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統一進入加速新階段


(彭維學)



積極塑造推進國家統一的戰略態勢、戰略環境與戰略路徑 

  在過去較長一個時期,大陸對台戰略側重於打擊“法理台獨”、“遏獨維和”,
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保持戰略機遇期營造有利的台海環境。而十九大報
告站位高遠,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
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發展戰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闡明國家
統一的重要性、必然性,闡明國家統一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三大歷史任務的辯
證關係,積極引領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與進程,大力推進“遏獨”戰略和融合戰略,
有效塑造推進國家統一的輿論氛圍、戰略態勢與戰略環境。 

  第一,深刻闡述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必然聯繫。習總書記在報告中闡述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時指出:“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
大復興,必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
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報告還明確指出:“解決
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
在”,“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說,
沒有國家統一,就不能說圓滿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完成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就必須實現國家統一。實現國家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鄭重
承諾,是中國人民共同願望,必須兌現歷史承諾、實現共同願望。 

  第二,深刻闡述了“推進祖國統一”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關係。
“堅持_一國兩制_和推進祖國統一”,是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祖國統一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人民要
求國家統一的強烈意願。從“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
一論斷看,解決台灣問題、發展兩岸關係、實現國家統一,是黨和國家發展戰略的
一部分,必須服從、服務於“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國家新征程的戰略安排。還應該看到,報告在闡述“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時提出: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必須“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
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安全、發展等核
心利益,必須堅決打擊“台獨”分裂勢力,實現國家統一。 

  第三,深刻闡述了國家統一與“三大歷史任務”的關係。黨的十二大提出“加
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實現包括台灣在內的祖國統一,反對霸權主義、維護
世界和平”作為黨的“三大任務”。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
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三大歷史任務。“三大歷史任務”
是“時代和歷史賦予我們黨的光榮使命”,經歷十七大、十八大,再到十九大,第
四次寫進黨的文件中,體現了追求祖國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和歷
史任務,突出了“完成祖國統一”的重要性,有利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國家統一
而不懈奮鬥。當然,“三大歷史任務”的關鍵與核心,仍然是推進現代化建設,這
是“三大歷史任務”得以實現的根本。 

  第四,深刻鋪陳了國家統一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緊密相關的“隱形時間
表”與進程。從“在中華民族復興過程中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掌握戰略主動等角
度出發,黨的十九大報告沒有制定具體的“統一時間表”。但根據習總書記“國家
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要求”的論斷,按照“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規劃,
以及2020年以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
實際上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或到本世紀中葉,國家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
一定會實現。這實質上提出了“隱形時間表”,兩岸不少學者稱之為“沒有時間表
的時間表”。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下,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
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有利形勢下,以習近平為核心
的黨中央為推進祖國完全統一展現出更加強烈的使命擔當。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
認為,台海兩岸目前雖然對統一都沒表現緊迫感,但中共十九大報告將統一與中國
復興聯繫起來,已經提出緊迫感會否出現的問題。當習近平談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要
實現的事情時,那似乎一直顯得越來越近了。①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藍普頓認為,
十九大報告沒有設定統一期限,但還是表現了一定的緊迫感。對於台灣人來說,避
免了最壞的狀況,但決非最好的狀況,因為中國大陸的軍事現代化正在進行中。到
2050年完全實現中國現代化,這當然包括軍事現代化。② 

  未來對台工作和推進祖國統一的戰略部署 體現了“新時代、新使命、新思想、
新征程”的總基調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台論述,充分肯定了過去5年對台工作取得的新進展,又提出
了對台工作方略,並對未來對台工作、尤其是推進祖國統一進行了戰略部署,體現
了我黨對台大政方針政策的連續性、堅定性及與時俱進的開創性、新時代背景下的
針對性。 

