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 骨肉情深


(董拔萃)


欢迎阅览【董拔萃专栏】


“莫拉克”台风狂袭,五十年一遇暴雨肆虐,土石流泛滥,路断桥毁,满目疮痍,
哀鸿遍野。“88”水灾重创南台湾,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严重,更惨不忍睹的是,
高雄甲仙乡小林村的灭村之灾。台湾同胞受难的消息传出,灾区的状况,救灾的进
展,牵动着海内外每一位同胞的心。
大陆各界在第一时间随即表达对受灾同胞的慰问及捐助,救灾的意愿。中台办致电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海协会致电海基会,对罹难同胞表示哀悼,向受灾父老乡亲
表示慰问,祈愿台湾同胞战胜灾害,早日恢复正常生产,回归安宁生活,同时表达
愿意根据台湾同胞的需要和意愿,对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必要的援助。
从众多的媒体讯息可以了解到,在两岸关系特殊的现实环境中,国共沟通平台及作
为两岸各自授权的民间团体的海协、海基两会,过去一年多来,在凝聚两岸同胞情
谊,发展两岸关系,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这一次,又发挥极为重要的作
用。大陆各方从精神的,物质的对台湾同胞表达的爱心与亲情,提供的帮助和救援,
通过这一管道得到最快速和顺利的传送。
海协会十八家理事单位在十七日下午联合举行捐款仪式,向台湾灾区捐出一亿一千
一百万人民币,出席捐款仪式的中台办常务副主任,海协常务副会长郑立中表示,
举行捐款仪式,就是向台湾灾区同胞传递一种信心,在灾难面前你们并不孤单,大
陆同胞是你们抵御灾难的坚强后盾,两岸同胞风雨同舟,心手相连。祈愿台湾同胞
尽早度过灾难,回归安宁生活。十八日,“援助台湾灾区物资启运仪式”在北京首
都机场举行,中台办主任王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等出席。王毅在讲话时表示,天
灾无情,同胞有爱。大陆方面从领导人到普通百姓,都日夜关注着台湾灾情的发展,
时刻牵挂着台湾同胞的安危,中台办和海协会在第一时间向台湾方面表示了慰问,
并迅速组织社会捐助,在获悉台湾方面公布的援助清单后,即以最快速度调配各种
相关救灾物资和器械,做好随时解救台湾同胞之急的准备。
据媒体报道,援助台湾灾区的应急物资,包括一万个睡袋,一万条毛毯和一千台消
毒机,十八日由专机从北京首都机场直接飞往高雄,当天傍晚即运抵高雄机场,随
即卸载运到各灾区。而由大陆援助台南灾区的一千套组合屋,第一批一百套也在十
七日下午从深圳启运直航高雄港,在十八日中午抵达卸船。笔者认为,这次救灾,
完全没有因台湾海峡一水之隔而延缓,及时传达大陆同胞的爱心及援助台湾灾区的
行动。在重大灾难面前,更加地体现出两岸一家,骨肉情深。体现出中华民族强大
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体现出中华民族刚强不屈的精神和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再一
次印证了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是分不开,割不断的。
据笔者了解,大陆方面的捐款已达二点七亿人民币,若包括物资折合人民币,总值
已逾三亿人民币;中台办募集了二千万人民币专门用于捐助受灾的台湾小数民族同
胞;海协会为方便海内外同胞共同救助台湾灾区,提供捐款救灾专门帐户。(开户
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帐号:35000188000168554)海外侨界团体、人士也可
以透过此帐户捐款,以便最快地送到台湾灾区最急需的地方。
自然灾害难于避免,但可以预防,以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出席首届“海峡两岸企
业全球发展论坛”的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指出,在“莫拉克”台风造成重大灾害之
际,两岸应思考如何透过适当交流并寻找机会,以创造两岸和平与经济发展的安居
乐业环境。笔者认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摧残是残酷的,也显示出生命的脆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显然不够,也无可挽回在无常中失去的生命和遭受的损失。
只有居安思危,积极主动防患天灾人祸,共同建构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
才能确保永久的福祉。就两岸关系而言,在灾难面前,更应深刻体会牢牢把握和平
发展主题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没有和平的环境,即没有了发展经济的基础,没有
经济的发展,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安居乐业。和平发展的目标,是两岸经六十年分治
对峙付出重大代价后的选择,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
在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全力以赴,为赈灾救灾出钱出力之时,竟然仍有躲在阴暗角
落里制造谣言,伤害两岸同胞感情,破坏两岸关系的无耻之徒。起初,散布出所谓
的台湾在去年捐巨款给汶川地震灾区,大陆对“88”水灾“一毛不拔”,当谎言不
攻自破后,又把捐款的数额进行对比,企图挑拨两岸同胞的感情。当大陆捐助的首
批组合屋运抵灾区时,又散布所谓的大陆捐灾区的组合屋甲醛超标,有毒。另者,
在岛内全力救灾的关键时刻,美国CNN主动配合岛内的绿色媒体,借机攻击马英九,
视把马英九逼下台比救灾救人更为首要。“莫拉克”过后,岛内的政治风暴难于避
免。两岸关系将面临新的考验。期盼马英九政府能吸取教训,展现智慧和能力,带
领台湾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同时,以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展现魄
力与意志,战胜“台独”分裂势力借机进行的反扑,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日
歡迎閱覽【董拔萃專欄】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NACPU),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