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國際社會,沒有人認為地球上有一個“台灣國”的存在,絕大多數的國家都能 夠尊重歷史發展、政權更迭的客觀事實,認清“中華民國”在1949年已被中華人民 共和國所取代,“中華民國”已不再作為主權獨立的國家存在著,所謂的“中華民 國”,是20世紀40年代末中國內戰遺留下來尚未解決的“政治符號”。兩岸的政治 分歧問題必將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徹底解決,“政治符號”必將歸于歷史,中國必需 完全統一。 1年多來,蔡當局在台灣島內全面“去中國化”迫不及待,大搞“文化台獨”、推動 對青少年的“台獨”史觀教育瘋狂至极,并要构建所謂的“台灣人五百年脈絡”。 歷史豈可篡改,更不容割斷。時光可以改變一切,卻唯獨無法改變從前!台灣的歷 史是中國歷史、中華民族歷史的組成部分,台灣人無可能在五百年前突然從島礁中 蹦出來,五百年之前的歷史絕無可能憑空消失。我們也來談談台灣史。据史料,台 灣曾經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遠古時代台灣与大陸相連,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殼運 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而形成台灣海峽分隔陸台兩岸。但山不連水相連,同 胞之情不可割舍。穿入地脈的民族之根永遠不會中斷,融入血液的同胞之情也永遠 不會枯竭。3万年以前,台灣的大部分先民從大陸經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成為最 早開發台灣的先驅。有文字記載,公元230年,三國時期的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 葛直率軍士、艦隊到夷州(台灣),開啟了大陸居民利用先進文化對台灣的開發。 三國東吳丹陽太守沈瑩的《臨海水土志》這一歷史文獻,更詳細地記載當時台灣的 狀況,也有力地說明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土地。 福建与台灣一衣帶水,淵源深厚久遠,關系密切。具有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 相承、法緣相循、商緣相連的關系。台灣80%的同胞祖籍在福建。現在台灣島內的民 間信仰,宮廟供奉的神明,大部分是從福建的祖廟分靈到台灣各地的。從台灣地區 有80%左右的人使用閩南語,即可充分地說明閩台的關系与淵源。 數据亦顯示,台灣雖然不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但在歷史上,台灣曾經分別是中國 福建晉江、同安、廈門所管轄的一部分。12世紀中葉南宋時期,澎湖划歸福建晉江 路(今福建晉江)管轄;元朝時期,元世祖派官員到台灣宣撫,設有澎湖巡檢司, 隸屬福建泉州同安縣(今福建廈門);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清朝的特殊行 政區划一一台廈道(清朝管轄台灣行政區名稱),台灣与廈門共署,台灣設一府三 縣,即台灣為一府,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左營)、諸羅縣(今嘉義) 隸屬福建省。史實說明,台灣海峽使大陸与台灣分開于兩岸,但台灣始終是中國中 央政府有效管轄的區域。 蔡英文當局所謂的“12年公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要“重點放在台灣最近五 百年脈絡”,把高中歷史科目的中國史并入東亞史,并要建构“以台灣為主体的下 一代史觀”,以割斷台灣与中國大陸的根脈關系。沒有古代歷史,何來近代史、現 代史的延續,沒有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何來台灣人的歷史。蔡英文當局企圖割開 台灣同胞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歷史,推行“台獨”史觀教育的所謂“台灣史”,最 終必成為廢紙被丟入歷史的垃圾桶,“台獨”分子亦將以自取其辱,自取滅亡而告 終。 21世紀的今天,在中華民族走上复興之路的歷史進程,“台獨”勢力的瘋狂,將加 快兩岸的政治攤牌,也促使把徹底解決中國內戰遺留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歷 史任務擺上議程。中國的統一是14億海內外同胞共同的意志,是國家民族的意志, 中國統一大勢所趨、人心所愿,是必須也是必然的。筆者認為,現階段,對促進中 國和平統一必須繼續盡最大努力,對采取非和平方式打擊“台獨”必須做好必要准 備,同時,我們也應為統一后的台灣海峽兩岸描繪好藍圖。“台獨”分子在不歸路 上狂奔,与大陸即越离越遠。當兩岸關系失去了台灣當局承認“九二共識”,与祖 國大陸相向而行,在和平發展不斷深化中逐步磨合,待到水到渠成之日實現和平統 一的可能性,反而出現《反分裂國家法》所指出的“三种情況”,即統一的時間必 然加快,所以,必須在堅信中國將實現統一的同時,做好統一后的准備。 筆者認為,占据台灣地區人口比例的多數閩南籍后裔,無論語言、文化、風俗、習 慣,民間信仰都与祖籍地福建一脈相承。12世紀以來,台灣就已有台灣与廈門同署, 划歸福建省所管轄的行政規划,這有其道理及實際功能之所在。今天,閩台仍然保 持著特殊的關系和特殊的优勢,閩台的緊密合作,將有利于協力維護台灣海峽的和 平穩定和促進閩台地區及至兩岸經濟的更快發展。筆者認為,兩岸統一后,應在台 灣特別行政區和福建經濟特區的基礎上,形成諸如粵港澳大灣區的閩台海峽經濟區 的特殊規划。閩台充分發揮“五緣”优勢,架起跨越海峽之橋,同胞心靈相通之橋,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深化合作,發揮歷史以來特殊的人文优勢与地域功能,對 于本來就是一家人的閩台鄉親,將會更加真切地感受兩岸一家親的可貴,建立兩岸 命運共同体的重要,對于促進兩岸社會融合,共同建設閩台的海島花園、海濱城市, 共同建設中華民族的美好家園,必將能發揮重要的正能量,為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 大复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