  第一,和平統一的基調更加穩固。大陸沒有受“武統”民意的影響,也沒有受
島內少數“急獨”分子叫囂的干擾,一如既往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
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持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和在“心
靈契合”基礎上實現統一。大陸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表明大陸推進國家
統一的戰略定力和對台灣同胞的真誠善意。兩岸關係近40年發展歷程證明,和平發
展道路、和平統一方針有力地促進了兩岸關係發展、增強了同胞福祉、加深了同胞
情感,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了和平的台海環境。十
九大報告規劃的“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
路線圖表明,隨著強國戰略和強軍戰略推進、“陸強台弱”趨勢增強,中華兒女更
有信心、更有意願、更有能力貫徹和平統一方針、實現和平統一前景。 

  第二,發展兩岸關係的政治底線更加明確。十九大報告強調“體現一個中國原
則的_九二共識_”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意味著既要承認“九二共識”
的歷史事實,更要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向國際社會、島內外傳
遞了大陸在涉及兩岸關係性質的根本問題上絕不動搖、絕不妥協的清晰信號,徹底
打破了島內一些政治勢力、尤其是蔡當局、民進黨期待大陸放棄一個中國原則、在
沒有“九二共識”前提下恢復兩岸協商對話的政治幻想。 

  第三,“兩岸一家親”理念、融合發展觀的內涵與舉措更加深刻、豐富、惠民。
政治方面,“尊重台灣現有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經濟方面,“願意
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
互惠”;社會方面,“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
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文化方面,“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
文化,促進心靈契合”。備受關注的“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沒有寫進十九大報
告,但習近平總書記從“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高度,宣導“尊重台灣制度、
分享大陸機遇、享受同等待遇、增進台胞福祉、促進心靈契合”,體現了大陸設身
處地為台灣同胞著想、“辦實事、謀福祉、增親情、融價值”的真心誠意,為兩岸
融合發展、增強兩岸同胞福祉親情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堅實雄厚的發展基
礎、穩定厚重的實際利益和滿懷親情的人文關懷。尤其是,“兩岸一家親”、“同
等待遇”首次寫進黨的報告,既是對台灣同胞的鄭重承諾,也是對大陸相關部門的
明確要求,將逐漸為台灣同胞來大陸發展、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打破政策限制、創造
有利條件。 

  第四,“遏獨”立場更加強硬。十九大報告強調“絕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
劇重演”,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
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_台獨_分裂圖謀”,尤其強調“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
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
去”。“六個任何”一如外界預期首次寫進黨的報告,擲地有聲,鏗鏘有力。中國
共產黨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劃出了清晰紅線、表達了堅定
意志、展現了高度自信,將對島內形形色色的“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產生強大
的震懾效果。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藍普頓認為,十九大報告強調“六個任何”,
“中國領導人對防止台灣正式宣佈獨立的決心是極其清楚的”,“任何人若不相信
北京這方面決心的嚴肅性,他們就會犯大錯誤”。③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
張五岳認為,大陸首次把“反獨”的“六個任何”放進政治報告,位階更高,顯示
大陸“反獨”力度加大。④ 

  第五,共促統一的感召力、凝聚力更加強大。報告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
興,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夢想”,全體中華兒女“共擔民族大義”,共創美好未來,
真誠呼喚將掀起全球“反獨促統”活動的新高潮,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投身
促進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 

  體現了習近平對台決策戰略思維、戰略自信、戰略定力的高度統一 

  第一,充分展現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戰
略自信。這種自信建立在對兩岸關係發展和國際格局演進趨勢的準確判斷,建立在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建立在對社會
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擘畫,建立在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戰略實力,建立在中國人
民“反獨促統”的強大民意。習近平指出“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
陸發展進步”,“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的目標”。這種建立在大國崛起戰略實力之上的戰略自信,成為激勵包括
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兒女團結奮進、實現統一、振興中華的強大精神支柱。 

  第二,牢牢把握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的戰略定力與戰略
大局。習近平從國家發展、“兩個一百年”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
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謀劃對台工作,不因島內政局變化而改變兩岸關係和平
發展、國家和平統一基調,也不因複雜國際形勢改變和平崛起戰略,既深化了在國
家發展基礎上、民族復興進程中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思想,又把台灣的前途命運與
中國的前途命運有機聯繫起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牢牢把握戰略重點,穩步提
升戰略實力,營造和諧戰略環境,穩妥推進戰略部署,逐漸實現戰略目標。
 
