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代領導誠意推統一

仇長根



  一、中共五代領導集體對台決策與方針一脈相承

  五代領導集體對台決策與方針堅持堅定的原則立場和準確的把脈民意,保持淡
定的戰略自信和清醒的底線思維,發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靈活的包容策略,胸懷高
度的民族情懷和博大的政治胸襟。

  1、毛澤東時代對台決策與解決台灣問題所處的大背景。1949年中共取得全國政
權,唯國民黨退守台灣。此時雖然內戰剛結束,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但中共
果斷決策按照1947年中共中央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發出“解放全中國”的
指令,準備一舉解放台灣。①然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解放台灣暫時擱下。但此後中共一直沒有放棄“武統”“和統”台灣“兩個選項”,
希望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1955年4月周恩來總理根據中共中央授權,在出
席亞非會議(萬隆會議)上指出:“中國人民解放台灣有兩種可能的方式,即戰爭
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
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向全世界公開提出“和平解放台灣”的方針,也是中共解決台
灣問題重要戰略決策的一次根本性轉折。同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擴大會議重申了這
個方針。②1956年毛澤東委托赴香港的章士釗先生轉達中共中央致蔣介石的信,提
出“和平統一”的具體辦法。1963年中共將對台政策歸納為“一綱四目”,即台灣
必須統一於中國。台灣統一後,除外交上必須統一於中央外,台灣之軍政大權、人
事安排等悉委於蔣介石;台灣所有軍政及經濟建設一切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政
府撥付;台灣的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待條件成熟並尊重蔣之意見協商決定後進行;
雙方互不派特務,不做破壞對方團結之舉。③由此可見,上述中共對台決策是經過
深思熟慮的,而且此間“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
戰”,“四戰”打出了中國軍威、國威,捍衛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聯合國恢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尼克松訪華後中美關係也開始正常化。這也說明在兩岸
隔絕長達38年之久的年代裡,中共對台戰略決策已經在傾心勾畫著“和平統一,一
國兩制”科學構想的雛形。 

  2、鄧小平時代對台決策與解決台灣問題所處的大背景。1976年“十年文革”動
亂結束,1978年12月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撥亂反正”,開創了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此時,雖然國際、國內面臨諸多嚴峻挑戰,中蘇關係惡化,
蘇軍陳兵百萬於我北彊,中央決策對越自衛反擊戰,工作千頭萬緒,但統一的步伐
從未停下。為解決台灣問題,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④1981年
葉劍英委員長提出“葉九條”、⑤1983年鄧小平提出“鄧六條”。⑥《告台灣同胞
書》和“葉、鄧”重要講話,分別以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中共領導人身份,闡述了
緩和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一系列政策主張,是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作出的重大決
策。重點是: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方針。解決兩岸統一,“將尊重台
灣現狀和台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台灣人民受損失”。
建議通過商談儘快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狀態”,實現“通商、通郵、通航和兩岸人
民的正常往來”,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行國共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與地
方談判。提出“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也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和平統一不是大陸
把台灣吃掉,當然也不能是台灣把大陸吃掉”。命令人民解放軍“停止對金門等島
嶼炮擊”。至此,伴隨著兩岸交往大門的打開,一國兩制對台大政方針基本確立,
核心即一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與統一後“兩制並存,高度自治”(不贊成台灣
“完全自治”),並在香港、澳門先行實施。

