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先生莫再蹉跎應奮發作為


(董拔萃)



欢迎阅览【董拔萃专栏】

3.18“反服貿”學運暴力攻占“立法院”長達24天;4.22民進党前主席林義雄絕食
脅逼馬英九當局停建“核四”,民進党全面動員,配合林義雄的悲情演出,同時拋
出《核四公投特別條例》;4.26綠營發動包圍馬英九辦公室,并聲稱要“無限期進
駐凱道”長期抗爭;4.29再度號召包圍“立法院”,并占据馬路癱瘓交通,逼“立
法院”与“行政院”達成“停建核四”、“修公投法”。另一方面,民進党團“立
委”在“立法院”的反服貿鬧劇亦將繼續上演。綠營一系列的“反馬”運動正在緊
鑼密鼓地進行著。民進党團總召柯建銘曾聲稱,台灣可能比學運更嚴重的社會沖突
已經展開。這預示著,民進党發動的攻勢,至年底“七合一”選舉結束前,馬英九
將永無宁日,“反服貿”、“反核四”及將接踵而至的形形式式“公民運動”,將
使馬英九當局疲于應對。

無論是“反服貿”或“反核四”,公共政策議題已被政治化。“反服貿”意在反
“一中”,“反核四”為的是下修公投門檻以利日后偷渡“台獨”議題。
民時党在“七合一”選舉前,有計划、有步驟地煽動、主導、結合“公民運動”力
量,進行“反馬”接力,也進行著隱潛式的“台獨”運動。島內的政治紛爭,社會
沖突,將造成馬英九當局在今后兩年施政舉步維艱,也將創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在危机面前,馬英九是退縮、妥協,承受挨打,直至焦頭爛額,跛腳走到2016年把
政權拱手給民進党,毀掉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留下罵名,還是要奮起,擺脫韁
繩圈套,站對立場,确立方向,反守為攻,積极打開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新局,為
國家統一夯實基礎,毀譽功罪,一念之差。

馬英九在2012年連任成功后,曾表示將積极追求歷史定位而不是個人名利。筆者認
為,馬英九若想“功在國家、名留青史”,就要奮發,“就得做出巨大而又迅速的
努力”。以下筆者就几個相關問題談些拙見。

民進党為攫取政治利益,不惜毀掉台灣經濟,必自食惡果

最近,民進党先是“反服貿”,繼之“反核四”,再次向馬英九當局發難,拉開了
“七合一”選戰序幕。但是,在打出這兩張牌的同時,也暴露出其行徑的卑鄙齷齪。
其一,為一党之選舉利益,不惜毀掉台灣經濟和兩岸和平發展成果。其二,藉“反
服貿”、“反核四”推銷、踐行“兩國論”的“台獨”分裂主張。其三,以謊言誤
導善良百姓,連哄帶騙把部分民眾綁上戰車作為政治工具。其四,公然反對“一中”,
阻擋兩岸關系深入發展。

持平而論,在台灣頻頻發生的各种類型的“公民運動”,若純粹為社會公平正義,
為爭取民主平等的合法權益,這無疑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民眾合情、合理、
合法的正當訴求,執政當局不但要認真傾听,而且要盡責予以解決,即使有相當難
度,一時解決不了,也應讓民眾感受到愿意為他們解決問題的誠意并看到已在努力
中。

但是,“兩岸服貿協議”和“核四建設”這純屬“公共政策”的議題,已成為民進
党為攫取政治利益而賣力炒作的政治議題。一些單純的學生,朴實的民眾,他們對
政治不感興趣也不甚了解,他們缺乏深層思考,對民進党似是而非的宣傳,覺得有
些道理,況且也符合他們的訴求。他們走上街頭,純粹為爭取自身的某些權益。但
既不幸又悲哀的是,當民進党決策不再直接頻繁搞街頭運動,轉入在幕后主導或結
合其中,一些“公民運動”就成為民進党的政治運動,并全然變調 成“台獨”鬧劇。
試想,倘若民進党《台灣与中國締造協議處理條約》及提出下修公投門檻為偷渡
“台獨”議題的提案獲通過,把“台獨”主張塞入法條的陰謀得逞,那么,那些沒
有政治目的,單純為民生權益而走上街頭民眾,必然事与愿違,不但不能得到更好
的,甚至連和平穩定 的基本生活環境都沒了保障,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和台灣經濟
發展前景被毀,何來就業机會和生活品質的改善与提高。

