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馬英九勝選,國民黨重新執政,台海局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敗選後的民 進黨雖不至於“樹倒猢猻散”,但內訌惡鬥未因失敗而停止,一些台面上人物互相 拉扯,寧可同歸於盡,不願“和解共生”。僅四年黨齡的蔡英文當選黨魁,便是這 種現象的直接反映。目前看來,“台獨”勢力仍趨於式微,伺機反撲尚有待時日。 另一方面,剛當選為台灣副領導人的蕭萬長順利出席博鰲論壇,並於博鰲“胡蕭會”,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四度於北京“胡連會”,將出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江丙坤赴 大陸向台商謝票,國共兩黨最高領導又於5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歷史性的 “胡吳會”,促成中斷9年的海協會、海基會複談,並可望達成包括“周末包機直航”, “大陸觀光客赴台”可喜的開門紅。值得一提的是,5.12四川大地震後,兩岸同胞血 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淋漓盡致的展現,不僅是兩岸同胞,或是國際社會,對兩岸的關 係都有更深層的認識,也更確信中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但是,在兩岸關係發生 積極變化,全面三通幾將形成的不可逆轉強勁勢頭之下,認為兩岸關係可望長足發 展,而兩岸統一的前景仍然遙遠,卻是較為普遍的看法。 筆者認為,由於島內政治生態和台灣問題的複雜,對兩岸關係固然不能盲目樂觀, 但過於悲觀,覺得無可奈何,卻也大可不必。時至今日,兩岸關係的一切,無論是 國際背景,歷史因素,現實狀況,都不足於致使兩岸關係必然僅於經濟上的互動, 而攸關統一的政治議題仍然談不得,或注定談不攏。兩岸的問題不是民族問題,不 是宗教問題,甚至不是政治信仰或社會制度的問題。無論過去或現在,最大的障礙, 都是人為因素。說得更白些,是島內執政當局的意識形態和利益考量。 兩岸同文同種,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所以說,不存在著民族或宗教的問題。大陸 方面自確立和平統一為解決台灣問題的大政方針之後,作為聯合國和世界上170多個 國家承認可代表全中國和唯一合法政府的一方,提出台灣方面只要承認一個中國, 就什麼都可以談,包括國號也可以談,這是展現出百分之百的誠意和毫無保留的亮 出談判的底線。所以說,也不存在著政治信仰和社會制度的問題,症結在於台灣當 局的意識形態和自私的利益考量。或許有人認為,島內社會上的“本土意識”、民 粹意識、“台獨”意識,才是兩岸統一的最大阻力,諸如馬英九若追求“終極統一”, 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此,筆者認為,來自社會上的阻力,無不與執政當局有不 可推卸的關係。“解鈴還需繫鈴人”,只要台灣當局承認一個中國,正確的方針政策, 正確理論宣導,假以時日,化阻力為動力,絕非難事,希望兩岸統一的民意基礎, 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著,只是有待於發掘與宣導。就目前的情況分析,兩岸關係的走 向,在島內擁有765萬多支持者,海內外同胞對其寄予厚望的馬英九,如何對待民族、 國家、台灣和權位,要付出多大的努力,願作出什麼樣的犧牲,是現階段兩岸關係 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試以相關方面談些粗淺看法。 (一)馬英九的優勢與籌碼 筆者5月3日的專欄文章認為,相信馬英九5.20就職演說不會違背“九二共識”,建 議大陸方面在此基礎上,釋出更大的善意,給予更大的支持,配合其順利兌現在競 選時所開出的支票。同時,期盼馬英九在5.20有一篇令人滿意的演說,跨出正確的 第一步,並朝著正確的方向走下去。馬英九在5.20演說中表示,由衷的期盼海峽兩 岸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並重申,今後將繼續 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盡快恢複協商。