  第三,彰顯“實力、利益、情感、價值”有機連結的戰略胸懷。解決台灣問題、
實現國家完全統一,從根本而言取決於大陸綜合實力和戰略決斷。十九大報告結合
當前實際,通盤考慮解決台灣問題的有利、不利條件,揚棄西方“實力至上”、
“利益至上”原則,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方針,強調“經濟社會融合、利益
福祉聚合、政治分歧彌合、精神價值契合”,高度尊重、信賴、依靠台灣同胞,切
實解決台胞合理關切,誠心維護台胞正當權益,充分體現習近平對台決策的戰略耐
心和戰略胸懷。 

  第四,體現戰略底線和戰略彈性的高度統一。十九大報告以對“台獨”分裂勢
力的嚴厲和對台灣同胞的善意,既凸顯“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政治底線“沒
有任何妥協的餘地”,又以民族大義、命運共同體、心靈契合為訴求,一如既往持
續推動兩岸民間交流、造福台灣人民,展現剛柔並濟的靈活策略。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進程  進入換檔加速的新征程 

  (一)蔡英文“韌性台獨”政策升高兩岸對抗、加劇台灣邊緣化趨勢 

  十九大報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政治底線,徹底打破了蔡英文沒有“九二共識”
也能“維持兩岸現狀”、恢復兩岸協商對話、推動所謂“兩岸互動新模式”的政治
幻想,進一步加劇了蔡英文兩岸政策困境。對十九大報告展現的善意,民進黨、蔡
英文仍以所謂“四不”、“三新”、“民主”、“主權”與我周旋,頑固堅持“台
獨”立場和“去中國化”施政,加緊推行“親美媚日抗中”政經戰略,嚴重影響兩
岸政治互信,加大兩岸關係緩和難度。尤其是,受深綠勢力牽制、執政困境加劇、
黨內權力爭奪、2018年選舉操作等因素影響,蔡當局兩岸政策仍有進一步向深綠靠
攏的可能。未來兩岸圍繞是否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鬥爭、圍繞台灣參與國際活動、
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鬥爭將進一步激烈。而民進黨“台獨”施政加劇島內對抗、加
劇兩岸衝突,將加劇台灣衰退和邊緣化趨勢,進一步削弱台灣未來在兩岸政治談判
中的籌碼。

  (二)“台獨”空間被極大限縮 

  從島內局勢看,政黨輪替成為政治常態,民眾綠化趨勢短期難以根本遏止。民
進黨利用執政權推進實質“台獨”、美日推行“以台制華”戰略,將在一定時期內
助推台灣對大陸的離心傾向。但從兩岸實力對比、尤其是國際格局發展大勢看,島
內政治民粹化、藍綠對抗長期化、“台獨”對抗執拗化、“台獨”後頭美日實力削
弱化,將強化“陸強台弱”趨勢,增強大陸對台灣民眾的吸引力。尤其是,黨的十
九大報告對台論述展現高度戰略定力、戰略自信與戰略耐心,劃定“遏獨”清晰底
線,動搖“台獨”社會根基,建立嚴密“遏獨”體系,構築“遏獨”國際框架,進
一步壓縮“台獨”空間。綜合看,時與勢都不在台灣、更不在“台獨”勢力手上,
夜郎自大、民粹對抗式的“台獨”鬧劇,無異是自娛自樂式的自我邊緣化、甚至慢
性政治自殺。島內學者認為,隨著大陸強國戰略的推進與實現,“台獨”與崛起的
大陸對撞,無疑是自陷絕路。 
  
  (三)“兩岸一家親”理念的貫徹落實,將促進“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兩
岸民眾“心靈契合” 

