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祖國十年,“一國兩制”成功落實,社會和諧、經濟繁榮、成就輝煌、舉 世矚目。港人對祖國的認識認同与日俱增,民族的榮譽感和主人翁的自豪感,使港 人對未來更充滿信心。而台灣島內,陳水扁“台獨”政權七年多來失德失政,意識 形態凌駕於經濟,造成島內亂象叢生,景气不振,經濟蕭條,民生凋敝。在香港回 歸十周年慶祝“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及台灣島內“大選”將近,“台獨”勢力為 達到分裂國家的罪惡目的,再一次瘋狂的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進行惡毒詆毀 的情況下,筆者再談些關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粗淺見解。 和平統一成為大政方針 一九五五年五月,周恩來總理首次公開提出“和平解放台灣”。一九五六年一月, 中共八大政治報告明确指出:“我國政府應當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我國的領土台灣”。 一九五八年十月六日,毛澤東起草,以國防部長彭德怀名義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 強調:“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第一 代集体領導,确立了和平解放台灣的對台政策。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 集体領導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一九九五年一月三十日,江澤民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完成而繼續奮斗》重要 講話,提出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 二??五年三月四日,胡錦濤主席提出在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的四點意見。三月十 四日,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 統一,最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國家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和平 統一”寫入該法。 總之,逾半個世紀以來,中國政府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目標堅定不移, 和平統一,成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大政方針。 “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落實 為解決台灣問題提出的“一國兩制”构想,首先在九七年回歸祖國的香港實施。無 論是對於香港的順利回歸,或是香港回歸后的穩定發展,繁榮進步,“一國兩制” 都起著极為重要的作用。鄧小平在一九八四年六月接見香港知名人士時曾談到: “我國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對香港的主權后,香港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不 變,法律基本不變,生活方式不變,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國際貿易、金融中心的地位 也不變,香港可繼續同其他國家和地區保持發展經濟關系。”回歸后的十年,中國 政府言而有信,“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得到充分的体現,“馬照跑”、“舞 照跳”、“股照炒”。事實證明,中國政府對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不曾予任何干預, 十年來,馬跑得更歡,舞跳得更熱,股炒得更大。在最近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 也不得不承認其姐妹刊物《財富雜志》在十二年前預言“香港已死”為錯判香港形勢, 坦承“香港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有活力”。 從對回歸的疑慮,在九二年至九七年大量涌向英、美、加、澳洲、紐西蘭等地的香 港移民,九七年后迅速回流;從港股恒生指數、國企指數的大幅上升,港股總市值 的大量增長,香港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創新高,香港在金融中心的競爭力与英國倫敦、 美國紐約名列世界前三名,可以看出“兩制”的成功与港人的信心。 回歸的十年,香港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沙士”、禽流感疫情等嚴重沖擊。在重 大的挑戰中,國家以無私的幫助,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和衷共濟,戰胜困難, 這也体現出“一國兩制”的重要性。廣大的香港同胞深切的体會到祖國政府与大陸 同胞真心誠意的希望香港更美好,香港同胞更幸福。十年來,“一國兩制”的构想 得到成功的落實,美好的愿望已轉化成輝煌成就的現實。“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 實驗,為今后解決台灣問題,從理論到具体實踐,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也將雄 辨的說明,和平統一最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一國兩制”對於今日的港澳地 區,或明日的台灣地區都是百利無一害的最佳選擇。 一中原則不可動搖 隨著島內“大選”臨近,藍綠陣營均以能打贏選戰為最高利益制定策略。民進党欲 以“追討党產公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綁“大選”。國民党為反制, 也提出“反貪腐公投”,“兩岸直航公投”、“中華民國加入聯合國公投”。一場 “公投”大戰如火如荼地進行。民進党的一份所謂民調稱,有逾百分之七十的民眾 贊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泛藍的民眾也有百分之五十五表示贊同。在民進党 “總統”候選人初選之時,陳水扁及呂游蘇謝四位候選人也曾拋出所謂的有百分之六 十至七十的民眾認同台灣獨立。筆者認為,對此無需作過度的解讀,也不必太在意。 民調因時而异,也不能真正說明問題。台灣社會的复雜与特殊,真正的民意,必定 是在重大事變需作出真正抉擇之時,才能真實体現,對於島內不愿意國家分裂、不 支持“台獨”是主流民意,我們仍有理由相信。 陳水扁、民進党推動“申聯公投”可謂“吃了稱砣鐵了心。”雖然美國一再表示反 對台灣舉行這樣的公投,不支持台灣加入包括聯合國在內的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 組織,并在二十日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第四次戰略對話論及台灣問題時,不重申最 近陳水扁當局一再要求的,在里根政府時代提出的對台軍售不設定終止期限,對台 軍售不事先与中國諮商,不扮兩岸調人,不修改台灣關系法,不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 權主張,不施壓台灣与中國大陸談判等六項承諾。 從表面上,美國給其壓力可謂不小。眾所周知,台灣問題事實上是中美問題,而中 國最為投鼠忌器的不外乎美國對台的軍事介入。這也是“台獨”分裂勢力長期以來 有恃無恐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為,雖然中國的綜合國力、軍事力量增強,美國出自 其國家利益,對是否應介入台海有可能發生的戰爭不得不有新的思考,而且台灣對 其整体戰略利益的重要性也在逐漸滅弱,但這并不足以樂觀。美台關系在本質上沒有 改變,美國更不會言行一致對“台獨”釜底抽薪。“申聯公投”并不完全是陳水扁 一意孤行,實際上是其對美台關系,對美國的立場態度作一番評估后而決定可如此 硬沖硬干。陳水扁說:“二??六年廢統、終統,當時美國也指責和批判,甚至公開 表示台灣對現狀的改變,違背對國際社會和對美國的承諾,面對強大的壓力,台灣 仍然堅持做對的事,走對的路,最后終於終統、廢統。”對於“申聯公投”,筆者在 較早前即認為,更大可能會又是“終統”模式的再次重演。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不曾作為一個國家獨立存在過,現行的國際法及國際條 約早已明确台灣屬於中國的法律地位。一個中國原則,有聯合國憲章、世界上近二 百個國家,十三億大陸人民,五千多万海外華人和島內大部份的台灣同胞所維護, 絕不是少數政客,或任何政党以任何藉口或手段可改變的。無論今后台灣的執政者 是誰,鎖島必然被島內民眾所不容,一旦擴大開放,實現真正三通,必然會增進台灣 民眾對祖國的認識与認同。大陸亦會在此爭取民心的過程中,促使更大的發展与進 步,為和平統一創造必要的條件,屆時任何政客,政党為一己之私企圖阻撓,都奈 何不了真正的主流民意。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雖然不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唯一方式,當島內發生重大事變, 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的情況下,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維護國家的主 權和領土完整仍然勢在必行。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最符合兩岸實際情況,符合 台灣同胞利益,符合國家与民族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亞太地區安全的“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對台政策會繼續得到世界各國堅定不移的支持,廣大台灣同胞將會日漸趨 於愿意了解,愿意接受,至完全相信,完全支持。 二00七年六月廿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