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24號”軍演


(董拔萃)


歡迎閱覽【董拔萃專欄】

關注台海局勢,軍演自然是焦點之一。在筆者的專欄中,曾對“漢光19號”和“漢
光22號”作過評論,二零零三年九月四日的“漢光19號”,主題是 “三軍聯合反登
陸演練。”有趣的是,靶機出現“扁豬頭”,陳水扁因而大為不悅,“國防部”連
連“深表遺憾”。二零零六年七月十四日的“漢光22號”,號稱 二十年來規模最大,
試射了包括“愛國者”、“地獄火”、“雄風二型”飛彈和“雷霆二千”火箭等新
銳武器。巧合的是,一架與“扁豬頭機”同型的靶機在演練中 墜毀於一地名為“無
尾港”的樹林裡。陳水扁執政期間倚美日台准軍事同盟關係,狂妄地“以武拒統謀
獨”,軍演即是其宣示“台獨”路線的伎倆之一。

二十二日的“漢光24號”軍演,台灣局勢已發生積極變化。國共兩黨交流平台穩固
建構,海協、海基兩會復談初見成果,兩岸關係的良好勢頭強勁。雖然台灣海峽 仍
然暗濤洶湧,難於波平浪靜。但雨過天晴,藍天再現,台島不再“獨”霧籠罩,台
海不再戰雲密布。兩岸之間 於意識形態差異,社會制度不同,雖然芥蒂尚無消弭,
爭議在所難免,但彼此之間,均已能感受到堯天禹甸祥和氣氛日漸濃厚。”和“而
不同的格局幾已成型,”漢 賊不兩立“之劍拔駑張將成往事。火藥之味,肅殺之氣
已不屬時代氛圍。當兩岸全面三通,同胞便捷往來,交流合作結出雙贏之碩果,和
平發展更是兩岸同胞理想中 的唯一選擇。

馬英九在520演說中表示,追求兩岸和平與維持區域穩定是不變的目標,並表示要做
和平的締造者,不做麻煩制造者。強調其“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國防部
長”陳肇敏六月三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也表示,將分近、中、遠程建立兩岸
軍事互信機制,以保台海和平。 可以看出,馬英九的軍事路線有別於陳水扁所謂的
“決戰境外”、“先發制人”、“炸三峽壩及大陸人口密集區”的狂妄構思和恐怖
 行徑。筆者認為,馬政府欲與大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維護台海和平,是有自知之
明的務實舉措,也是唯一正確的軍事路線。

本月十八日,在美國華府的傳統基金會一場有關中共軍事現代化的研討會中,美國
國防部前中國科長石凱明認為,就軍力而言,中共一直有能力拿下台北,但至今沒
 有這樣做,是因為代價太高。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崇尚和諧的民族,世界上沒有
任何人比同屬中華民族的兩岸同胞更不願意看到台海發生戰爭。但是,如果台灣被
 外國侵入,或因“台獨”被分割,再大的代價也絕不會高於民族的根本利益受創的
代價。海內外中華兒女與“台獨”作殊死鬥爭,與扁李不共戴天之原由亦在於此。

“漢光24號”的電腦兵推中,模擬解放軍明年攻台。也仍有“反登陸”、“反空降”
及展示火力等操演。馬英九作為“三軍統帥”進入衡山指揮所,美國也同樣派 員觀
摩。筆者認為,雖然“漢光24號”仍以大陸為假想敵,但基於馬政府剛上台,況且
兩岸之間尚未進入到簽署和平協議,終止敵對狀態的階段,盡管與兩岸關係 緩和的
趨勢南轅北轍,氣氛完全不和洽,還是應以平常心看待。但我們總希望在今後的軍
事演練之時,兩岸關係已發展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終止敵對狀態,不再以 解放軍
為假想敵,軍演的項目在於防患外侵、反恐、護漁、救難,同時也防患“台獨”分
裂勢力在島內制造動亂或發生“台獨”事變。目標在於維護台灣海峽的和 平,維護
中華民族的尊嚴和中國領土的完整。

筆者認為,“寄希望於台灣同胞”,台灣的“國軍”也是中國的軍隊,軍中的將士
同樣是我們的同胞兄弟。生命的共同體,共有的兩岸家園,有共同的榮辱和共同的
 利害,自然有共同的語言,也注定有朝一日會走到一起。512四川大地震,雖然海
峽之隔,一是四面環海的大陸以外島嶼,一是由高山包圍的內陸盆地,相隔千 山萬
水,但台灣同胞那種感同身受,難於掩飾的切膚之痛讓人刻骨銘心。六月十日清晨,
台灣聯合號海釣船在釣魚台海域被日本保安廳巡邏艦撞沉,兩岸同胞對於日 軍的非
法活動和野蠻行為同樣的關切、憤慨、譴責。畢竟,不管宣稱釣魚島屬於中華人民
共和國或“中華民國”釣魚島都是中國的領土。”不妨作個假設,如果大陸 被外國
入侵,或是“台獨”團伙再次執政,勾結外國勢力,強行把台灣分裂出去的情況發
生。筆者願意相信,除了極少數的民族敗類之外,包括“國軍”在內絕大多 數的台
灣同胞不會置之度外。因為,這不僅是民族性的必然,而且是人性的本能。對於這
一點,相信會有較大的共識,即使美日與台灣有所謂的准同盟關係,也不會 不正視
這一點。台灣絕無可能與其准盟友擁有較高級的軍事機密,也很難從他們手中得到
尖端的軍事技術或武器。因為,兩岸走向統一只是遲早的問題,絕不是天方 夜譚。
站在戰略的高度,從更深遠的看待台灣軍隊,一支兵強馬壯的勁旅,對於防衛中國
的海疆有其積極意義之所在。

在兩岸走向和解之時,以大陸為假想敵的“漢光24號”顯得突兀。但筆者認為不會
影響兩岸關係的整體發展。為避免擦槍走火,制造不必要的麻煩,簽署和平協議,
終止敵對狀態也顯得更為必要,更為迫切,這也是兩岸關係能長久穩固發展的重要
指標。

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歡迎閱覽【董拔萃專欄】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NACPU),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