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海外媒體不乏客觀理性的分析﹐本文觀點可見一斑。蔡英文需要懸崖勒 馬了。 歷史應該會記住兩岸在2018年5月發生的事情。 這個月的5月24日,布基納法索宣布 与台灣斷交,蔡英文召開記者會,全程以“中國”稱呼對岸,并將“中國”与“台 灣”處處并列,“一中一台”的意涵完整清晰。 不僅如此,蔡英文還將“中國”打壓“台灣”的原因歸結為“這段時間以來,台灣 与美國等理念相近的國家,在經濟与安全層面上有更多地關系進展”,并且表示將 “會更加堅定決心,繼續走向世界,繼續与理念相近國家在經濟与安全層面上建立 更多實質伙伴關系”。在中美博弈不斷加劇的格局下,台灣選邊站隊,加入美國一 方對抗中國的意志躍然紙上。 如果說這個表述可能還是布基納法索斷交沖擊下蔡英文個人情緒的偶然爆發,那么 5月31日,在接見“福爾摩沙論壇:2018海事安全對話”專家學者時,再次全程以 “中國”稱呼對岸,并將“中國”和“台灣”并列,則等于為蔡英文“一中一台” 的論述做了准确的備注。 這是在媒体及公開場合蔡英文兩岸政策的連續性論述,代表了蔡英文“維持現狀” 政策正式破局,“一中一台”從此成為蔡政府處理兩岸關系的政策主軸。這很容易 讓人想起當年太平洋小國瑙魯和台灣斷交后,陳水扁2002年8月3日在“世界台灣同 鄉會”視頻演說中拋出“一邊一國”論斷的場景。 陳水扁當年上任之初,為打消中美和台灣內部對他的台獨質疑,曾宣告國“四不一 沒有”的兩岸政策主張。但兩年后,面臨遲遲無法打破的兩岸僵局和內部一團糟的 施政狀況,為擺脫台灣社會對其執政能力的普遍質疑,也為了鞏固日益虛弱的執政 基礎,陳水扁只得借瑙魯与台灣斷交机會向台獨輸誠,推出“一邊一國”論述,兩 岸之間從此進入了阿扁任期后六年的嚴重沖撞對峙狀態,為兩岸關系發展樹立了一 個負面鏡鑒。 蔡 英文今天很不幸的也重复了几乎同樣的軌跡。 2016年台灣大選,蔡英文吸取了2012年總統大選失敗的教訓,提出以“維持現狀” 作為兩岸政策主軸,在中美和台灣“面試”過關,成為台灣歷史上首位女總統。 2016年 5月20日,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講,再次重申她的“維持現狀”主張,表示將以“中華 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系條例”處理兩岸關系。 坦率說,和民進党的台獨政治主張及蔡英文2012年第一次總統競選時提出的激進主 張相比,在馬英九執政八年兩岸關系已獲長足發展的“現狀”下,蔡英文能模糊性 提出“維持現狀”并“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确實是個難得進步。基于此, 我們也向中國大陸提出期許,希望習近平能看到蔡英文的這些積极轉變,在同蔡英 文的台獨意識形態和民進党的台獨行為進行堅決斗爭的同時,給蔡英文說服党內异 見的時間,也給她一個政治上的觀察期。 之后我們都能看到,盡管蔡英文具有為李登輝操刀“兩國論”的歷史,而且台獨依 舊明文寫在民進党的党綱之上,習近平還是給了蔡英文和民進党很多机會。在此一 期間,習近平雖然無法愉快“接受”蔡英文,并在2015年3月的北京“兩會”上向蔡 英文發出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警告,但他還是“忍受”了蔡英文的兩岸政 策論述,展現了善意与彈性。王毅在CSIS上關于“他們的憲法”的演講令人印象深 刻。 在蔡英文正式上任后,雖然中國大陸因蔡英文在就職演講中沒有明确說出兩岸關系 的性質而停掉了兩岸官方交流,但也僅以“一份未完成的答卷”定性,對蔡英文的 期待依舊寫在臉上。2016年召開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A)年會,已經正式上任 的蔡英文政府也拿到了備注有聯合國“一中”決議的參會邀請函--那已經成為蔡政 府參与類似國際會議的絕唱。在那之后几個月內,兩岸雖然發生了一系列黑天鵝事 件,包括性質嚴重的雄三導彈誤射事件,習近平都保持了极大克制与冷靜,繼續對 蔡英文釋放善意与彈性,期待蔡英文能完成答卷。 