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台灣 各界人士,並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表四點意見。習總書記的四點意見以“兩 岸一家親”為主軸,充滿親情、同胞情和民族情,滲透著在新起點上發展兩岸關係 的新理念,對於推動兩岸同胞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 意義。 縱覽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貫穿其中的主線就是一個字:情。 第一、血脈相連的濃濃親情。在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基礎上,習總書記 強調兩岸血脈相連是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是不可磨滅的,而且沒有什麼力量可 以把台灣與大陸割裂開來,這也正是兩岸能夠共同前進的重要力量。 第二、命運與共的熾烈同胞情。習總書記在講話中表示,大陸充分理解台灣同 胞因特殊歷史遭遇而產生的特殊心態,提出要熨平創傷,“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 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並“願意首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共同 開創未來。 第三、共圓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民族情。習總書記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 闡述了“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的發展規律, 指出中國夢與台灣的前途息息相關,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同心,共同圓夢。習總書記 關於兩岸親情、同胞情和民族情的論述,流露出讓兩岸所有中國人都過上更加美好 生活的“真情”,這是大陸對台工作走入民眾、走向民間的新開端,有利於兩岸化 解心結,實現心靈契合,進一步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 習總書記的四點意見對推動兩岸關係實現持續和平發展作了深刻闡述。一是要 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成果,造福兩岸民眾,爭取更大進展。習總書記特別強調, 要在“三個有利於”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使廣大台灣同胞在兩岸關係發展中更多 受益。二是高瞻遠矚地指出,要防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得而複失。也就是說, 要堅持一個中國框架,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排除干擾,堅定不 移地走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防止兩岸關係出現逆轉和倒退。對於兩岸之間長期存 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習總書記一方面指出“很多問題一時不易解決”,另一方面也 強調,有信心“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找出解決問題的鑰匙。 習總書記的四點意見中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順勢而為”,提出“歷史不能選 擇,但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要順勢而為就必須要把握現在。兩岸關係 和平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海峽兩岸應齊心協力,順應潮流,順應民 心,採取積極措施,持續推動和平發展。與此同時,習總書記還提出,對台灣同胞 要一視同仁,要不分黨派,“無論是誰,不管他以前有過什麼主張,只要現在願意 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 因此,民進黨也應順勢而為,勇於摒 棄“台獨”,大膽調整兩岸政策,積極參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 “兩岸一家親”是習近平總書記積極倡導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理念。在這 一新理念指導下,兩岸逐步實現互利融合,共圓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完全可以 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