  3、江澤民時代對台決策與解決台灣問題所處的大背景。1992至2002年期間,中
共召開了十四大、十五大,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中國繼續
“改革開放”,對加快經濟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同時強調,堅定不移地按照“和
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積極促進祖國統一。致使兩岸交流交往蓬勃發展,
“海協會”和“海基會”在香港會談達成“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但此
時台海局勢也曾出現“重大危機”,一融即發,李登輝竄訪美國,拋出“兩國論”,
台灣“政黨輪替”等。為化解台海危機,穩定台海大局,1995年江澤民總書記提出
“八項主張”,⑦重點指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
“中國的主權和領土決不允許分割,任何製造台灣獨立的言論和行動都應堅決反對”;
“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
當家作主的願望,保護台灣一切正當權益”;“歡迎台灣當局領導人以適當身份來
訪,也願意接受台灣方面邀請前往台灣”。毫無疑問,“八項主張”精辟地闡釋了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思想的精髓,是中共從兩岸關係實際情況出發,對一國兩
制構想的繼承和發展(比港澳更寬鬆),成為中共指導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4、胡錦濤時代對台決策與解決台灣問題所處的大背景。2002至2012年十年期間,
兩岸實現“包機直航”和全面“三通”,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階段,
“兩會”簽署一系列經貿等協議。儘管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論”,推動“參聯公
投”,但2005年實現了歷史性的“胡連會”,提出“推進兩岸和平發展主軸”這一
重大概念。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兩岸官方接觸、互動,開始機制化、制度化。
期間,中共召開十六大、十七大,以胡錦濤為核心的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強調,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台灣
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2008年12月31日紀念
《告台灣同胞書》30周年胡錦濤又提出“六條意見”:恪守“一中”,增進政治互
信。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加強人員往來,
擴大各界交流。維護國家主權,協商涉外事務,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⑧
當時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王郁琦曾評價,“胡錦濤的講話體現了30年來大
陸對台政策的變遷與策進兩岸關係發展的思路”。顯而易見,“六點意見”是中共
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戰略高度,對30年來對台工作實踐、成果和經驗,進行了全
面、精辟和深入的總結,並形成“與時俱進”的對台政策。 

 5、習近平主政對台決策與解決台灣問題所處的大背景。2012年中共召開黨的十八
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此時,中國經濟建設取得快速、穩健發展,
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穩定,各項工作“與時俱進”。但同時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
形勢和繁重艱巨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和反腐等任務。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
第五代領導集體,把握全局,精準研判,縝密決策。2015年“習馬會”,兩岸關係
實現70年來重大突破,經貿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頻繁。然民進黨再度執政,
拒絕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製造兩岸對立,“倚美謀獨”,特朗普狂打
“台灣牌”,大陸“武統”聲量上升,台海局勢更顯複雜嚴峻,兩岸關係在曲折中
艱難前行。但無論形勢如何變幻莫測,2017年中共十九大仍強調:體現一個中國原
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
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
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
在障礙。強調“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
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⑨2019年1月2日習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
同胞書》40周年會上提出:“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探索兩制台
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深化兩岸融
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⑩2014年
以來習總書記還先後提出“兩岸一家親”、“融合發展”、“心靈契合”、“聚同
化異”、“命運共同體”、“平等協商”等六大論述。由此可以清晰看到,中央對台
決策與方針,既正視歷史,面對現實,又放眼未來;既立足於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
立足於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又體現了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透視出中共
對台決策“著眼全局,深謀遠慮,以和為貴,唯和與合”的儒家道德與實踐原則,
彰顯了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在解決台灣問題上的極大寬容與博大胸襟。

  二、中央對台決策面臨七十年來最特殊、最複雜的兩岸關係

  當前兩岸在政治上“對立”,軍事上“敵對”,對外事務“針鋒相對”,但經
濟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間交流與合作“方興未艾”。而且實現國家統一
大業,受到島內和外部勢力的嚴重干擾與破壞。

  1、美國無疑是干擾中國實現統一的最大外部障礙。

  一是,美國全球戰略中“以台制華”戰略是其中之一。1979年中美建交,社會
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握手言和,深層次原因是,中國作為全球人口最多、
實力最強的“發展中大國”,美國不能視而不見。同時,因美蘇兩強“爭霸”,美
國採取“聯華制蘇”策略。但“台灣牌”沒有、也不會輕易放棄,中美建交才三個
多月,時任卡特總統簽署了《與台灣關係法》,之後里根總統簽署了《對台六項保
證》。今天的中國快速發展壯大,美國更需要“台灣牌”,甚至想“拉幫結派”,
圍堵、牽制、遏制中國。 