  近20年來,島內民意“去中傾台”趨勢、“反中拒統”氛圍隨政黨輪替呈現週
期性波狀震盪上升的態勢。但隨著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不斷深化,台灣主流民意總體
朝理性務實方向發展,進入“主觀謀獨、預期被統”的調適期。黨的十九大後,
“兩岸一家親”理念深入化、“同等待遇”制度化全面化、“盧麗安效應”擴大化、
台灣日益邊緣化,尤其是“兩個一百年”目標的穩步推進,必將加速兩岸經濟社會
深度融合和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促使島內民意由“親美媚日恐中拒統”、
“預期被統”向“親陸向統”、“主動求統”轉化。《中國時報》分析,大陸透過
單方面的努力為法理統一做準備,吸引愈來愈多的台灣民眾用腳投票,選擇到大陸
發展,融入大陸的生活圈,真正成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一分子,成為未來推動兩岸
融合統一的中堅力量。⑤ 

  (四)未來30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國家統一換檔加速的關鍵期 

  客觀而言,制約國家統一進程的戰略環境和結構性障礙短期內難以根本扭轉,
國家統一呈現長期性、複雜性、曲折性特徵。但更應該看到,大陸主導兩岸關係的
信心和實力顯著增強,兩岸關係朝有利方向發展的大趨勢持續深化,國家統一和中
華民族復興的有利因素越來越強。“現在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世界中
心舞台。從更大視角看,現在可能正處在幾百年來東西方關係變革的前夜”。⑥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發生深刻、甚至質的變化。尤其是,黨
的十九大報告堅持以我為主、集中精力、有序推進國家發展戰略和“兩個一百年”
奮鬥目標,對台方略高瞻遠矚、保持定力、高度自信、剛柔相濟,繼續堅持和平發
展思維,充分利用大陸崛起戰略優勢,加速推進兩岸融合,積極塑造促統態勢,引
導島內民意逐漸轉向,引領國家統一進程。從強國戰略到強軍戰略,從“隱形時間
表”到堅決遏“獨”、主動促統,對西方干涉勢力和“台獨”形成強大戰略威懾,
表明國家統一進入“大陸崛起勢頭持續強勁、促統部署路徑清晰、融合戰略全面加
速”的新階段、新征程。 

  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前後,中美實力對比與戰略攻守態勢發生
質變,推進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戰略環境根本變化,融合戰略有效建構兩岸命運
共同體意識,島內不斷綠化的政治生態和“親美媚日拒統”的民意趨勢開始逆轉,
兩岸通過政治簽署和平協議的條件成熟。某種程度而言,強國戰略、融合戰略推進
的過程,擴大台灣同胞福祉的過程,就是兩岸加速奔向統一的過程,就是把本應在
國家統一後對台社會、經濟、涉外、政治等領域的治理超前實驗、提前實踐、積纍
經驗的過程。中評社社論認為,大陸給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不必透過
兩岸協商,也不必經過國共平台。兩岸關係呈現一個特殊模式,雖未統一,卻加速
融合,大陸按著既定節奏往前走,腳步愈來愈快,台灣當局、政黨無從插手。⑦台
灣學者曾復生認為,習近平在整體強國戰略時程中,規劃於2021至2049年間,以適
當方式落實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決定積極營造綜合國力能量,在強國戰略規劃期
間執行穩中透堅的和平統一台灣進程。兩岸和平統一條件趨於成熟,協商和平統一
自然水到渠成。⑧ 

