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將走向何方?


(李家泉)



台灣2016年的大選已經揭曉了。在“總統”和“立委”兩項選中,民進黨雙雙大勝。這
一次勝選,是繼2004年“九合一”選舉大勝之後的又一次大勝。在“總統”選舉中,蔡
英文以超過國民黨竟選人朱立倫300多萬張票獲得勝利;在“立委”選舉中,民進黨獲
得68席,遠超過全部席位113席的一半以上,從而獲得“全面執政”。現在的台灣,從
南到北、從“地方”到“中央”,己全面綠化了,地地道道地成為“民進黨的天下了”。 

  一、民進黨中崛起的一顆“綠星” 

  這一次大選證明,蔡英文這個人,實非等閑之輩,而是一個有頭腦,辦事謹慎,精
於籌劃的人。民進黨本來是一個山頭林立、派系眾多、老人專政、內鬥不已的政黨,而
在蔡出任黨主席後,都一一給整合了。黨內原有幾個較有權威的大老、或“天王”級人
物,如蘇貞昌、游錫堃、謝長廷等,還有一個從來不甘寂莫的“天後”呂秀蓮,忽然都
沒有聲音地“靠邊”了。但他們的第二代都得了很好安置,這與他們甘心“靠邊”可能
有關。黨內及親綠的中青一代也都受到重視。 

  從陳水扁到蔡英文,這是民進黨第二次執政。陳和蔡並沒有什麼本質不同。一個是
激進“台獨”,一個是柔性“台獨”,後者似更具欺騙性和危險性。據報道,現蔡所依
靠的核心骨幹,如邱義仁、蘇嘉全、陳其邁、林德訓、林錦昌等都是中生代,也都是原
來的“扁家軍”。正像有人說的:“小英兵團”實際是“扁家軍班師回朝了!”蔡和扁
所維護的,都是所謂“中華民國”體制,但蔡則特別強調說:我的“中華民國,沒有黃
河、長江,只有濁水溪。” 

 筆者曾經兩次著文,專談蔡英文這顆“綠星”,分析了她的四種可能“亮度”,即小
亮、中亮、大亮、特亮。所謂“小亮”,就是被選為民進黨主席,“中亮”就是在“九
合一”選舉中獲得大勝,“大亮”就是2016年當選為台灣地區領導人。現在這三者都已
實現了。而所謂“特亮”,就是能在兩岸關係上作出歷史性的重大貢獻,至少從現在看,
這是不大可能的。目前的蔡英文心滿意足,正處於“大亮”的開始,而這個階段的“亮
度”,究競能發揮到什麼程度,會不會出現大問題,還有待觀察。 

  二、國民黨近年來的兩次大敗 

  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是第一次大敗。由原來的22個縣市變成五個縣市,原來
的六個都市,只剩一個都市,而且這一個都市的議會,卻還掌握在綠營手裡。真是江河
日下,形勢險峻,步履艱難,今非昔比。今年元月的“二合一”選舉,算是第二次大敗。
從“地方”機構到“中央”機構,也幾乎全都綠化了。不僅是“總統”要讓位給民進黨,
連“立法院”也第一次輸給民進黨。“在“九合一”敗選後,馬英九被迫辭去黨主席後,
朱立倫接手還不過一年,現在也不得不辭職了。這兩次失敗,挫折太大,傷筋動骨,黨
內悲觀、失敗主義情緒進一步蔓延。現民進黨氣勢高昂,已宣布將“繼續執政二十年”。
馬英九執政的後半期,政績不佳,政策失誤,民意大大下滑。民進黨本來是欲置國民黨
於死地的,所幸“習馬會”影響巨大,使國民黨重露生機;但未想到,這一次又受到重
大挫折。未來會是怎麼樣?語雲:“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倚”。我看,國民黨只要努
力奮鬥,持之以恒,其未來還是大有希望的。 
  
  國民黨的最大問題是,中心思想不明確,旗幟不鮮明,難以號召群眾,黨內團結問
題尤其嚴重。馬英九與王金平的“王馬之爭”,更使內部團結“雪上加霜”。國民黨在
台灣,看似體質虛弱,腰桿不硬,怕字當頭,畏首畏尾。它既怕民進黨,又不敢靠近大
陸。民進黨罵它“傾中賣台”,國民黨則從來不敢反駁。你越是害怕,越是心虛,民進
黨就越是抓住你這個“軟脅”不放。目前國民黨內部,存在著兩條路線鬥爭,一條是以
王金平為代表的本土勢力,一條是以洪秀柱為代表的深藍勢力。筆者認為,洪秀柱這個
人,思想清新,愛憎分明,敢言直言,作風潑辣,是國民黨未來的希望,但她在影響力
上,目前似還比不上王金平。 

