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至8月3日,以菲律濱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暨宿務分會組成的 “菲律濱華僑文化經貿訪問團”一行27人赴台灣進行為期8天7夜的參觀訪問。 訪問團搭乘的華航CI702航班抵達桃園机場時,中華僑聯總會簡漢生理事長、鄭致毅 秘書長、廖俊杰副秘書長等多位領導早已在机場迎侯。訪問團安排在特別通道,禮 遇通關。 在當天下午拜會中華僑聯總會時,簡理事長致詞熱烈歡迎訪問團到訪台灣。他說, 僑聯總會這几年來,也希望跟大陸關系比較深厚的僑胞團体多來了解台灣,這樣對 兩岸都有助益。 中華僑聯總會与大陸涉僑涉台机构多有聯系,每年組團到大陸各地參訪,也接待大 陸和海外的几十個到台灣的參訪團。大家共同努力,交流往來對兩岸和平發展和僑 社和諧有很大的幫助。簡理事長得知這次訪問團有很多位是第一次來台,他介紹說, 台灣有許多跟人文、素質、管理有關的,值得一看。特別是一些不怎么漂亮硬体里 的內涵,文化底蘊,譬如,“捷運”非常清洁,秩序很好,有義工服務,很多外國 的市政建設部門人員都來參觀學習,也是一特殊的景觀,大家不妨到捷運站親身体 驗一下。另外,你走到那里,都能看到、体會到中華文化在台灣保存得非常好。 盧祖蔭團長對簡理事長為兩岸交流,為兩岸的海外僑胞搭橋牽線,建构和諧僑社, 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表示敬佩。感謝簡理事長在紀念“九二共識”20周 年之時,撥冗參加菲律濱和統會舉辦的系列活動,并作精彩的專題演講。盧會長說, 菲律濱華僑与海峽兩岸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兩岸同胞和海外僑胞都是一家人,我們 希望兩岸和平,兄弟同心,振興中華。 最近,國台辦張志軍主任以官方身份訪問台灣,到台灣“走親”,這是兩岸關系發 展新突破的一件大好事。我們這次組團到台灣參訪,也是“走親”。海外僑胞与海 峽兩岸的同胞是同根一脈的骨肉天親,有著共同的命運,即必然要有共同的目標, 發揮各自的特點,凝聚力量振興中華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座談中,大家踊躍發言, 真誠交流,場面熱烈,气氛融洽。 27日晚台北儷宴會館的歡迎宴會,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台灣前外事負責 人歐鴻煉,中國信托公司資深顧問林家祺,廣珍公司董事長許慧蘭,良机企業集團 董事長張廣博,中信公司曾慶源、于迺文、林啟松三位副總,錦沅文化基金會總經 理儲鈾等10多位政商文化界名流應邀出席。大家對兩岸關系、經濟文化、宗教信仰、 環境生態、醫療保健、閩台風俗等話題無所不談,賓主均以福建籍居多,鄉音交談, 拉家常,談時事,無拘無束,格外親切。 7月28日,拜訪中國國民党榮譽副主席林丰正。林丰正代表中國國民党、“智庫國政 研究基金會”歡迎,并預祝訪問圓滿成功。林丰正說,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推 翻了滿清政府,得到海外華僑的巨大支持,華僑是救國之母。海外僑胞雖然身在僑 居地,仍心向祖國。盧團長1949年到香港讀書,后僑居菲律濱,始終心系故鄉,從 多方面對福建石獅家鄉的文化教育和建設做出很多貢獻,關心家鄉的興盛。在座的 僑胞也都与盧會長一樣,關心家鄉,關心兩岸和平發展。目前,兩岸交流的情況是 國共兩党對峙60多年來的最好時期。2005年連主席“和平之旅”、“破冰之旅”, 當時,丰正擔任秘書長,与大陸多方有聯系溝通。在香港与海協會陳云林會長有多 次商談,共同認為國共上一代的恩怨,我們這一代不要再負擔。林丰正介紹了“五 項愿景”達成的過程,感慨“确實很不容易”。他說,民進党至今仍然堅持“台獨”, 視兩岸和平發展為洪水猛獸,進行杯葛。