民進党煽動“學運”、“社運”,以“反服貿”、“反核”進行“反中”、搞“台
獨”,火中取粟已引起島內大多數民眾的警惕和國際社會的關注。民進党若繼續煽
動民粹,制造動亂,必然引起島內全社會的反彈和國際輿論的抨擊,到時只能是搬
起石頭砸自已的腳,亦必將自食惡果。在“兩岸服貿協議”的攻防中,馬英九應把
其中的得失利害講清楚,辯明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來反擊民進党的挑釁,
維護“兩會”簽署的各項協議能有效實行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能得以持續順利進行。

兩岸和平發展將進入“由經而政”的轉折關鍵期,馬英九應因勢利導

今年2月11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与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南京“張王會”,張志
軍亦接受了台灣方面的邀請,回訪時間行程已在溝通。由“張王會”的成功引起了
海內外對“習馬會”的熱議和期待。自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系打開全新局面,在
經濟文化領域的合作交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兩岸關系又將進入到新的轉折關
鍵期。兩岸展開政治對話,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徹底消除戰爭隱患,無
憂無慮建設中華民族美好家園,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愿望,當然也包括多數的民進党
人士及綠營支持者。因此,在前一段時間,經常有綠營民進党高層人士,幕僚學者,
縣市首長到大陸參觀訪問,或出席論壇、研討會進行民間的政治對話。筆者認為,
雖然不乏有綠營政學界人士為著民進党既能堅持原有政治立場,又能与大陸發展關
系這樣的動机在尋找出路,但畢竟通過接触、交流、碰撞后的啟發,產生新思維,
對今后推動民進党走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正确道路上來的積极作用還是值得肯定的。

自2012年在哈爾濱舉行的第八屆兩岸經貿論壇,開始對具有政治意涵的議題進行公
開討論之后,2013年10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舉辦的“首屆兩岸和平論壇”,不僅
是兩岸首次由紅藍綠三方共同主辦,討論兩岸重大政治議題,同時還形成了《首屆
兩岸和平論壇紀要》。還有在北京舉辦的“北京會談”、“兩岸軍事安全筑信研討
會”及在香港、祖國多個省市舉辦的研討會或論壇,都就涉及敏感的政治議題展開
討論。兩岸民間的政治對話熱烈,引起各方高度重視。兩岸政治關系,軍事安全,
和平協議,一中認同等等屬于政治領域的議題,已不能再避而不談,長期擱置。要
深化和平發展,鞏固經濟成果,增進和平紅利,必須探索解決政治難題已成共識,
也是大勢所趨,潮流所至。對台灣方面的國民党馬英九當局而言,唯認清形勢,順
應潮流,把握住島內的政治話語權和主動權,不失時机与大陸政治對話,推動兩岸
關系深入發展是必由之路。對民進党而言,唯從2008年、2012年的兩次敗選中吸取
教訓,承認“九二共識”,放棄“台獨”主張才是明智之舉,若只算計以改變方式
繼續進行分裂活動,最終也很難走完“一哩路”。筆者認為,“台獨”既是民進党
奉行的神主牌,也是其最致命的軟肋,民進党至今尚未展現出棄“獨”的意愿。在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由經濟領域進入政治領域的歷史轉折關鍵時期,馬英九當局應以
闡明“謀求國家統一”的政治主張,作為對民進党“台獨”分裂勢力的戰略打擊,
讓圖謀躲在“中華民國”保護傘下進行分裂活動的“台獨”分子現出原形,讓台灣
民眾充分認識到“台獨”的隱患并沒消除,將隨時危害到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和他
們的切身利益,對台灣未來能做出正确的判斷和選擇。