  從這次大選中可以看出,與民進黨相比,國民黨已有“老化”跡象——老人、老傳
統、老制度、“老人政治”,老氣橫秋。如果再不培養新人,不注射新鮮血液,未來是
不會有希望的。 

  三、本土主義惡性膨脹的危害性

  近年以來,台灣政黨中的本土地方主義大膨脹、大發展。加上國民黨內外政策失誤,
大大喪失民心,這就是造成台灣藍綠政治板塊大變動的最重要原因,也是民進黨獲取“九
合一”選舉和“二合一”選舉兩次大勝的最重要原因。 

  在民進黨人大力推行本土地方主義中,李登輝起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他以本省
人為傲,在自己當政時,把國民黨刻意定性為“外省黨”,貶藍褒綠,貶外省褒本土,
身為國民黨主席,卻打著國民黨旗號反對國民黨,大力扶植民進黨。台灣社會人所共知
的一句話:“民進黨是喝國民黨的奶水長大的。”在李登輝的挑動下,民進黨與國民黨
長期對立,惡鬥連年,相互攻訐,沒完沒了。 
   
  本土主義一旦惡性膨脹,就會出現許多不正常的事情。像“台獨”、“港獨”、“疆
獨”、“藏獨”等,都是本土主義惡性膨脹的結果。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反課綱遊
行”,以及新組建的“時代力量”,一個比一個更激進,對社會衝擊和傷害很大。他們
多為年輕一代,其受李扁時期編輯的“台獨史觀”教科書影響最大。而蔡英文卻稱讚他
們具有“台獨”的“天然成份”。 
   
  台灣的本土地方主義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日本殖民統治台灣50年,對台
灣民眾進行了長期的殖民和“皇民化”教育,並施展了“換心術”,即刨根挖祖,改名
換姓,使許多人忘記祖宗,不認同是中國人。李扁統治台灣二十年,大搞“去中國化”
教育。受此影響,民進黨和整個綠營,至今仍在強調所謂“三非”,即台灣非中國,台
灣人非中國人,台灣文化非中國文化。這當然是極其謊謬的。 

  長時間來,李登輝認日本為祖國,親日、媚日、仇中、反中、挺獨,在台灣年輕一
代人中,起了極的影響和作用。 

  四、回歸主題——兩岸關係何處去? 

  民進就要上台執政了。兩岸關係會是怎麼樣?這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各方所共同關心
的。人們最擔心的是,她會不會成為新的“麻煩製造”者。中國大陸所堅持的是“九二
共識”,反對“台獨”,核心是一個中國,是決不會改變的。而長時間來,蔡英文始終
以模糊政策對應,不肯說清楚,其中難免潛伏著某種危機。 

  蔡英文一再說,她的兩岸政策,一是“溝通”,二是“不挑釁”,三是“不會有意
外”。這與她當選後所一再表示的“堅守主權”是矛盾的。什麼是“主權”?蔡是不是
在暗示,她要堅持“台獨黨綱”中所說的“主權”。蔡一再承諾,要維持“兩岸現狀”
和“兩岸和平”,但又沒有說清怎樣才能做到。民進黨黨內的基本教義派,對蔡的壓力
正有增無減;蔡本人也曾說過,只要民進黨執政,有了實力,中國大陸也會向自己這邊
“靠過來”。不能完全排除,其在過於迷信自己,頭腦發暈發脹之時,會做出不理智的
事來。中國大陸當然不怕,相信也會有所警惕和預作應對準備。 
   
  民進黨和蔡英文就要上台執政了。這本來應該是好事,但因路踐不正,危機四伏,
很可能成壞事。筆者曾寫過這樣順口溜:“誰說小英沒有才,路線不正斛鬥栽。設若一
朝大夢醒,和平兩岸放光彩”。 

  蔡英文當選後,歡樂喜慶會很快會過去,越來越多的困難會撲面而來。四顧茫茫,
出路何在?是統、是獨、還是維持現狀?就民進黨來說,統不願意,獨無空間,維持現
狀難持久。蔡英文和她的同夥,其目標當然是“獨”,然而無論大環境、小環境,都找
不到“獨”的生存空間。蔡氏雖有意投靠美國,但美國不可能為“台獨”保駕護航。出
路當然還是有的。那就是回歸“一中”,認同中國。 

  看來非自今日始,蔡氏和她同夥的上空,“兩岸一中”的幽靈早在游蕩,如今已愈
來愈烈。綠營中許多人,會為之害怕,緊張,恐懼。是躲?是抗?還是歡迎?筆者認為,
這是瑞祥之兆。形勢比人強,如是真正為台灣人民福祉著想,那就應該正視、理解、鼓
掌、歡呼、並主動去迎接才是。

(來源:中國評論通訊社)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