目前,有些學者認為兩岸關系進入深水區, 不容易有新突破,因為接下來的會是敏感的問題,但丰正認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同為炎黃子孫,相同的血緣,相同的文化,只要以善意為出發點,以互信為基礎, 以兩岸人民的福祉為依歸,仍然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去年2月,丰正陪同連榮譽主席到北京,習總書記在會見中,強調路線決定命運,和 平發展是正确的路。走對的路,要勇敢走下去。中國國民党第19次代表大會,馬主 席強調要把落實“五項愿景”再次寫入國民党政策綱領。“兩岸和平發展共同愿景” 是現階段國民党的政策綱領,是國民党要走的路線。國共兩党對兩岸發展有共同的 意志,兩岸關系會更快速,更穩健的發展。海外僑胞發揮影響力,讓中華民族在國 際舞台上發光發亮,揚眉吐气。 盧會長在致詞中對連主席,林榮譽副主席等國民党高層先進為共同推進兩岸和平發 展表示敬佩。盧團長說,我們海外僑胞高興地看到,“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深入人 心,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勢頭強勁。實現民族复興的中國夢是共同的愿景, 符合海內外同胞的共同利益。海外華僑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員,我們希望通 過在海內外多交朋友,搭建平台,廣泛交流,增進共識,凝聚力量,共謀福祉。盧 會長的講話得到林榮譽副主席的贊許和肯定。 會見座談結束后,賓主互贈紀念品。明年是抗日戰爭胜利七十周年,林榮譽副主席 送給訪問團《抗日戰爭胜利七十周年》紀念冊及一份1945年9月9日日本 投降崗村宁 次在南京簽字的《降書》有特殊意義的紀念品。 29日,訪問團前往台北市光复南路新党党部拜訪,吳成典秘書長轉達郁慕明主席對 訪問團的歡迎及致意。郁主席日前正親自擔任領隊,帶領由台灣多所大學年齡均在 25歲以下的60多名青年學子組成的“中華儿女文史体驗營”到甘肅參訪。郁主席曾 在2005年參加菲律濱和統會舉辦的第二屆亞洲論壇,吳秘書長在2008年參加了第三 屆亞洲論壇,支持海外華人華僑反“獨”促統,是菲律濱和統會的好朋友。吳秘書 長介紹了新党在台灣政治分分合合特殊環境中21年來年走過的歷程。他說,新党是 一個柔性政党,在台灣社會里面做小市民的代言,希望兩岸和平發展。在中華民族 的复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會堅持做該做的事。 曾福應名譽團長在發言中說,吳秘書長是金門人,我是金井人,金井与金門僅5.1海 里一水之隔,我們兩家距离最近。家鄉金井圍頭2010年開始舉辦海峽兩岸七夕返親 節,回娘家的圍頭新娘和台灣夫婿帶儿女相伴回鄉,香港,澳門,台灣,金門以及 菲律濱等各方親友、嘉賓共襄盛舉,返親節溫馨浪漫,親情洋溢,載歌載舞,熱鬧 非凡。是“兩岸一家親”最直接的見證。 吳秘書長說,中國夢,台灣夢,僑胞夢都一樣,是中華儿女共同的夢,需要靠文化 聯系,親情交流。 盧團長表示,他很贊同郁主席最近接受媒体訪問時提出的,希望兩岸關系的高度要 越拉越高,應該在兩岸共同努力和平發展的基礎上,在更高層次共同開創。海外華 僑關注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和趨勢,只有在同一個目標下相向而行,才能鞏固發展, 實現民族复興。 緊接著,訪問團拜會台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郭俊次會長以《“關鍵詞句” 与“和統道業”》為題,向菲律濱和統會作工作簡報。他說,菲律濱和統會与台灣 和統會,有志一同,兄弟情深,在“和統道業”的進程中,命運与共,親上加親。 