對它進行了現代化處 理,飛舞的紅色絲帶環繞在火种燈頂部,与火炬“飛揚”視覺上相統一,象征着拼 搏的奧運精神。火炬的設計也將中國文化的精神与當下文化相結合,是奧運精神和 中國文化之間的深刻連接。宛如同心圓的獎牌蘊含着對天下大同的追求à.當中國結 与奧運五環交相輝映,當中華文化与奧運精神和合共生,就有了世間美美与共的相 遇。 在場館的建設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冰絲帶”和“雪如意”。冬奧會在北京市 區唯一新建的場館是國家速滑館,被人民親切地稱為“冰絲帶”,整個場館由22條玻 璃絲帶組成,冰絲帶光影流轉,盈盈欲舞。張家口賽區跳台滑雪中心,宛如一柄中 國傳統飾物“如意”嵌于林海雪原,故人們稱它為“雪如意”。冬奧村院落景觀營 造“踏雪尋梅”的古典意境,讓運動員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所有的場館都采用清洁 能源,完全符合綠色、低碳的要求。 如果說北京冬奧會會徽、吉祥物、体育圖標、獎牌、火炬和場館等景觀設計,都突 出了中國文化的特色,為奧林匹克文化添上了一筆濃濃的具有中國文化神韻的筆墨, 那么2月4日的開幕式就更体現中國文化和現代科技及奧運精神三者的交相輝映、完 美融合,是“中國風”托起“奧運范”。 按照慣例,開幕式暖場環節一般三四十分鍾,通常由主持人、明星進行串燒表演, 此次,兩屆奧運總導演張藝謀另辟蹊徑,打破常規,第一不要主持人,第二強調人 民性,將舞台交給普通人,多彩、自信的中國式律動展現“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是當之無愧的廣場舞大國,地無分東西南北,人不論男女老幼,都熱衷于這項 休閒運動。這也給主創團隊帶來了靈感。“人民生活幸福了,才會去跳舞唱歌。”張 藝謀認為,“強調人民性,我覺得就是人民快樂,人民參与。”參与本次開幕式的 約3000名演員中,沒有一位專業演員。演員年齡最小的僅5歲,最大的70 多歲。 為了讓演員們展現發自內心的那份熱情,導演團隊針對各年齡段的不同特點精心設 計,采取了“無痕跡編排”的方式,進行情感的遞進和分配。儀式前表演在結构設置 上共分6個層次,層層遞進,分別表達了冰雪世界、期盼團圓、歡聚時刻、祝福冬奧、 夢幻舞台、精彩綻放等6個主題。24首精心挑選的流行歌曲引人共鳴,具有民族特色 和奧運情緣,連成了躍動熱烈的音樂節奏。演員在行進過程中,將流行舞、現代舞、 民族舞、國際舞等丰富多彩的舞种以廣場舞的形式進行融合,在歡快的節奏中凸顯 出群眾的參与感,使暖場表演變成了一派熱鬧歡騰。 在“放飛和平鴿”環節,孩子們手拿發光的小鴿子自由歡愉地奔跑,与腳下晶瑩閃 亮的“星星雪花”嬉戲互動。基于視頻信號即可完成同一時間內660名演員的位置追 蹤,其高精度、低延遲等特性使現場直播畫面更逼真、更浪漫。在1万多平方米的場 地上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這么多名演員逐一進行動態捕捉和實時互動的表演,全世界 還是首次。 在“放飛和平鴿”的環節還有一小段插曲引起廣泛的揣測。那就是一只小鴿子落后 脫离了團隊,被大姐姐找到最終与大家團聚。有人認為這就像張藝謀多年前的電影 [一個也不能少] 那樣 [一鴿也不能少] ,因為有大姐姐在,掉隊的小鴿子終究會回 家,這象征着台灣最后必然會以和平的方式回到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來。 在奧林匹克會旗入場后,由來自河北保定市阜平縣城南庄鎮五所鄉村小學44名學生 組成的 [馬蘭花童聲合唱團] ,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用希腊語完美地演繹了《奧 林匹克頌歌》。這群孩子來自曾是國家級貧困的太行山區,在4個月前,他們甚至連 簡譜都不認識,經過几個月的半封閉式的集中培訓,居然唱出了連張藝謀也稱贊的 “天籟之音”。讓大山的孩子登上全球矚目的舞台,用希腊語演唱會歌是一次大膽 的嘗試。 在運動員入場式完成后的《构建一朵雪花》部分中,所有引導員高舉雪花引導牌, 通過舞蹈与地面光影的互動,讓所有雪花聚合,組成了巨大的雪花台。直到點火完 成,人們才恍然大悟,這朵大雪花加上纏繞的橄欖枝葉,构成了火炬台。 “以往几乎所有的火炬都是体現自己的文化和設計就可以了。只有我們的火炬寫上 了所有代表團的名字,是全世界每一朵雪花融匯成的,這是百年來沒有出現過的”, 張藝謀說。 這一朵璀璨的雪花由參賽的91個代表團的雪花引導牌匯聚而成,体現世界團結,一 起向未來,构建人類命運共同体的理念。