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認同與互信 仍遠遠不夠


鄭劍



 今天,我們之所以還要談論認同與互信問題,就是因為目前兩岸的認同與互信仍
遠遠不夠,不但不能保證和平統一的願景最終得以實現,甚至還不能保證和平發展
的勢頭不可逆轉。特別是在島內,超過60%的民眾不認可自己是中國人,約20%支持
“台獨”,支持統一的始終僅5-10%之間,過半人還認為大陸對台“不友善”,其中
年輕人的國家民族認同問題更為嚴重。進一步看,兩岸雖在堅持“九二共識”、反
對“台獨”的政治基礎上達成一定互信,但在一些重大敏感問題上,分歧仍然很大。
即便是對“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本身,台灣方面在其內涵上還是打了不少折
扣。

 所以每遇重大關頭,如觸及兩岸關係敏感問題、發生兩岸關係突發事件、出現外
力深度介入干擾兩岸關係、產生兩岸共同禦外現實需求等,兩岸之間往往橫生磕絆
與矛盾,認同與互信不足的問題暴露無遺,從而衝擊兩岸關係大好局面。據島內媒
體報道,在今年5月底例行“玉山”政經兵棋推演中,馬英九率當局23部門竟然在這
次以釣魚島衝突為背景的博弈中,作出了站在美國和日本一邊,與中國大陸和俄國
對抗的抉擇!其中的意涵值得深思。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這是處理兩岸關係必須
解決的首要問題。處理不好,局面大不一樣。換言之,目前兩岸關係免疫力和正能
量明顯不足。 

        阻礙兩岸認同與互信的原因所在 

  面對兩岸經貿關係迅速發展、文化交流持續熱絡、人員交往日益密切,與認同
和互信卻沒有同步實現應有增長,甚至一些方面出現反向蛻變的矛盾現象,兩岸有
必要認真分析其原因何在,據此找出治本之道,共同採取有力措施,建立應有認同
與互信基礎。 

  一是從縱向看,造成現今兩岸認同與互信問題的根子在歷史,是歷史遺留的創
傷。眾所周知,從甲午戰爭“乙未割台”到日本50年殖民統治、“2.28事件”、38年
“戒嚴”體制,島內相當一部分民眾在心理上與中國、中華民族漸漸疏離,恐懼、
敵意、叛逆相伴而生。如今,歷史的遭遇雖已時過境遷,但心理的創傷依然隱隱作
痛。不懂得這一點,就不懂得台灣島、台灣人、台灣史。 

  二是從橫向看,造成兩岸認同與互信問題的最大障礙在政治,主要是島內民眾
對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不贊成、不信任、不接受。很多人認為,統一就是大陸吞併
台灣,台灣人民直接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因而儘管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看,
大陸對台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都體現了最為寬鬆的統一條件。但絕大
多數島內民眾不接受,他們不接受的其實並不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本身所提
供的優渥條件,而是統一後的中國主體所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如果說過去阻礙兩
岸統一的障礙多多,包括經濟差距、文化高低、社會差異、軍事“威脅”、涉外矛
盾等,那麼隨著大陸各項建設持續高速發展,今後可能剩下的最大障礙,就是兩岸
政治制度差異了。 

  由於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力推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霸權、島內歷屆
當局持續開展反共全民教育,使得島內民眾對大陸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缺乏客觀、
正確認知,對港澳“一國兩制”實踐不能全面、公正看待,充滿質疑、困惑和偏見,
因而產生強烈抗拒心理。 

  同時,這也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即傷害兩岸認同與互信的第三個重要因素:台
灣當局對民眾長期教育誤導。國民黨敗退台灣後,為抗拒大陸的統一攻勢,長期進
行反共、仇共教育,反共意識催生了“拒統”甚至“台獨”意識。反國民黨的民進
黨上台後,繼承了國民黨前朝政策的“合理內核”,為抵禦大陸欣欣向榮的建設成
就給島內帶來的衝擊,把反共與“反華”混為一體,繼續變本加厲煽動反共、仇共
情緒,激發民眾“台獨”意識。陳水扁2004年競選連任大位時曾說過:中共反對、
拒絕阿扁,就是反對、拒絕台灣,反對台灣“民主”。因此,選舉就是台灣人民拼
中國共產黨的“聖戰”!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一些當權者抓著意識形態議題不放,搞“民主”、“人權”
對抗,導致現今島內民眾的反共意識仍然普遍存在,他們對中國共產黨不信任、對
大陸社會制度不認同、對國家統一不接受。由此可見,島內當局長期的反共教育使
得民眾的中華國家民族認同讓位於意識形態、政治制度認同,各級黨政軍官員特別
是站在高端的部分,扮演了始作俑者的角色。 