馬英九莫再蹉跎錯失机會,要有大作為突破政治瓶頸

6年多來,馬英九錯失了不少机會。在2008年胜選之時,沒有隨即恢复被陳水扁因
“台獨”之需而宣布終結的《國統綱領》。雖然《國統綱領》在李登輝時期制定,但
迫于兩岸的歷史現實,廣大台灣同胞強烈的民族情感和堅定的國家統一意愿,《國
統綱領》尚能闡明,“中國統一,在謀求國家富強与民族長遠的發展,也是海內外
中國人共同的愿望”。“大陸与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進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
人共同的責任”。《國統綱領》同時對中國的統一進程規划為近程(交流互惠階段),
中程(互信合作階段),遠程(協商統一階段)的三個階段來逐步達成。這几年來,
海內外有不少專家學者、有識之士強烈呼吁應恢复《國統綱領》筆者雖然認為有其
必要,但還是主張馬英九當局更應出台比《國統綱領》更适合時宜,更有利兩岸早
日實現統一的政策綱領。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馬英九從未正式宣示過謀求中國統
一愿望和將承擔“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反而將“維持現狀”、“不統不獨”、
“一中各表”作為口頭禪。

2005年,國民党主席連戰應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邀請訪問大陸,并共同發布“兩岸和
平發展共同愿景”會談新聞公報。馬英九任党主席之后,表示他將繼承這一政治資
產,推動“胡連會”的五項愿景。“五項愿景”也兩次寫入國民党的兩岸政綱。但
是在2008年競選時及胜選初均多次提出的兩岸軍事互信,和平協議等政治議題,到
后來都視為禁忌,避而不談,取而代之的是“兩岸政治協商時机尚未成熟”,“在
任內不會談統一”。馬英九在2008年胜選后的第一個記者會和与台灣科技業者的座
談會都強調,“給我8年時間,我來為台灣打下百年盛世的基礎”。對馬英九如此的
豪言壯語,筆者在當時的專欄中曾認為,無論是4年或是8年,都只是一瞬之間,若
能義無反顧地以“終极統一”為奮斗目標,努力夯實基礎,無論能做出多少,都功
德無量,為民族复興,為國家統一,才最光榮,才能永恒。令人遺憾的是,6年多來,
馬英九因為不敢理直气壯地宣示謀求兩岸統一的立場,不愿意与大陸方面展開政治
對話,也間接地助長了“台獨”分裂勢力的再次囂張,造成島內部分民眾對國家民
族的認同感逐漸淡化,在模糊中繼續支持“台獨”的民進党。另者,馬英九之所以
民意支持度僅9%,又有53%認為他應辭党魁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有不少藍營支持者不
滿馬英九沒有明确立場,与國民党的政治理念有較大的偏差。兩岸關系發展到了新
的節點,不進即退,馬英九若再不能以大作為突破政治瓶頸,剩下的兩年時間,稍
縱即逝,失去了最后的机會,屆時將抱憾終生,悔之莫及,不僅藍營支持者不能原
諒,歷史不能原諒,相信兩年后的馬英九也會難以原諒今日的馬英九。

馬英九其先父馬鶴齡老先生,生前致力于國家統一。馬老先生2003年在莫斯科舉行
的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倡導和平建設,化獨
漸統,振興中國。馬老先生逝世后,其骨灰壇題有“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
這种為國家統一至死不渝的精神令人敬佩,也值得后人永遠學習和緬念。据報道,
馬鶴凌生前對馬英九最大的愿望是“要活在大家心中,要活在歷史上”。

