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當局在島內的“正名”一波緊接一波,“台灣憲法”呼之欲出。在二零零八 年北京將主辦奧運之時,“台獨”分裂勢力加緊活動,大有走向“法理台獨”之勢。 有輿論擔心陳水扁因涉嫌弊案,為逃避卸任后被追訴,為保持其在“台獨”陣營里 的影響力及在民進党內的權力,會否孤注一擲,宣布“台灣獨立”。兩岸會否發生 戰爭,台海局勢是否十分危險,今年是否反“台獨”的關鍵年?對此,本文嘗試從另 一角度予以分析。 (一)關於“正名”之我見 李登輝在接受媒体采訪時說他“從來沒有主張台獨”,他“不是台灣教父”。綜合 其受采訪時的言論,及后來的諸多解釋,其主張的是“正名,制憲,追求台灣成為 正常國家”。是不是“台獨”,是不是与陳水扁一丘之貉,無需作任何分析,已一 目了然。 陳水扁和李登輝都在鼓吹“中華民國獨立論”,島內的一部份人因此陷於迷思,也 因此被“台獨”所利用。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已經獨立”這 樣的論調自圓其說的,主要有陳水扁在二零零五年提出的“中華民國四階段論”, 欲以“四階段論”來釐清“中華民國”与台灣的關系。所謂的“四階段論”為,一 九二一年“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成立;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到台灣,李登輝時 代“中華民國”在台灣;二零零零年政党輪替以后,“中華民國”是台灣。李登輝 在這次接受訪問時,也認為“不必再追求‘台獨’,因為台灣事實上已經是一個主 權獨立的國家”。 在“中華民國”的保護傘下搞實質“台獨”,是几年來島內的主要現象,因為這樣 不但成本低,風險小,易於進行,也由於欺騙性大,所以較之於明目張膽叫囂“台 獨建國”,支持率也相對的較高,大陸方面難於強烈反對,也難於著力反制。因為 必須考慮到國親兩党對“中華民國”的情感,無可否認,中國政府寄托於國親兩党 能在島內成為強有力的反“獨”力量。 島內的“正名”運動,一些大型的“國營企業”先后已被“正名”,“中正國際机 場”改為“台灣桃園國際机場”,“中國造船”改為“台灣造船”,“中國石油” 改為“台灣石油”,“中華郵政”改為“台灣郵政”等等,另一方面,台“教育部” 大幅修改中學歷史課本,篡改歷史。台故宮將藏品的說明刪去“北平故宮”“中央 博物院”等文字,台“國防部”將蔣介石的銅像拆掉。据稱,新版的台幣將出現 “台灣”字樣,“外館”也將推動加注“台灣”字樣。類似种种,若把這些舉動看成 是全面“去中國化”,為“法理台獨”做准備,是“台獨”付諸實際行動,這是十 分嚴重的問題。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把他看成只不過是一些卑鄙的小動 作也未嘗不可。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台灣當局只不過是一個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所 管轄的企業稱為“國營企業”及冠上“中國”或“中華”均有不妥之處。既然國營企 業,經“正名”后,還原作為真實的台灣地方企業,不但凸現出其地方性,顯示屬 於省級企業,也更名符其實。 扁政府的“正名運動”,其目的要在台灣抹掉中國的痕跡,割斷台灣与大陸的關系, 為“台獨建國”做准備。如此費盡心机,耗盡財力的“台獨”行動,用心是极為險 惡,也是极為反動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解讀,筆者認為這不但枉費心机,完全 達不到目的,而且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此的“正名”,扁政府目前所做的, 是在為今后的“台灣特別行政區政府”代勞。試想,一旦兩岸統一,“一國兩制”實 施,對於所謂的“中華民國”或所謂的“國營企業”,不也是需要來一番“正名” 嗎?扁政府以“台獨”的罪惡目的為出發點,大搞“國企正名”,其實際效果可也 做出有利於今后“一國兩制”的事,或許這也可以謂之“歹心辦好事”吧。