  第四是台灣島內兩大陣營對立、族群關係撕裂、政黨惡性競爭、社會日趨功利
的政治生態和氛圍,對兩岸認同與互信同樣起著巨大的破壞作用。台灣實行所謂
“民主制度”,但由於與西方文化有巨大差異、社會條件極為特殊,導致這個制度
的根基不牢、水土不服。在這樣的社會里,一方面我們在馬路上看到,以禮相待、
謙謙君子風度滲入每個人的骨髓,以致任何初涉此地的遊人都會由衷地感嘆其文明、
進步。而另一方面,在一些重大場合、重大議題上,我們看到的是另一幅面孔:信
口雌黃、口無遮攔、不擇手段、不講信用,理性替代以感性、遠見替代以短視、戰
略替代以策略、良知替代以野心、道德替代以利益。在兩岸問題上,不承認自己是
中國人、中華民族;認為“台灣地位未定”、否定“九二共識”、堅信中國必然
“崩潰”、把大陸對台善意統統歸結為“統戰”、斷定“三通”將引發解放軍對台
“木馬屠城”、稱自己及親屬到大陸訪問和經商是“深入敵後”等等,這種時空顛
覆、神經錯亂的景象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在這樣的社會里,堅持理性很難、建立共
識更難,對兩岸認同與互信的影響更為複雜。 
 
  第五是外力挑撥離間。從台灣問題的產生、發展、演變歷史看,每當島內局勢
與兩岸關係出現大的變動時,都或多或少有外力的影子,而不願看到兩岸關係走得
“過快”、“過近”,則是當下一些對台灣有重大影響的國家的基本政策考量。6月
2日,美國外交學會國際問題研究員萬斯.瑟丘克在《華盛頓郵報》網站公開撰文聲
稱,兩岸統一對美日不利,因為兩岸統一將導致中國放手對付其他周邊國家,影響
到受保護的亞洲國家對美國信任。而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
用。目前問題的關鍵倒不是外部勢力的覬覦,而是島內親外勢力在制定有關政策時,
往往自覺不自覺地把涉外關係置於兩岸關係之上,為維持涉外關係不惜犧牲兩岸關
係,既暴露了其認同傾向,更傷害著兩岸互信。近年來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
略,利用領土主權問題挑動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釣魚島、南海主權權益爭端再起。
兩岸雙方如何看待美國的新戰略、互相以何種關係面對美國的新挑戰、決定以何種
戰略策略應對美國的新進攻,對今後兩岸認同與互信關係的發展,幹系極大。種種
跡象表明,兩岸關係已經走到了進一步演變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固然大勢底定,
但能否順利前行,全在領導人和決策層一念之間。 

          破解兩岸認同與互信難題的思考 

  上述分析表明,兩岸認同與互信的強化與弱化,既受到各類客觀因素的影響,
更有主觀因素在起作用。解決認同與互信問題,需要兩岸雙方共同努力,而非單方
面讓步與釋出善意。在這裡,廣大民眾固然是最終的裁判,但民眾的思想不同時期
往往受到不同主張領導者的巨大影響,民眾時刻被引導,民眾也需要思想引導,破
解兩岸認同與互信難題,當權派,無論是執政者還是有社會影響力的人士及各類勢
力,肩負著首要的責任。 

  一是領導人要有民族情懷。領導人,包括決策層,要超越“治權”範圍,站在
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立場上,處理涉及兩岸的各類問題。以整個中華民族的利
益為尺度,權衡利弊,作出決策。在這裡,最容易陷入誤區、最可能傷及兩岸認同
與互信的舉動,就是敵我不分,把對岸當敵人;挾洋自重,利用外國對付對岸或利
用外國與對岸的矛盾漁一時、一地、一黨、一己之利。與日本簽所謂“漁業協議”,
還要驅逐大陸漁船;明明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還竟然想著援日本先例與菲律賓簽
“漁業協議”,畫地為牢,這是開倒車的行為。這樣的舉措目光短淺、急功近利、
貽害民族、得不酬失。台灣固然小,但它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台灣;大陸固然大,但
在涉及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問題上,是堅持原則、不會絲毫退讓的。當前複雜的內
外形勢下,兩岸任何一方都不應有控制彼此關係節奏、距離、深度、廣度的思考,
這是目光狹窄、戰略短視、思想媚外、行動瞻前顧後的表現,最終必然經不起人民
的掃視和歷史老人的公正評判。 

  二是各政黨要有宏觀視野。政黨是為謀求特定政治利益,通常是政權,而建立
的政治組織。有前途、負責任的政黨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這些政治目的
和意識形態有廣泛群眾基礎、符合當時社會現狀、順應未來歷史發展。18世紀蘇格
蘭哲學家托.裡德講過:一個好的政黨比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物更有用。所謂最好的政
黨應當就是有前途、負責任的政黨。在兩岸關係上,兩岸的政黨都要秉持民族的立
場、歷史的使命、大開大合的戰略氣魄,推動和平發展,戮力民族復興,促進兩岸
人民共圓“中國夢”。僅僅局限於一黨利益、被過時的意識形態所束縛,必然做出
有悖於民族、失信於對方的判斷和決策。短期行為將造成長期傷害,鼠目寸光不會
給黨帶來長期利益。不要忘記19世紀英國保守黨領袖迪斯累利的話:保守黨是一夥
有組織的偽君子。建立兩岸認同與互信,兩岸的政黨同樣責任重大。建立黨際互信,
讓對方接受其存在和發展,必須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而建立這個政治基礎,需要
智慧、眼光和決斷。 