筆者在2008年5月3日,曾針對馬英九“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和“陸
委會人事案”發表評論認為,馬英九若為一時之權位,改變或動搖“終极統一”的
目標,變相“獨台”,不忠不孝之罪甚于李扁。因為,李登輝自認21歲前是日本人,
其仇視中華民族,欲肌解中華民族,陳水扁數典忘宗,擺明要搞“台獨”,分裂中
國。馬英九祖籍湖南,在香港出生,在台灣成長,出任國民党主席,自許為孫中山
先生的忠實信徒。馬英九為兩岸統一,民族复興,應責無旁貸。在兩岸和平發展走
向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進程中,馬英九作為國民党主席、台灣地區領導人,雖然能
順應潮流,走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但缺乏促進國家統一的使命感和大無畏的气魄,
錯失了不少机會。余下的兩年任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兩年的時間足夠做一件
對兩岸統一具有重要作用的大事,既不辜負其先父馬老先生的遺愿,也對得起中國
國民党和藍營支持者,對得起國家民族。

     馬英九已沒有徘徊的時間,更沒有退縮的空間,唯迎難而上,与祖國大陸開啟
政治對活,協商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机制,簽署和平協議,与“台獨”分裂勢力進行
針鋒相對的斗爭,維護兩岸和平發展成果,确保台海和平穩定,才是明智之舉,才
能得到民心,才能改變“九趴政府”的窘境。台灣經濟發展的前途在大陸,經濟成
果的保障在于政治互信,沒有解開政治難題,何來的政治互信,沒有堅實的政治互
信基礎,以徹底消除戰爭隱患,何來的百年盛世。

馬英九應徹底摒棄中國內戰和國際冷戰殘留的舊思維,自覺杜絕李登輝“兩國論”
流毒的影響

馬英九只有徹底摒棄中國內戰和國際冷戰殘留至今的“仇共、恐共、反共”思維,
自覺杜絕李登輝“兩國論”流毒的侵蝕,檢討所謂“親美友日和中”政策,才能秉
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真心誠意地与祖國大陸共同和平發展,推動兩岸統一。
才能使兩岸和平發展“先易后難”,“先經后政”循序而進,不會把發展兩岸關系
當作是發展台灣經濟,保住政權的權宜之計。一碰到困難就退縮,一触及到政治即
回避,若長期以往,在攸關國家統一的重大問題上,“遷延不決、委之异日”,在
蹉跎中喪失机遇,虛耗中華民族在走向复興的寶貴資源和時間,作為中國國民党主
席,作為海內外同胞在反對“台獨”的斗爭中,共同把其推上台灣地區領導人之位
的馬英九,“亦將難辭其咎”。

     馬英九4月9日晚与美國智庫戰略國際中心(CSIS)視訊會議時表示,兩岸關系
現在是60多年來最佳狀態,兩岸已簽署21項協議,未來只要台灣人民支持,不排除
政治議題。馬英九雖不再完全回避政治議題,但提出的是“未來”、“不排除”,
這樣不确定的表示。對支持度僅9%,53%認為其應辭党魁的馬英九,“未來”有多遠,
心目的“人民”又是誰?“太陽花學運”的林飛帆、陳為廷他們稱自已是“人民”,
召開“人民會議”,要馬英九接受他們(人民)指揮,難道馬英九要等到林、陳指
揮他与大陸政治對話才服從嗎?難道不要積极作為,宣導民意,引領潮流,而采取
消极等待,到時才順水推舟嗎?

     2005年3月14日,全國人大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在“台獨”分裂勢力瘋狂
反對,島內政治生態吊詭莫測的情況下,國民党主席連戰毅然率團訪問大陸,并与
胡錦濤總書記達成發兩岸關系“五項愿景”,其中涉及政治議題的有,促進終止敵
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机制。國共兩党決定建立溝通平台進行
党際交流,共同謀求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机會,創造雙贏局面,開創中華民族
光明燦爛的愿景。國共兩党領導人抓住這一歷史机遇,得到海內外同胞和國際社會
的高度贊揚,也為2008年國民党執政及6年多來的兩岸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馬英九
應認真回顧為何在2008年民進党“台獨”勢力十分囂張的情況下能胜選并大贏221万
票,用心思考什么是台灣人民的意愿,什么是台灣社會的主流。台灣人民要的是和
平穩定的兩岸關系,深層意識里完全保留著自已是中國人的記憶和對中華民族的認
同。一小撮逆歷史潮流而動,背叛民族,分裂祖國的“台獨”跳梁小丑興風作浪,
絕對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更不能代表台灣人民。