同時,馬英九又表示,胡錦濤先生最近 三次有關兩岸關係的談話,包括3月26日與布什談到的“九二共識”,4月12日博鰲 論壇提出的“四個繼續”,以及4月29日主張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 共創雙贏”這些觀點都與他一致。筆者認為,對於馬英九有關兩岸關係的論述,無 論是其主觀願望,或是形勢所迫,這是選擇走正確的路,是值得讚賞,應給予掌聲 的。 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即以“一個中國”為基礎。馬英九“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 下,維護海峽的現狀”,可解讀為馬英九對“九二共識”的認知是海峽兩岸同屬於 一個中國的現狀。進而言之,無論兩岸在表述上各說各話,但已全在“一個中國” 的框架之內,這是“同”的部分,而且是最根本、最核心的,所以,盡管在“異” 的部分,是在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認知的重大差異,但相較於最根 本、最核心的問題,這種差異仍可保留於“求同存異”的空間之中。筆者認為,馬 英九作出承認“九二共識”的正確抉擇,是有足夠的民意基礎的,也是他必須堅持 走下去的路。但是,馬英九還必須確立終極目標,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與大陸建立 互信,才能使兩岸關係持續良性發展和凝聚支持者的力量。 2000年國民黨失掉政權,在以陳水扁為首的“台獨”團夥有計劃、有步驟操弄下, 島內民粹狂熱,“台獨”囂張,國民黨在檢討失敗原因和評估局勢的過程中,曾出 現過路線的爭議,甚至有“台獨”的雜音和傾向。由於泛藍陣營自身有較強的免疫 力。在“獨”素未形成病灶之時即被消化掉。泛藍陣營強大的主流,在於維護國家 不被分裂。一旦國民黨出現立場的動搖,民調支持率即大幅下降。當支持者認定國 民黨走既定的路線,力量即得以凝聚,從2005年“三合一”,2006年北高市長、2007年 “立委”,2008年“總統”等幾場選舉均能取勝,無一不是在這種背景中獲得的。 筆者認為,馬英九必須信守對765萬多支持者的承諾,在兩岸政策方面,別無選擇的 朝著和平發展兩岸關係的路走下去,容不得猶豫,徘徊,更容不得剎車或走回頭路。 另一方面,民進黨敗選後仍忙於內鬥,乏力操弄民粹以反撲。筆者曾多次在專欄中 提到,島內的民眾是純樸敦厚的,是恥於背叛民族、分裂祖國的。在沒有受挑撥操 弄,在平和理性的狀況下,他們不會盲目的支持或參與“台獨”,他們的深層意識 仍然保留著對一個中國的認同。這次民進黨敗選,其544萬多支持者所表現出的平和 理性,即是一個有力的例證。同時,也可以看成是某種程度的對馬英九的接受和對 “終極統一”、“兩岸共同市場”的包容。筆者認為,只要馬英九能做到真實的建 立互信,確保兩岸關係持續發展,使台灣民眾完全感受到生活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中, 同時,享受到經濟繁榮,生活改善的成果,將更有說服力,“台獨”勢力即會更加 孤立。馬英九爭取更多的支持,凝聚更大的力量,有不少可發揮的空間和有利的條件。 溫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就台灣問題答記者問時指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 發展是主題和主旋律。同時表示:“為了台灣同胞的利益,我們甚至願意作出必要 的犧牲”。為了顧及台灣方面提出的“尊嚴、對等”和台灣同胞的利益,同意“一 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政治讓步,出台60多項惠台政策,經濟上包括每年500至700億 貿易順差的犧牲。太多的實例可以說明,大陸對於有利於台灣同胞的事,就一定努 力的去做,而且要把它做好。另一方面,在民族大義之前,對於馬英九出於強烈意 識形態的偏激言論予以包容,不計前嫌的配合其兌現競選支票,助他一臂之力搞活 台灣經濟。海外的華人同胞,對於馬英九有關兩岸關係和祖國統一問題上的偏激和失 當之處同樣給予包容與諒解。雖然馬英九必須時時面對島內反對的聲音,也必須面 對輿論對其是否“獨台”的質疑和譴責,但總體而言,馬英九仍具有“人和”的較 大優勢。