至於蔣 介石的銅像立在室外或移入室內,教科書要如何修改,新版的台幣,及“外館”加 注“台灣”,同樣可看成是“芝麻小事”。中華民族的歷史,台灣的歷史總不會是杜 正胜一人寫的,“外館”加注“台灣”也改變不了台灣只是中國一個省份的事實。 台幣加注“台灣”,也只是地區性的貨幣,与港幣、澳幣在同一層次。如果新版台 幣把“中華民國”的字樣去掉不是更好嗎?筆者之所以這樣認為,即深信“台灣獨 立”只是白日夢,中國只有一個,“一國兩制”將有一天會實施。陳水扁當局要 “去中華民國化”,就由他去吧。被篡改的歷史最終會被還原,陳水扁、杜正胜之流 定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對於島內的一部份人而言,“中華民國”既是維系他們中國情感的符號,但也是他 們走向統一的包袱。對於這一點,歷史的原因,情感的原因,值得理解,也必須理 解。但是,歷史是殘酷無情的,現實也是殘酷無情的。對於歷史与現實,必須面對, 回避不了,也固執不得。筆者認為,對於崇敬“中華民國”創建者孫中山先生,信 仰三民主義,對“中華民國”有深厚感情的國民党人或其他人士,在兩岸是走向統一 或走向分裂的選擇上,相信他們絕不愿意讓“中華民國”成為“台獨”分裂中國的 保護傘,相信他們會以民族复興,國家統一為大義,以新的思維看待“中華民國”, 為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所作出的實際努力,超越對“中華民國”的堅持,筆者認為時 間終會使問題不刃而解,也指日可待。 陳水扁認為正名為“突出台灣主体”,呂秀蓮認為是“更正歷史的錯誤”,游錫_認 為是“國家正常化”,蘇貞昌認為“名正言順”,謝長廷認為“要多做少說”。總 之,綠營一致叫好,忙得不亦樂乎。筆者所看到的,這次“正名”所去掉的“中”, 是“中華民國”的“中”,不是中國的“中”。一些名不符實的“國營企業”被正 名,“中華民國國號”被去掉,使這些企業呈現真實的地方性,使台灣作為中國的一 個省的地位更明确,對於扁政府不遺余力的推動,應該在某個方面給予肯定。 但是,如果要“去中國化”,那是去不得,也去不了的,將會是天怒人怨,人神共 憤。陳水扁政府如果要在島內推行全面的“去中國化”,那么,包括扁李兩位“台 獨”梟首,呂游蘇謝“四大天王”及所有的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獨”份子。 他們的家廟、族譜、祖先的神主牌及祖墳的墓碑,不是都要全燒全毀了嗎?他們不 是都要換血,改造基因嗎?不然,他們要怎樣的做到全面“去中國化”?數百年,還 是數千年后,倘若這些“台獨”份子作為“古尸”被后人挖掘,化驗后,能与“中” 字完全脫得干系嗎?“去中國化”的“正名”,只是一出勞民傷財的鬧劇,也是台 灣的悲劇,台灣是中國的台灣,永遠是改變不了的。筆者敢斷言,民進党認為“正 名”可以為選舉加分,最為狂熱的游錫_也要從“正名”中得到最大選舉利益,事實 上完全打錯算盤,如果再擴大“正名”范圍,受到的反彈必然越大,民進党在選舉中 的失分也會越多。以意識形態為主導,瘋狂的“正名”運動,民眾看在眼里,記在 心里,也恨在心里。除了勞民傷財,干扰企業的正常運作,破坏正常的社會秩序之 外,又能怎樣?又能達到什么目的?“台獨”份子以“正名”作為自我安慰的方式 來尋求一時的快感,而這种快感又能持續多久,又有什么意義?依筆者之見,這次 “正名”,所棄掉的是一些与“中華民國”之類相關的東西,去不了中國的內涵,改 不了中國的歷史,也改變不了中國文化反應在台灣社會的方方面面,并溶入在每一 個人的血液,基因之中。如果把“中華民國”看成是“台獨”的保護傘,是兩岸統 一的歷史包袱,如此的“正名”和去“中華民國化”,更有助於中國政府制定解決 台灣問題的戰略方針,解決台灣問題反而更單純,更易於解決。 (二)關於“憲改”“制憲”之我見 美國務院發言人馬克在九日針對扁政府所推動的“正名”運動,表示不支持台灣行 政部門采取任何試圖片面改變台灣現狀或朝向“獨立”的舉動,包括不支持“正名”。 對此,筆者認為,美國的表態都是預料之中,這完全是一年前對於“廢統”問題的 手法,口頭上再三表示反對,實際上是默許,并默認其結果。陳唐山在較早前所謂 的“遲早要与美國翻一次臉”,不妨看成美台雙簧開演的潛台詞,認為陳水扁不受美 國控制。美國是否反對“台獨”,指標只有兩個,即停止對台軍售及廢除《与台灣 關系法》。