  二是,美國“以台制華”戰略與“印太戰略”捆綁升級。2017《美國國家安全
戰略報告》把台灣納入印太戰略範圍,今年4月21日參議院“外委會”通過“2021年
戰略競爭法”,承認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日、印、澳、
韓聯盟,美向印度、日本等軍售戰機、導彈,美日強化合作將《美日安保條約》覆
蓋釣魚島等,目標針對三海一島(台海、南海、東海及朝鮮半島)。其實,從奧巴
馬、特朗普到拜登,都不忘將台灣納入圍堵中國陣線。

  三是,美國希望兩岸“和而不統,分而自治,永久分裂”。美國認為,處於第
一島鏈重要戰略位置的台灣,如果與大陸統一,不符合美國的全球戰略。中美博弈
中台灣是“廉價”工具,因為持續對台軍售符合美國軍火集團利益;助台“拓展國
際空間”和頻念大陸“武統”有助渲染“中國威脅論”;提升美台官方往來層級的
所謂《台灣交往法》《台灣保證法》《台北法案》《對台交往準則》等給“甜頭”,
目的讓台灣當局死心塌地配合美國遏制中國。

  四是,美國虛偽地利用台灣“棋子”並未給台灣帶來實質性好處。特朗普曾把
“麥克筆尖”比作台灣,美AIT前主席莫健公開稱:美對台灣做每件事都需要透過代
價與利益的“棱鏡”來檢視。美國知道自己雖強大,但尚未強大到與中國較量能絕
對勝算。美國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曾坦言“和中國人打仗愚蠢到極點”。拜登新政
府視“中國是美最具戰略競爭力的競爭對手”,無奈承認美中有需要合作的地方,
多次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繼續展開高層戰略互動。中國也不會允許美國亂來。

  2、島內複雜的政黨政治成阻礙兩岸統一的重要內因。

  一是,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黨綱,骨子裡不會放棄既有立場。民進黨從
“穿草鞋”變“穿皮鞋”,前後執政已四屆近14年,“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在
握。對內製造“綠色恐怖”,威脅島內統派,追殺國民黨。對大陸借“中華民國”
之殼“去中國化”,大內宣“洗腦”“逢中必反”,明裡、暗裡推動“漸進台獨”。
對外越來越明目張膽地擁抱、勾連、配合美國,“倚美謀獨”。

  二是,國民黨政綱追求“統一之新中國”白紙黑字雖然還在但已變質。今天的
國民黨表面上抱著“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或“中華民國”的“九二共識”,
骨子裡百年老黨的路線已模糊、背離“一中”,反對“一國兩制”,圖謀“守台拒
統”。行動上“拿香跟拜”“與綠比獨”,巴結美國,“親美遠中”。 

  三是,台灣政黨政治發展已將“中華民國”的“主權、治權、政權”捆綁。奪
取台灣政權成為國、民兩黨的最高政治目標;不擇手段打擊對手是國、民兩黨鬥爭
的政治焦點;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根本不在國、民兩黨的議程範圍。今天的國民
黨四分五裂,派系爭權,常演“宮廷”大戲,無力抗衡民進黨。當然,台灣民意善
變,政黨輪替“常態化”,不能排除國民黨東山再起的可能。

  四是,民進黨並沒有足夠的能力顛覆“一中框架”。近期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
民進黨政黨支持度僅三成,國民黨、民眾黨分別為18%、13%,兩黨相加與民進黨旗
鼓相當。民進黨執政須面對多方壓力:“外向型”經濟受國際經濟影響,民眾盼改
善民生、“口袋”鼓起;黨內派系爭權,藍綠政客惡鬥,民眾不願淪為“拼政治”
的工具與祭品;兩岸關係緊繃,民意希望“和談”不希望“台獨”引火燒身。所以
民進黨嘴上喜歡“吹哨壯膽”,行動上的“台獨”大動作也不敢輕舉妄動。大陸
“遏獨”工具很多。