多維新聞亦在當時連續撰文對蔡 英文提出要求,希望她能以2300万台灣人的幸福為依歸,積极回應習近平釋放的善 意与彈性,大膽拋棄台獨意識形態包袱,擺脫民進党的傳統台獨認知和党內深綠劫 持,抓住上任初期的高民意支持契机,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再大膽前進一步, 勇敢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性質,幫民進党翻過兩岸關系這個山頭。我們甚 至鼓勵蔡英文和民進党政府,只要她能帶領民進党翻過兩岸這個山頭,“習蔡會” 也不無可能。 但遺憾的是“期望總被雨打風吹去”。2016年9月29日,蔡英文在民進党創党30周年 公開信上蘊含“兩國論”基調的“力抗中國”表述,使得兩岸之間互釋善意与彈性 的溫暖空气突然盡數消失。而后一年多內,台獨以各种隱蔽方式不斷向前掘進,在 “轉型正義”掩護下,蔡政府各种在對岸看來屬于“去中國化”的動作也花樣翻新, 蔡英文同時也奉行了一條親美日、遠中國的路線,迎合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需要, 不斷強化和美國的官方与半官方關系。 而為遏制住台灣這种或明或暗的獨立沖動,中國大陸也不得不連續祭出懲罰措施。 軍机与航母開始繞島航行,對台軍事演習開始在台灣海峽啟動,台灣也失去了原本 可以“觀察員”身份參与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的身份,台灣的邦交國也接連和台灣 斷交轉而投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怀抱。台灣的國際空間和安全空間被不斷 壓縮,民眾心理遭受嚴重挫傷,蔡英文兩岸政策的正當性和她是否有維持兩岸關系 和平穩定的能力再次被台灣人民普遍質疑。 而与此同時,在台灣內部,藍綠對立因為民進党執政后的政治清算而不斷加劇。蔡 英文啟動的一系列改革,不僅沒有解決長期困扰台灣的各种深層次結构矛盾,如經 濟停滯、年輕人低薪、勞資矛盾等,反而因為認識或方法錯誤,使得這些矛盾沖突 進一步持續加劇。原本投票支持蔡英文的中間選民和年輕人,反而成為最不滿蔡英 文執政的一群,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因此不斷走低。2018年5月20日,蔡英文利用執 政兩周年之際在网絡新媒体和社交媒体TWITTER上進行互動直播,結果前者最高峰時 只有1,825人觀看,后者更慘,只有288人參与。 而在民進党內部,蔡英文也越來越陷入執政正當性困境。作為一個訴求台獨的政党, 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主張,在民進党內本來就有不滿聲音,在這個派系林立的党 內部,蔡英文本來就缺乏穩固的支持基礎。隨著她的民意支持度不斷創下新低,党 內深綠原本被抑制住的僭越野心也不斷冒頭,“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就開始不 斷侵蝕蔡英文的總統專權領域。 就這樣,一個原本在當選時呼聲入云的首任台灣民選女總統,一個原本有机會挾高 民意帶領民進党翻過兩岸關系這個山頭創造歷史的女性政治家,執政兩年不到就變 成了一個民意低迷、處處受困的一般台灣政客。不僅刷爆了習近平的善意与彈性, 刷爆了台灣人民、尤其是年輕人和中間選民的熱情、信任与期許,也從一個強勢的 民進党主席,變成了一個危机四伏的、甚至連大位都被覬覦的弱勢党主席。 布基納法索斷交是最后一根壓垮蔡英文的稻草,它使得蔡英文兩岸政策的正當性和 維持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的意愿与能力被全面質疑,而已經啟動熱身的“九合一”選 舉更使得民意已跌至谷底的蔡英文完全失去了政治定力。“一中一台”宣告推出, “維持現狀”正式破局,在外交上更投向美國以對抗中國大陸,由此必然地成為她 未來的兩岸政策主軸。可以說,從此開始,蔡英文已經正式被民進党深綠收編,走 上了陳水扁時代兩岸關系的沖撞道路。 然而,兩岸之間的實力對比早已不是陳水扁時代的狀態,區域格局也已經不是陳水 扁時代的勢力格局。在陳水扁時代,台灣在軍事上就已經失去了和中國大陸一拼的 能力,在外交上已經潰不成軍,今天,因為中國大陸快速崛起,國際影響力日益提 升,兩岸實力對比早已嚴重失衡,軍事影響力早已完整覆蓋過台海海峽,在這樣的 態勢下,台灣怎么和大陸抗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