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權知道大陸的統一論述


紀欣



    2014年9月26日,習近平會見台灣統派團體時,談了許多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
其中包括“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
的最佳方式;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兩
岸關係和平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正確道路;遏制台獨分裂活動是確保兩岸關係和
平發展的必然要求等等。消息傳到台灣,朝野政黨只顧異口同聲“反對一國兩制”,
輿論焦點也專注於對“一國兩制”的批判,而且,儘管切入角度有所不同,大都認
為“一國兩制是票房毒藥”,並對習近平此刻說此話的動機大加議論。

  其實,大陸對台政策一向重視傳承,在表述上,則會隨著時間推移與時俱進。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鄧小平提出後,就始終是大陸實現
兩岸統一的方針,這可見諸於歷次重要談話及文件中。台灣民眾或有不知,但政要、
傳媒可不能故意裝無知。

  如要深究習近平為何此時對“一國兩制”做出較詳盡的表述,這恐怕要歸咎於,
經過六年的交流合作溝通,馬英九終於去年6月授權吳伯雄在北京表示“兩岸各自的
法律、體制都用一個中國框架定位兩岸關係”,在台灣卻仍倡言“不統不獨、維持
現狀”,導致“一中框架”根本無法深入人心。

  “一國兩制”的核心問題在於“一國”,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錨在於“一中
框架”。要從“一中框架”走向“一國”,當然必須先化解兩岸的政治歧異,最終
解決兩岸的政治對立,但如“一中框架”都無法維護深化,大陸當局再不表明:和
平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道路,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和平發展走向和平分立?

  此外,台灣朝野近年來總以香港問題大肆詆毀“一國兩制”,製造“台灣香港
化”的恐懼,卻不對香港基本法30年前草擬的時代背景,以及大陸針對兩岸兩制提
出的“鄧六條”、“錢七條”等內容稍做介紹。 

  習近平此次對於“一國兩制”內涵做出三點論述:一是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
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這指的是台灣現行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可以保留,自然
包括實施已久的政黨政治及選舉制度;二是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這表
示兩制將由兩岸共同協商建構,台灣社會愈早展開研討、形成共識,就會對自己越
加有利;三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這顯示和平崛起的大陸更有信心
及能力,確保台灣民眾在統一後,享有更大的經濟利益及國民榮譽。此外,為使統
一的基礎更牢不可破,習也提出“台灣同胞應該理解和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與追求”、
“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本人認為,對於大陸提出的國家統一論述,台灣民眾有知的權利,好讓人們在
不統不獨、維持現狀外,多一個可以抉擇的選項。本人也希望習的一席話,將為
“一國兩制”的研究提供新生力量。

  (本文作者紀欣系台灣觀察雜誌社社長、原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Copyright(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