  3、台灣民眾對中共認知受誤導被利用影響兩岸統一。

  一是,一國兩制在台灣社會與政治的基礎極為薄弱。兩岸隔絕長達38年之久,
1987年開放至今,2300多萬台灣民眾仍有三分之二未到過大陸,對大陸盲點、誤判、
偏見諸多。歷史原因及客觀上造成“中華民國”在台灣民眾心里根深蒂固,多數民
意希望“維持現狀,不統不獨”,對統一無“動力感、緊迫感”,對“台獨”危害
性與危險性認識不足,有些人“麻痹”甚至“麻木、冷漠”。一些玩弄政治的政客,
雖為中國人,卻毫無中國之心,這是兩岸“和統”最基本的難點。

  二是,民進黨當局別有用心的政治操控。輿論上“污名化”一國兩制是中共統
戰陰謀,是“矮化”“吞並”“消滅”台灣。利用“悲情意識、本土意識”,製造
“外省人與本省人”“本土政權與外來政權”矛盾,操作“愛台、賣台”,冠以台
灣“被大陸打壓”,推動“台灣要自主獨立”,“抹紅、抹黑”國民黨,用以騙取
選票獲得執政權。

  三是,民進黨當局刻意扭曲一國兩制。香港回歸20多年一國兩制實踐過程中出
現的新問題、新變化,針對“23條立法”“佔中事件”“國情教育”“普選方案”
“修例風波”等,民進黨歪曲、放大,炒作“恐中仇中”,藉機唱衰“一國兩制”、
說“今日香港就是明日台灣”,誣稱“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台獨”與
“港獨”勾連,配合美英等敵對勢力介入,暗中支援“反中亂港”分子挑戰中央和
香港特區“管治權”。 

  四是,一國兩制將在“風雨”中曲折前行。實踐證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生
命力。香港與內地的CEPA、自由行、人民幣兌換、陸生赴港就讀,台灣跟進“複製”。
台灣民眾對回歸後的香港並不反感,每年約150萬人次到香港,女士喜歡到港買包包,
港台貿易和轉口貿易總額愈千億美元。《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雖然深層次結構性
矛盾未解決,但總體上政治與社會趨於穩定,主流民意支持警方嚴正執法,希望香
港明天更好,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大陸貫徹一國兩制“國策”,不會動搖。

  三、國家統一是中共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也是實現“中國夢”和振興中華
的崇高目標

  為實現國家統一,正確的對台決策必然是建立在對形勢正確判斷的基礎之上;
任何錯誤的對台決策必然會導致難以彌補的結局。

  1、中共保持對台戰略定力,對國家統一充滿信心。

  一是,“當今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_這是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
判斷,在邁向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面對統
一路上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與嚴峻挑戰,需要堅持戰略定力,保持戰略耐力,提升
戰略實力,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大格局。即便台灣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嚴峻,目前暫
無放棄盡最大努力爭取“和統”的機會,這個重要戰略決策高瞻遠矚。

  二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兩岸走向統一。中國大陸綜合實力今非昔比,習總
書記發出時代最強音:“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_這不是口號,中國大陸完
全有實力、有能力,最終解決統一問題。從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利益需要,從維
護全中國人民包括台灣同胞根本利益需要,從振興中華民族偉大事業需要,無論從
哪個角度看,中國都必須統一。這是歷史趨勢,是民心所向。

  三是,大陸已牢牢掌握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定權”。何時、用何種方式解決台
灣問題,不是美國說了算,也不是台灣說“想獨、要獨”就“能獨”。台灣問題屬
中國內政,絕不允許外國勢力干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基本事實任何力量
都無法改變;兩岸交流合作得天獨厚,這種雙向利益需求任何力量都壓制不住”。

  四是,中共對台決策的“底氣”越來越足。2020年10月23日習總書記在抗美援
朝70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
翻了,是不好辦的!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
會抖,腰杆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_無庸置疑,這種“底氣”
來自於中國的實力,讓美國不敢輕視,讓“台獨”不敢輕舉妄動。 

 2、盡最大努力爭取“和統”,但不排除任何選項。

  一是,中共對台決策始終抱著“親望親好”的理念。“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
國人要幫中國人”。骨肉同胞,血濃於水,兵戎相見,於事無補。台灣屬海島“淺
碟型”經濟結構,90%以上的中小型企業和農漁民需要向外發展“賺錢”。大陸持續
改革開放和廣闊的市場,百萬台商已經獲利良多,未來商機更多。