希望通過這朵雪花,來傳遞人類共同的情 感。這樣的創意,表達着一個文明古國“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深厚人文情怀。 “演出是好坏,點火是成敗。”點火儀式歷來是奧運會開幕式上的重中之重。短短 一個瞬間,凝聚了各國藝術家、創作者的文化沉淀和理念傳遞。越是規定動作,越要 比拼創意。這次冬奧會開幕式在核心環節和規定動作上大膽創意,實現多個“前所 未有”,點火儀式更是創意的重中之重。 在“冰雪五環”展示環節,創作團隊的靈感來自李白《將進酒》的詩句“黃河之水 天上來”。一滴冰藍色水墨從天而降,逐漸幻化為黃河之水,傾瀉而下,瞬間滾滾波 濤在場地內奔騰。“山水畫”与“黃河水”的觀念相結合,展現了一幅兼具傳統美 學与現代科技的圖景。流水逐漸靜謐,冰立方從地面升起。光影閃動,24道激光刻 刀不斷雕刻,從第一屆法國夏蒙尼冬奧會開始,歷屆冬奧會的標志逐一被雕刻出來, 最終定格在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 隨着6名冰球運動員揮杆,擊入冰立方的“影像冰球”來回撞擊,帶動刻刀加速雕刻, 冰屑滾滾散落,一個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從冰立方中緩緩升空。破冰,寓意着打 破隔閡、互相走近,彼此融為一体。一個璀璨琉璃的冰雪世界就此打開。 屏幕中的水流圖像,是經過圖像處理算法,机器‘學習’大量中國傳統水墨畫,建 立水墨紋理特征模型,以此生成風格化的山水圖像。創作團隊將三維動畫轉化為激光 机需要的點位數据,并實現快速的效果迭代,滿足創意更新需求,這是數字科技對 中國傳統水墨風格的解构和重塑 對該環節的創意設計,張藝謀評价說:“有科技含量、有文化韻味、又有炫酷的現 代感。數字光影的‘冰雪五環’与‘巨型雪花’交相輝映,這是人類文明与奧運精神 的交流与對話。張藝謀說:“整個開幕式表達一句話:全世界不同的雪花匯聚在北 京,成為一朵人類共同的雪花。” 開幕式很有詩意,巧妙營造出浪漫的冰雪世界, 將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會呈現在世人眼前。 時鍾撥回98年前,第一屆冬奧會在法國夏蒙尼(Chamonix-Mont-Blanc)舉行,僅 有16個歐美國家258名運動員參賽。如今,在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奧會有來自91個國家 和地區近3000名運動員登上冬奧賽場。作為歷史上設項目和產生金牌最多的一屆冬 奧會,更多選手將在這里為實現夢想而拼搏。。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所言,“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團 結的燈塔”。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表達了我們的共 同心聲。透過這場冰雪盛會,世界清晰地看到中國綠色、共享、開放、廉洁的辦奧 理念,也深切感受到中國人民一如既往的熱情好客。 從走進奧運、經歷奧運到主辦奧運,中國經歷了從貧弱走向富強,從封閉轉向開放, 從追隨潮流到引領時代的發展過程。今天的中國体育發展、人文昌盛、經濟騰飛、科 技進步,今天的中國已經深刻融入了當代世界,正用奧林匹克的語言求同存异,在奧 林匹克的舞台倡導共識。 從2008年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來”,中國所倡導 的奧林匹克愿景不啻為一束照亮 [人類命運共同体] 前景的爝火之光。 中國積极參与奧林匹克運動,堅持不懈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是奧林匹克理想堅定的 追求者、行動派。北京冬奧會是中國處于向 [第二個百年目標]進發的新征程的重要 歷史節點所舉辦的重大標志性活動,更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 精神的重要契机。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洁”的辦奧理念引領下,北京冬奧會 并將再次向世界展現中國精神和大國气派与擔當,也必將在奧林匹克歷史上留下濃 墨重彩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