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主義膨脹的嚴重為害性: (一)本土主義亦即地方主義 台灣的本土主義,是在長期複雜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目前已經到了畸形發展、惡性膨 脹的地步。它不能正確對待歷史,看不到整體利益,因而也不能登高望遠,看到台灣未來的 長遠利益。其危害性是明顯的。 台灣本土主義的突出表現是,歧視和反對外省人。從李登輝開始,國民黨就被定性為 “外省黨”,因為它是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的。蔣經國去世後,李登輝繼任黨主席,他是打著 國民旗號反對國民黨,有人說他是“明為國民黨主席,實際是民進黨主席”。在他被驅逐出 黨後,由連戰繼任黨主席,國民黨逐步趨於穩定。到馬英九時期,國民黨一度氣勢如虹,台 灣的“海基會”和大陸的“海協會”,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理念下,先後 簽訂了21項協議,並實現了直接的“通商、通郵、通航”,即所謂“大三通”,使海峽兩岸 關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大突破。於是,主張分裂中國的綠營和民進黨,早就有危機 感,也早就在醞釀大反撲。 (二)本土主義正橫行台灣島內 機會終於來了,國民黨的內外環境都起了變化。在島內,台灣經濟長期低迷不振,馬英 九的政策措施一再失誤,國民黨在黨內外的民心越來越向下滑落;在國際,美國對馬英九兩 岸關係上的舉措,雖然在“淺水區”時期,曾給予全力支持,但在接近“深水區”時,美國 則擔心兩岸關係走得太近,不符合美國亞太戰略的政策,因而不那麼支持了,甚至已經公開 反對。就是在這個時候,民進黨認為“大反撲”的時機到了。最突出的是鼓動和支持非民進 黨、但卻比民進黨更民進黨的台灣青年本土派,發起了規模甚大的“太陽花學運”,風彌整 個台北地區,從而大大推進了以本土勢力為中心的綠色政治運動。去年的“九會一”選舉, 國民黨之所以慘敗,實際上就是本土勢力大聯合,包括國民黨內的親綠本土勢力,以及藍營 內部的反馬勢力,共同聯手進行的一次“大反撲”的結果。 民進黨和綠營,反對外省黨和外省人,勢必聯繫到中國大陸,因為中國大陸是“外省 人”的“根”,外省人“來源”,因而馬英九、國民黨、中國大陸,都是綠營激烈拼擊的對 象。馬英九是“傾中賣台”代表,又是島內“施政劣跡”斑斑者,自然成了“十惡不善”、 “眾矢之的”的人了。其實,筆者認為,馬英九這個人,當年並不是就那麼好,如今也並不 是就那麼壞。綠營中有些人,千方百計挖掘馬的“貪污受賄”材料,欲報陳水扁“因貪坐 牢”之仇,但至今仍無所得。 (三)“台獨”乃本土主義惡性膨脹 前面已經談到,本土主義即地方主義。地方主義的膨脹必然會帶來諸多惡果,主張分裂 中國的“台獨”,其實不過是這種地方主義惡性膨脹的結果。如今香港的“佔中派”,也向 台灣綠營學習,向綠營“取經”,要搞什麼“港獨”,一心想把“和平穩定”的香港,搞得 像台灣一樣動蕩不安,誠不知居心何在! “台獨”和“港獨”,都是地方主義膨脹後帶來的惡果,他們思想狹隘,短視近視,看 不到整體和未來。大名鼎鼎的李傲先生,在談到“台獨”時,曾譏笑他們是“小鼻子、小眼 睛”,是“井裡的蛤蟆”,“拔著一根頭髮就想上天”,說得很形象,也很真實。 搞分裂必然要找後台。就台灣來說,綠營要找後台,只能投靠美國。前不久,蔡英文的 美國之行,就是為了向美國找投靠。在美期間,她向美國說了許多討好、諂媚、肉麻的話。 經濟上,欲與美國聯手“結盟”,“與美建立經濟戰略夥伴關係”;政治上,欲與美建立 “共同的核心價值”,即欲以“民粹”式的“台式民主”與“美式民主”妍美、拉關係;軍 事上,更是想入非非,欲圖靠上美國,“繼續成為美國可依賴的夥伴”。然而問題是,美國 人能為“台獨”護航,以至為之犧牲流血嗎? (四)本土主義不會有發展前途 綠營的地方主義在膨脹,他們的野心也隨而膨脹。其近期目標是奪取2016年大選勝利, 從而獲得下一屆台灣地區的執政權。從目前島內形勢看,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是完全 不必擔心,縱觀國際和海峽大勢,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已牢牢地控制在中國大陸手中,你蔡英 文和民進黨即使掌控了台灣地區執政權又能怎樣?老實說,民進黨政治上十分短視,經濟上 完全外行,兩岸關係上更是逆勢而行。它說國民黨無能,但還看不出民進黨比國民黨又能在 那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不能只看她嘴上怎麼說,還要看她實際上怎麼做。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啊! 筆者還要順便提醒島內的各黨各派,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中國的最終統一,這是歷史 發展的必然,人們決不可只看島內一時的“小形勢”,還要看兩岸、亞太地區和整個國際的 “大形勢”,不要像墻頭草那樣,“風吹兩面倒”。筆者認為,無論“台獨”或“獨台”, 都肯定是沒有前途的。現台灣和香港,一些居心叵測的分裂主義者,那種無限膨脹的地方主 義或本土主義,到頭來只會是自食惡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