美國出面制止扁政府“制憲”,讓其為此虛晃一槍,做足人情沒有必要。 筆者認為,即使陳水扁誤判形勢,評估其“制憲”美國不會阻止,而且又是島內的 “主流民意”,在野党奈何不了,甚至會給以支持,他也不敢公然制定一部“台灣 憲法”,同時宣布“台灣獨立”。這一波的“制憲”鬧劇,僅於所謂民間版或政党版 的“台灣憲法”出籠,都是紙上談兵,在今、明年的選戰中炒作而已。“制憲”無 疾而終可以預料,但“功勞”不應記給美國。 扁當局最希望的是通過“憲改”,把“中華民國”的統治區域定為僅於台澎群島。 他們認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是實質的“台獨”,也是達到在法理上的 “台獨”,“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就等同於“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為此目標,扁當局輿論先行,所謂的“万場憲改座談會”到各個鄉村進行宣傳,由 一些獨派團体組成的“二十一世紀憲改聯盟”,對“修憲”議題,通過激辦的形式在 島內炒熱,在國際上制造輿論,尋求支持。“憲改”的主要目的,在於“領土變更 和主權變動”,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有“立法院”四分之一委員提議,四分之 三決議,然后由“公民投票”來決定。要達到這一點,同樣是不可能的,最終必然 如同二??四年所謂的“防御性公投”一樣,以不倫不類的議題,進行一次達不到其 主要目的的“憲改”,陳水扁以此作為兌現其承諾。同樣,李鴻禧或民進党擬定的 “台灣憲法”,陳水扁也作為其兌現“制憲”的承諾。 陳水扁以所謂的民調資料,認為有百分之七十的民眾贊成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 有逾百分之六十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制定台灣新憲法”的時机已經成熟。辜寬敏 也認為“主流民意是台獨”,又由於北京將在二??八年主辦奧運會,所以,今明年 是推動“正名、制憲”,走向“法理台獨”的最好時机。在八日《商報》轉載的一 篇文章中,曾引述一段根据台灣有關部門民調的資料提到:台灣社會對中國認同大幅 下降,台灣認同較十年前攀升兩倍,主張維持現狀与獨立的比例也上升至百分之七 十五,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由十年前的百分之二十三升至百分之四十四, 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由十年前的百分之五十下降到百分之四十四。同時, “維持現狀再決定”、“偏向獨立”及“盡快獨立”的都上升,而“偏向統一”及 “盡快統一”的都在下降。最近台灣《聯合報》有一篇題為《法理台獨碰壁,“心理 台獨”狂燒》的文章認為:倘若“台灣獨立”的意義是抵抗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推 翻“中華民國”,台灣“台獨分子”之人數必暴增,并認為經六十余年的沖擊激蕩, “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這三個概念的“分殊化”已相當成 熟。我們可把此民調、民意的可信度暫擱一邊,但我們權且宁可信其真,不可信其 偽來進行思考。陳水扁的“制定新憲法時机成熟”,辜寬敏的“主流民意是台獨”, “台灣已經獨立”,如此种种的假象与迷思,使台灣問題變得十分复雜,也讓“台 獨”分子以更多的奇談怪論來欺騙島內民眾。 “台獨”大佬彭明敏日前撰文評論什么是“台獨”,認為現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 就等於“台獨”,台灣久已獨立,只是有人不承認,但多數國家不承認,不影響 “台獨”事實,并認為目前的“正名制憲”是最合理急進的“台獨”。彭明敏的言 論既呼應李登輝,也為陳水扁背書,有欲把扁李“喬”到一起,讓“台獨”陣營不 因扁李爭奪“台獨教父”而產生分裂的用意。 