筆者2009年10月22日發表在中國台灣网《期待馬英九与大陸建立更牢固的政治互信》
文中指出,2005年連戰主席率團到大陸“和平之旅”,若需要所謂的島內共識,等待
包括民進党的贊成才得以進行,能有當時緩和的兩岸局勢嗎?若2007年在國民党處于
极度劣勢消沉的情況下,吳伯雄主席不是勇擔重任,堅持踐行“五項愿景”,而選
擇退縮,向民進党妥協,能有三通實現的嶄新局面嗎?剩下兩年任期的馬英九,在
兩岸政策方面,若繼續含渾模糊,搖擺不定,沒有与民進党截然不同的政治路線和
國家民族認同,將不利于年底“七合一”及至2016年的“選戰”。“維持現狀”、
“一中各表”若沒有正确的表述,“不統、不獨、不武”若沒有作出調整,做到确
立統一目標,著力打擊“台獨”以維護台海和平,那么,馬英九這些自以為是的兩
岸政策,將是其致命傷。蘇貞昌堅持《台灣前途決議文》,以“中華民國”為保護
傘進行“柔性台獨”、“隱形台獨”的戰略目標已十分明确,或將繼任的蔡英文也
很難會有本質上的改變。況且,以玩文字游戲的手法,在表述上調整成与馬英九的
兩岸政策相近相似來騙取選票并非難事。

中國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

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
習進平總書記2012年11月29日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复興之路》展覽時,向世界宣示
“中國夢”。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复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
大的夢想”。2013年10月6日,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
譽董事長蕭万長時強調,“兩岸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
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

在新的歷史時期,兩岸雙方以“九二共識”為政治互信基礎,開始政治對話,協商談
判,共商祖國統一民族复興千秋大業,是海內外中華儿女心中共同的中國夢。
目前,台灣島內局勢出現了新情況,增加了复雜性。馬英九當局被視為危机四伏,
寸步難行。但筆者認為,馬英九的處境并沒那么糟,仍有奮發的空間,仍有不少有
利的因素和必須把握的机遇。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勢所趨,不可阻擋,更不可逆轉,只會向前,也必須向前。民
進党以反服貿,反核攫取政治利益,進行“台獨”分裂活動,島內民眾已普遍警覺,
國際輿論也不予認同。大環境、大氛圍仍然保持著對“台獨”的巨大壓力和制約態
勢。對于實質意義上的公民運動,民眾對公共政策的訴求,馬英九當局只要做好做
足功課,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語言,用心做細致的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絕
大多數沒抱有政治意圖的善良民眾,當真正了解真相,看到當局解決問題的誠意和
努力,平息島內因公共政策引起的紛爭,緩和局勢是可以做得到的。

馬英九雖然支持度僅9%,有53%認為應辭去党魁,但支持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和贊成應
展開政治對話的民意仍有增無減。可以看出,民進党“逢馬必反”主要是為拖馬后
腿,在島內公共政策制造紛爭,在兩岸政策加以阻撓,使其政績空白,公開表明反
對兩岸和平發展或直接制造暴力沖突來阻止兩岸和平發展,民進党不敢這樣做。若
再一次陳水扁式的瘋狂,民進党將走入“台獨”的未路。

結束中國內戰遺留至今的敵對狀態,确保台海永久和平,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
台灣民眾喜聞樂見。相信馬英九當局一旦与大陸方面展開政治對話,建立軍事安全
互信机制,簽署和平協議,民意支持度肯定止跌回升。