  推進國家統一進程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保持戰略定力與戰略自信。按照黨的十九大指引的方向,集中精力,向
“兩個一百年”目標奮進。從戰略全局辯證分析兩岸關係進程,避免“速勝論”、
“失敗論”兩種情緒的干擾,避免台灣問題延緩中華民族復興進程。但對於“台獨”
分裂勢力活動,必須堅決打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二)防範重大涉台顛覆性風險。在中國歷史上,中國多次被周邊國家拖入戰
爭,發展、崛起進程被多次打斷。在世界現代史上,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面臨複合
型挑戰的崛起中大國。十九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
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國家統一進程中,我們要居安思危,更要知危圖安,吸
取歷史教訓,防範涉台重大風險及“不可測事件”,干擾、破壞、延遲中華民族復
興進程。第一類,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預防美日突破框架提高與台實質關係、
尤其是軍事安全關係,防止兩岸統一談判前夕美國軍事介入挑起事端。第二類,防
範周邊安全風險、三海聯動風險、兩岸軍事意外。第三類,防範“五獨合流”風險、
“釋憲台獨”“修憲台獨”等“法理台獨”風險、“台獨”分裂勢力“統獨公投”
等狗急跳牆式舉動。 

  (三)加強推進國家統一的理論儲備和統一前後對台治理的試點工作。黨的十
九大報告意味著中央向涉台研究界提出更高要求、更高標準。與“強國戰略”兩階
段戰略安排為重要節點,圍繞兩岸命運共同體、兩岸經濟社會文化融合、同等待遇
制度化法制化、中華民族經濟、一個中國原則下台灣國際參與合情合理安排、“一
國兩制”台灣模式、兩岸和平協議、國家統一模式與階段性目標、統一後台灣治理
等重大理論、現實問題,加強研究。此外,加強統一台灣的戰爭軍事行動和非戰爭
軍事行動等問題的研究,以強大的軍事理論和軍備確保和平統一前景。 

  (四)壯大島內“反獨促統”力量。適應黨的十九大後兩岸關係發展新形勢和
國家統一新征程的需要,要大力培養“反獨促統”、推進兩岸關係發展以及統一後
加強對台社會治理的骨幹力量與後備軍。加強對島內統派力量的組織整合、論述引
導、活動支持。加強培養一批形象好、接地氣、論述力強、戰鬥力強的“反獨促統”
青年軍、生力軍。擴大“盧麗安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融入大陸、甚至
加入中國共產黨。 

  (五)加強輿論引導。利用大陸戰略優勢和不斷壯大的硬實力、軟實力,增強
大陸同胞對堅決遏制“台獨”分裂勢力、克服涉台外力因素干擾、加速推進和平統
一的定力與信心,同時積極引導島內輿論、社會精英和普通民眾認清大陸崛起難以
阻止、“台獨”對抗加速台灣衰落、台灣前途在大陸不在美日、“一國兩制”有利
台灣、統一進程無法阻擋等大勢,吸引更多青年、基層民眾來大陸發展,加快島內
民意向“親陸求統”轉向,加速國家統一進程。 

  綜上所述,黨的十九大報告涉台論述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從容自若的戰略定力、寬廣博大的戰略胸襟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發揮了掌握兩
岸關係戰略主動、遏制“台獨”發展空間、推動兩岸經濟社會和利益融合、加大蔡
英文當局兩岸政策壓力、加速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重大作用。面對島內政局、兩岸
關係和國際局勢的複雜形勢,我們要以習近平對台重要思想為指導,踏實做好對台
研究,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國家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貢
獻。
 
 註釋 

  ①《芮效儉答中評:兩岸統一無緊迫感但時限漸近》,中評社華盛頓2017年10月
26日電。 

  ②《藍普頓語中評:不信北京反“台獨”決心會犯錯》,中評社華盛頓2017年
10月20日電。 

  ③《藍普頓語中評:不信北京反“台獨”決心會犯錯》,中評社華盛頓2017年
10月20日電。 

  ④台灣聯合新聞網10月19日。 

  ⑤《習近平的善意,蔡英文能把握嗎?》台灣《中國時報》2017年10月19日。
 

  ⑥《曹錦清:擺脫卑怯,知識分子請睜眼看祖國》,《環球時報》2017年10月
11日第14版。 

  ⑦《十九大後台灣藍綠政黨的空洞化危機》,中評社社評2017年10月23日。 

  ⑧《曾復生:習近平啟動強國戰略時程表》,台灣《中國時報》2017年10月18日。

(來源:中評社)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