他介紹了在阿里山成立“和統新村”,在台南市建“和統學校”,做這些工作十分 困難,但他沒有灰心,會堅持宣傳“和統大綱”,進行“和統教育”,讓更多人明 白“為什么要堅持 一個中國,為什么要追求和平統一,為什么 要認同“一國兩制”, 為什么要反對台灣獨立”,讓更多的人共同來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在座的同仁 對郭會長在台灣南部与“台獨”分裂勢力進行針鋒相對斗爭的毅力和大無畏的精神 非常的敬佩。座談后,“兩會”互贈會旗,互相勉勵。 29日下午,在与中國統一聯盟的座談中,王津平主席,《觀察》雜誌社社長、前主 席紀欣,前主席陳欽銘,第一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尚賢,盧祖蔭團長、曾福應名譽團 長、何安頓、黃俊人、施万軫三位副團長、董拔萃秘書長和多位團員先后發言。大 家就目前兩岸關系,島內政治局勢及即將登場的“九合一”選舉、海內外反“獨” 促統等議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座談交流。大家認為,民進党至今仍然堅持“台獨” 立場,死抱“台灣前途決議文”繼續分裂活動,反“獨”仍然是共同的主要任務。 馬英九當局應改變所謂的“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應該 走兩岸和平發展,未來和平統一的道路。同時,大家也共同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 提出的“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和“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已深入島內人心。 “中國夢”就是复興中華民族,海內外的中華儿女應共同努力。 7月30日,我們拜訪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博士。江丙坤說, 1992年海基會和海協會達成的“九二共識”。1993年辜汪兩位老先生在新加坡見面 會談,簽了四項協議,那是唯一的一次。直到我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的2008年,時間 相距15年,才進行第二次會談。我在北京跟陳云林會長簽了兩個協議。那兩個協議 變成今天對台灣經濟有很大影響,第一是直航,剛開始每周只有36航班,現在已有 828航班。第二是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灣旅游,現在一年已有360万人次,對台灣的 旅館,交通、旅游、經濟起到很大的幫助。江丙坤也談到台商在菲律濱投資及兩地 的經濟合作,認為菲律濱很有發展潛力,但治安要好,才能吸引投資者,經濟才能 發展。他對大陸在公共建設的高效率和經濟發展成就予以高度評价。江董事長向盧 團長贈送了深具歷史意義的“第八次江陳會談”特制紀念酒。筆者向江董事長贈送 《點擊台海》文集。筆者告訴江董事長,10多年來,我一直關注兩岸關系,關注每 一次的“陳江會談”,書中有多篇文章專門寫“陳江會談”。2010年在杭州召開的 第九次海外統促會會長會議,有幸把《點擊台海》的3本文集親手呈送給海協會陳云 林會長,今天,又有机會把《點擊台海》新著當面請江董事長指正,感到非常的榮 幸。江董事長親切地与訪問團的每一位團員合影留念。 由于高雄發生嚴重气爆災難,我們臨時改變行程。8月2日中午抵達高雄后,于下午 4時前往中國國民党高雄市党部,以訪問團的名義捐100万新台幣救災。向罹難同胞 表示沉痛的哀掉,向遇難者家屬和受傷者表示誠摯的慰問。 國民党高雄市主委顏世一介紹气爆災情及救災進程。高雄市議長許崑源說,昨天所 接到的電話,包括中國大陸的很多領導,在大陸經商的台商,至少有48通電話。