年底“七合一”選舉將至,2016接班問題尚待理順,馬英九應做好做穩党主席。若
辭去党魁,即意味著失去舞台而提前結束政治生命。跛腳走完兩年,對其本人和國
民党都不利,對兩岸和平發展也不利。馬英九面臨如此的窘境,除了受民進党的制
約之外,更多的原因是由自已一手造成的,民進党之所以能對其制約,問題也同樣
出自其無原則的妥協和一貫的遇難而退。“解鈴還需系鈴人”,在危机与轉机并存
的時刻,馬英九若能頓悟,自我解放,以全新的思維和風格,迎難而上,用心找出
解決島內經濟民生和兩岸之間政治議題的鑰匙。當然,如此复雜的問題,絕無靈丹
妙藥可立即解決,也不可能畢一役而竟全功,但只要腳踏實地做好該做的事,讓台
灣民眾能看得到有光明前景的未來,即是解決問題成功的一半。6年多來,馬英九經
常在錯的時間點做不該做的事,而在十分難得的机遇面前,卻又不做好該做的事。
今天,能否精确抓住稍縱即逝的机遇,能否做“活在大家心里,活在歷史上”的事,
對馬英九的政治智慧和膽魄是一大考驗。

4月19日,國民党台北市長初選結果公布,胜出的連胜文与落選的丁守中都展現出民
主風度,樹立團結的榜樣。繼之,國民党副主席林丰正,詹春柏,蔣孝嚴主動請辭,
“郝立強”接任,接班梯隊形成。面臨困境的馬英九,表示將推動党務改革,培養
青年領袖,改變“用人風格”包括他本人在內,“要作檢討,作反省”,“痛定思
痛”。這是要奮發,要作為的良好開端,如能切實做到,也將是走向成功的一半。
但筆者認為,“檢討”和“反省”應從骨子里,要在本質上,馬英九6年多來避開政
治議題的兩岸政策,沒有主心骨的政治主張,更應作全面的檢討和反省,這樣才能
對症下藥。2016“大選”,無論是外界看好的朱立倫,是馬英九屬意的江宜樺,是
現任副領導人的吳敦義,或是被視為國民党新星的連胜文,只要經党內民主机制,
公平競爭,將能順利產生。2016年接班問題明朗化,將能營造良好的團結氛圍,提
振士气。另者,在此基礎上,無論王金平“關說案”以何終結,即有可能把對國民
党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一個團結的國民党,將能凝聚力量一致對外,打好選戰。
一個團結的國民党也有利于找回党魂,与親民党、新党的團結合作, 繼承中山先生
“复興中華,統一中國”的遺志,与祖國大陸相向而行,怀惴同一個中國夢,共同
推動兩岸統一的歷史進程。

筆者認為,馬英九當局應積极落實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机构,保證國台辦主任張
志軍順利回訪,以利搭建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溝通平台,為兩岸展開政治對
話,進而為“習馬會”創造有利條件和營造良好氛圍。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在4月16日
的新聞發布會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只要有利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有利于兩岸同
胞增進福祉,大陸都持積极開放態度。筆者認為,馬英九也可以考慮以國民党主席
的身份率團訪問大陸,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習馬會”,達成國共正式結束內戰敵
對狀態的“和平協議”。國共兩党為謀求國家完全統一,實現民族复興的共同愿景
在“和平協議”中闡述。同時,“和平協議”讓台灣民眾明确到,台灣方面想要得
到的最有利條件,最實在的利益,最長遠的福祉,唯在一個中國框架里,在兩岸和
平穩定的基礎上才能達到,才能保住,才能增進。筆者認為,只要馬英九先生能站
在全民族整体利益的戰略高度,以謀求國家統一為使命,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因
勢利導,在中國統一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發揮積极而重要的作用,是大有可為的。
歡迎閱覽【董拔萃專欄】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NACPU),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