從馬英九的5.20就職演說,促成博鰲“胡蕭會”、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京, 海基、海協兩會複談等,筆者認為,馬英九順應潮流民意,作出明快正確的選擇, 應為他喝彩,為他加油。 (二)馬英九的阻力與困境 馬英九任命台聯黨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留任許惠佑為國安局長,葛廣明為軍 情局長,葉盛茂為調查局長;“扁馬會”中,做筆記,作保證,誠惶誠恐,低聲下 氣,溫馴得幾近失格,隨後,並且傳出欲考慮特赦陳水扁;在向李登輝所謂的“請 益諸多國事”,表露出積極向李登輝並攏,卑躬屈膝的政治態度讓一些為他出生入 死的支持者覺得很不是滋味,也一度引起不滿與反彈。雖然馬英九希望成為一個全 民“總統”,顧及多方利益和反對者的感受,力求避免紛爭,“朝野”一致拼經濟 是無可非議的,但殘酷的現實絕非如此,馬英九若沒認定一個目標,展現出縱橫捭閤 的大度氣勢,而只注意小枝小節,舍本求末,或對陳水扁貪腐集團額外開恩,婦人 之仁將為他們提供複辟的條件,並且會顧此失彼。 筆者認為,陳水扁“台獨”團夥絕不會輕易的退出歷史舞台,蔡英文若不附庸成為 這股勢力的代言人,充其量只會是過渡性人物。“台獨”分子也絕不甘於寂寞,種 種蹟象顯示,這股勢力一方面在營造悲情氣氛,另一方面在尋找馬政府的失誤,特 別是民生政策的瑕疵加以渲染擴大,當民怨發酵和民進黨的能量凝聚到一定程度之 時,只要找到一個引爆點,馬政府將要面臨的是民進黨得理不饒人的窮追猛打,這 不但會疲於應付,甚至會長期陷於被動。島內亂局的開始,將直接影響到兩岸關係 的發展。 美國不希望兩岸走得太近,不願意看到國共交往過熱,他們只希望兩岸通過經濟交 流以維持台海現狀。所謂的“經濟熱、政治冷”,談判“歹戲拖棚”,無疾而終, 統一遙遙無期是他們最想要的。日後,完全不能排除美國給予馬英九的較大壓力, 對“台獨”勢力暗中的某些支持以平衡藍綠勢力,掌握操控島內政局的主動權,這 也是馬英九有可能要面對的。 在3.22投票之前,“綠卡”風波無異於是卡住馬英九通往“總統府”的最大威脅。 當媒體報道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夏馨將來台對“綠卡”發表言論之時,在較早 前一段時間對“綠卡”不予評論的美國務院現任官員搶先一步表態,使夏馨因而遁 蹟,這是否臨門一腳,馬英九是否因此有所背負而必須償還,頗引人深思。 3.22當天,李登輝強調“我這一票”投給謝長廷,輿論認為李登輝有意暗助馬英九。 3月26日,李登輝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認為,馬英九當選“總統”後,兩岸 關係不會急速走向“統一”或“共同市場”,認為馬英九當選,台灣會被中國併吞 是沒見識的看法,馬英九與美國的關係太過複雜。從李登輝的這些話中,不僅可解 讀馬英九與美國的複雜關係,也看出馬英九與李登輝的特殊關係。馬英九3月27日拜 訪李登輝,向李登輝“請益相當多的國事”。馬英九並欲通過李登輝來拉近台日關 係。如此的尊李,是否在選舉時與李登輝有某種交易,或是理念與李登輝吻合,欲 走李登輝路線,這是值得觀察的。部分輿論抨擊馬英九“馬上台獨”、“隱性台獨” 或走“獨台”路線確有一定的道理之所在。筆者認為,以上所述,均有可能是馬英 九受制於人,造成困境,及影響兩岸關係順利發展的阻力。 總之,馬英九會否遵循“憲法”,堅守“一中”,走“化獨漸統”、“終極統一” 之路,或是會走回李登輝“兩國論”之路,“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只在於玩文字遊戲,實質意在“中華民國”保護傘下“獨台”。兩岸開放政策只是 形勢所迫,目的在於得到經濟利益。筆者認為,對此在目前是無可能得出結論的, 也無需追根究底。海協、海基正式複談,兩岸可望全面三通。這是兩岸關係長足發 展的標誌,也是兩岸邁向一個全新局面的開始,營造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氣氛, 創造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條件,促使和支持馬英九走正確的路,是目前海內外同 胞應共同努力的,畢竟,台灣何去何從,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掌握在全體中華兒 女自己的手中。 二○○八年六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