還 有今天你們這些好朋友,很多人都沒來過台灣,但大家對台灣、對高雄不僅是關心, 在碰到困難的時侯,每一個人所表達的,“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一家人”, 讓我非常感動。我身為高雄市議長,特別要感謝大家對高雄的疼惜。顏世一主委与 許崑源議長共同接受捐款,高雄市民眾服務社葉天營理事長致感謝狀。盧團長希望 高雄同胞能戰胜困難,重建家園,早日恢复正常生活。顏主委熱情邀請訪問團的領 導与在場的多位將代表國民党高雄党部參選的民意代表合影。諸位領導表示,海外 華僑支持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的中國國民党打贏選戰,維護兩岸和平 發展,也預祝諸位民意代表能高票當選,更好服務社會人群,為高雄的發展和兩岸 和平做出貢獻。 8月2日晚,僑聯總會簡漢生理事長在高雄華園飯店麗晶廳設宴餞行。簡理事長告訴 我們,他已把今天下午捐款的事向國民党中央報告,馬英九主席都知道了,各位有 這樣的義舉善舉,特別要我跟各位轉表達他個人的感謝跟敬佩之意。 餐廳經理高明華女士得知訪問團明天即將离開台灣,在今天下午捐100万新台幣救災, 非常感動,眼里含著淚水,哽咽地說:“感謝菲律濱僑胞,感謝訪問團兄弟姐妹們 對高雄的疼惜”。她特地送來生日蛋糕,祝愿大家平安吉祥,每天生活都像過生日 一樣快樂,祝訪問圓滿成功,一路平安順利。 參訪期間,我們在台北參觀士林官邸、中山紀念館、故宮博物院、101高樓、陽明山 小油坑;在台中參觀大甲鎮瀾宮,逢甲夜市;在南投游日月潭,參觀中台禪寺,到 意喻摩尼寶珠的金頂祈福,愿同胞安康,祖國統一,民族复興。在嘉義參觀台灣台 塑嘉義新港工業厂區,游阿里山,觀賞姐妹潭景色、阿里山神木,品阿里山高山茶, 參觀希諾奇檜木博物館,在台南參觀古城,走訪赤崁樓,謁延平郡王祠,在高雄參 觀鄧麗君紀念文物館等。 這次組團台灣行,雖時間短促,行程匆匆,但團員們都能把握每次机會,主動与台 灣同胞打招呼,拉家常,聊得最多的是他們的祖籍原鄉,父輩口中的故鄉,儿時的 大陸記憶,最近到大陸的見聞。他們認同兩岸一中,贊成和平發展,對民族复興有 共同的期盼。我們結交了不少新朋友,建立聯系管道,搭建交流平台,与島內的兄 弟統促會凝聚了新時期反“獨”促統的共識。大家一致認為,兩岸關系深入發展大 勢所趨,兩岸最終統一是歷史的必然。愛國不分先后,促統各盡其力,海內外同胞 應不分彼此,發揮各自的特點和优勢,把促進中國和平統一的意愿和力量匯聚成澎 湃激揚的時代洪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复興的中國夢共同努力。 兩岸關系已站在新起點,但“台獨”勢力并未消失,分裂活動仍在繼續。民進党堅 持“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台獨”立場,借殼上市的政治意圖不言而喻。另者,李 登輝“兩國論”的遺毒尚未肅清,任何可能導致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的言論和行為都會影響海內外同胞為促進和平發展的良性互動。島內政治生態錯綜 复雜,詭异多變。兩岸關系面臨新考驗,海外反“獨”促統正接受新挑戰。如何擺 脫不合時宜的舊觀念束縛,在堅持 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發揮海外華僑的特殊作用, 做好促進兩岸關系發展的民間橋梁,我們把這次參訪作為一次重要活動。對整個過 程中的接待單位,拜會對象,場合安排,座談內容都作充分的考慮和計划,進行協 調安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參訪取得預期成果。 8月3日上午,在高雄小港机場搭乘華航CI711航班返回馬尼拉,圓滿結束這次既是文 化經貿訪問,又是“走親”交流、共同筑夢,具有特殊意義的台灣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