時至今日,所有的獨派人士都認為“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台灣主權獨立”, “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同時,他們在沒辦法去掉“中華民國 國號”,必須尋求“中華民國國號”庇護的情況下,又完全無視“中華民國憲法”, 視“憲法”於無物,也完全不受約束。筆者認為,對於以“中華民國”的歷史因素, 及“中華民國憲法”來維系台灣与大陸關系,必須有新的思考,真正确保台灣不被分 割出去的最根本保障是聯合國和一百六十九個國家所承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 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 土的一部份”,是《反分裂國家法》,是國家与人民的意志。 近年來,中國政府為了力爭和平統一,提出“什么都可以談,包括國號也可以談”。 筆者認為,台灣方面應該心領意會的是顧及情感和利益的誠意与善意,是給台階, 給面子,不是承認或默認“中華民國”作為一個國家在台灣存在。如果錯誤的解讀, 這何异於贊同“兩國論”,承認“一邊一國”,又要怎樣反“台獨”,又能反什么 樣的“台獨”? 既然“中華民國”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也不是一個國家,誰也不會承認其所 謂的“憲法”及經過“憲改”或新制定的任何“憲法”。對於其有關“憲法”的議 題行為,可如同其他的“台獨”言行同樣的看待。如果認定為重大事變,即評估出 手的時机,“台灣獨立”畢竟不是喊出來的,也不是李鴻禧或民進党由紙寫出來的。 陳水扁團伙以民主為幌子進行“台獨”分裂活動,其所謂的“獨立”實際是脫离祖 國,依附美日。在高雄有一位市議員候選人,他打出的文宣廣告有這么一句:“依 戰爭法,台灣是美國在海外領土的延伸”。另在民視的呼應節目中,有一位綠營人 士稱:“台灣獨立,只要美國同意就可以了。”以如此的心態來追求“獨立”,欲 使台灣淪為美日的殖民地,台灣人成為美日的二等公民,不僅沒有絲毫的人格可言, 出賣民族,分裂國家的行徑也絕不會被十三億同胞所容忍。 假定台灣當局制定“新憲”,宣布獨立,“北京就應該放棄奧運,緊急對台動武, 否則,‘台灣獨立’就會成為既定事實嗎?今后就不能出師討伐嗎?”筆者認為, 在目前的國際游戲規則尚行之有效之時,台灣宣布獨立不會被承認。“台灣憲法” 也不會被承認,同樣的改變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 事實。北京仍然可以先把奧運辦好,然后采取措施對付“台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 國家,都不允許被分裂,分裂國家必引發戰爭,几乎無一例外。在世界求和平穩定 發展的大環境下,分裂勢力無异於恐怖勢力,同樣是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深 惡痛絕的邪惡勢力。奧運期間,倘若出現“台獨”重大事變,必然引發眾怒,日后 中國政府采取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在國際上會得到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對此, 筆者認為只是一個假設的問題,局勢不會發展至此。今明兩年,“正名”已經做了, “新憲”即將出籠,“憲改”勢必進行,其結果會是在美國的“壓力”下,扁當局 認為已達到某种目的時收場,大陸認為還有可容忍的余地,美國不被台灣拖下水的 “三嬴”。至於島內藍綠版圖孰大孰小,誰執政,誰在野,兩岸民間交流將會持續 并有所發展。而對於實質的政治協商,和平談判,看來時机仍尚未成熟。兩岸的關系, 仍然是好也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 在兩岸尚未統一之時,每一年都是關鍵年。無論是惊濤駭浪,或是風平浪靜,都不 能對台海局勢掉以輕心,都必須高度警惕,防患於未然,反獨的意志不能松懈,促 統的步伐不能放緩。 二00七年二月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