  二是,中共對台決策始終貫穿尊重理解台灣主流民意。“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
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接觸面,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不斷增進理解,
拉近心理距離”。要和平不要衝突、要交流不要隔絕、要協商合作不要零和對抗,
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

  三是,中共對台決策始終敞開胸襟面對島內複雜政局。大陸多次重申,“我們
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不管以前有過什麼主張,衹要現在願意參與推動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對台灣政治選舉不予干涉,希望台灣“不分黨
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

  四是,中共對台決策始終堅持遏制、打擊“台獨”絕不手軟。“台獨”勢力猖
狂、囂張及其任何形式分裂活動仍然是對台海和平的現實威脅,必須繼續反對、遏
制、打擊,不可能有任何妥協。大陸宣告海峽沒有“中線”,軍演直言針對“台獨”,
人民日報《告台灣情治部門書》,國安部重擊台灣間諜,嚴厲警告“勿謂言之不預
也”。_《國防法》修訂草案增加“制止分裂”“發展利益”八個字,可理解為如受
任何威脅,勢必“動武”。_

  3、兩岸“融合發展”是有利於“和統”的最佳選擇。

  一是,“融合發展”已經給台灣經濟帶來巨大“福音”。中共決策出台一系列
惠台政策措施惠及台灣工商界,僅兩岸貿易歷年纍計台灣順差就高達萬億美元。兩
岸經濟依存度不斷加深,台灣當局如違反經濟規律,人為設置政治障礙製造所謂
“脫鉤”,利益受害的必然是台灣經濟。

  二是,“融合發展”可以促進兩岸交往溝通及“心靈契合”。通過兩岸文化、
教育等各領域交流,“以心相交、尊重差異、增進理解,不斷增強民族認同、文化
認同、國家認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

  三是,“融合發展”可以把“大陸和台灣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緊緊連在一
起”。“兩岸一家親”“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繫、情之相融,本是血脈相
連的一家人”。 
 
  四是,“融合發展”可以把大陸改革開放的成果與台灣分享。大陸“願意首先
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做大共同利益蛋糕”,造福於兩岸人民。

  五是,“融合發展”可以共同維護台海和平遏制“台獨”可能帶來的災難。
“台海動蕩緊張,兩岸衝突對抗,民眾深受其害;走和平發展之路,謀互利雙贏之
道,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千秋”。

  4、兩岸“平等協商”是實現和平統一的最好結局。

  這裡有五個面向需要釐清:一是,兩岸統一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吃掉對方那
就不是“和統”。“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中共幾代領導多次重申、
強調。_

  二是,兩岸分歧應該努力創造條件“聚同化異”。2015年5月4日習總書記會見
朱立倫指出,兩岸“不僅要求同存異,更應努力聚同化異”。“求同存異”和“求
同尊異”的目標應該是“求同化異”。_

  三是,兩岸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中共提出一國兩制
的本意,就是為了照顧台灣現實情況,維護台灣同胞利益福祉。

  四是,“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商量著辦”。_中
國人的事,中國人決定,不需要、也不允許外國勢力插手。

  五是,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在一個中國
原則基礎上,台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

  結語

  總而言之,⑴中共對台戰略決策與方針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
組成部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任何決策與政策,都必須考慮大局、
全局,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精準施策,堅韌不拔。⑵統一前中共對台決策與方針
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根“定海神針”,並作為兩岸關係和平
發展的政治基礎。堅決反對、遏制“台獨”,堅定反擊外部勢力干擾與破環。⑶中
共對台決策與方針將繼續以高度的民族情懷,從兩岸同胞,骨肉天親,同氣連枝,
兩岸是一家人,“兩岸命運共同體”出發,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⑷中共對台決
策與方針將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兩制”台
灣方案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平等協商,共議統一”。⑸中共對台
決策與方針將繼續深化兩岸多方位利益的“融合發展”,共創兩岸互利雙贏,增進
兩岸同胞福祉。最終解決台灣問題,是由兩岸人民決定。 

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
研究員
本文源于“中評網”http://www.CRNTT.com   2021-07-01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