  三是教育界要有歷史縱深。其中的核心是在歷史和社會問題上向下一代教甚麼。
對兩岸關係而言,老一代靠厚實的經歷積澱認識對方,新一代則首先靠教科書定位
對方,而雙方相互間的認知與判斷,往往直接影響著其處理與對方的關係、與對方
打交道的方式,最終決定未來解決兩岸問題的方式。如果兩岸年輕一代歷史觀和社
會觀南轅北轍、在國家民族重大問題上互為異己,未來兩岸關係的前景將不容樂觀。
兩岸教育界要共同努力,消除“台獨”意識形態影響,重建共同的歷史觀。兩岸要
重建對中華5000年歷史文化的共同認知和自豪感,不能以400年歷史割裂5000年歷史;
重建共同的社會觀,把兩岸關係拉回一個中國框架之內,使得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
國家、中國領土主權不可分割的理念深入人心;重建共同的命運觀,把個人的前途
命運與中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夯實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台灣同大
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圓‘中國夢’”的一致認知。這樣的認同與互信,可長可
久。 

  四是媒體要有社會責任。任何社會意識的形成,都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其中政府、學校、媒體的影響更大。媒體是影響公眾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的社會機
構。在信息社會,媒體在形成社會輿論上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媒體應該運用自身的
影響力,促進社會進步,推動歷史向前發展。而在多黨競爭的商品社會里,在所謂
“新聞自由”的幌子下,媒體的公正性、客觀性往往讓位於黨派觀點特別是經濟利
益,為了利潤,媒體經常扮演社會混亂的推波助瀾甚至始作俑者而非建設者角色。
在海峽兩岸,一些媒體蓄意製造話題、刻意放大問題、炒作不利消息,傷害了兩岸
認同與互信,成為兩岸關係一大亂源和公害。保持理智、秉持善意、恪盡歷史和社
會責任,應當是兩岸媒體對待兩岸議題的基本態度。唯有客觀公正地報道對方情況、
理性全面地反映兩岸關係、平和冷靜地評論突發事件,媒體才能扮演兩岸認同與互
信增進者的角色。 

 五是民眾要有包容之心。大陸民眾要瞭解台灣近代歷史,體認島內民眾特殊的苦
難遭遇,弄清其各種念頭、想法之所以產生的思想源頭;台灣民眾也要瞭解整個中
國的近代歷史,體認大陸民眾同樣長期處於被侵略、被壓迫的悲慘境地,弄清其致
力推進統一、振興中華的思想動力所在。兩岸民眾都要有包容之心,在相互瞭解、
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中增進認同、增進互信,共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進而共同追
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六是要進一步打破禁區,推進兩岸全方位交流合作。交流增進瞭解、理解和諒
解,合作激發情感、連接利益、促進融合。兩岸一家人,交流合作應少設禁區,禁
區造成疏離、誤會和誤判。要進一步深化兩岸既有經濟、文化、教育、科學、衛生、
旅遊及地區、行業、部門等方面交流合作,從互相設防、討價還價、壁壘分明,進
化到互諒互讓、合作共贏、不分你我。努力拓展兩岸交流合作領域,逐步打開軍事、
涉外部門大門,實現學術研討、參觀訪問、議題協商、項目合作等目標,真正做到
一家人不分彼此的境界。積極探索共同對外的合作路徑,從提高兩岸經濟體整體競
爭能力入手,逐步向安全、維權領域拓展,不讓外國置喙,實現中華民族利益最大
化。適時開啟兩岸最高層交流,以適當名義實現兩岸領導人互訪,把兩岸關係推向
新的高度。 

  七是要敢於直面現實,靈活處理兩岸關係敏感問題。隨著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
擺在兩岸面前的重大敏感問題逐步變得難以回避,這些問題不但影響著兩岸關係的
前進步伐,也影響著兩岸認同與互信的發展程度。當前主要是四大問題,包括“關
係定位”、“國際空間”、“制度差異”、“軍事安全”。處理好這些問題,必將
極大增進兩岸認同與互信;回避這些問題,始終卡在那裡,不是建設性的態度。問
題需要疏導,累積滋生負能量,最終將引起兩岸關係更大動蕩。 

  要盡快開啟兩岸政治協商談判,首先把問題擺上台面,認真進行分類研究,就
解決問題的路線圖達成共識。可以區分輕重緩急、難易程度等不同情況,對相關問
題進行分類處理,一部分盡快處理,盡快解決;一部分局部處理,局部解決;難度
過大的部分暫時擱置,條件成熟時解決。只要兩岸雙方本著相互理解、互諒互讓的
態度,差異與分歧反而會轉化為增進認同與互信的積極因素。


Copyright(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