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于[中外書摘] 2011年10月11日 核心提示:尤其令人感動的是,胡總書記特別送給戰哥一份珍貴的禮物。那是一九 一四年,台灣被日本人佔領期間,戰哥的祖父連雅堂先生因為不願意做亡國奴、做 日本人,特別寫了一張申請書,希望恢復中國的國籍。這份申請書的正本原存放在 南京第二檔案館,胡總書記特別將其影印件送給戰哥保存。 文章摘自《中外書摘》2006年第03期作者:連方瑀原題為《隨戰哥同走“和平之旅”》 本書是連夫人對兩岸“和平之旅”的深情回顧,她以一個置身政治中心而又不太懂 政治的妻子的獨特目光,捕捉了歷史性的場景,和令人感動的畫面與細節,以優美 的散文筆調娓娓道來,給讀者以閱讀的樂趣。本文摘取了其中的幾個片斷。 朝辭白帝彩雲間 我出生在抗戰最後一年(一九四五)。抗戰勝利不久,父母親便抱著我“朝辭白帝 彩雲間”,順著長江一路到南京、上海,再從上海乘船至基隆,從此定居台灣。近 六十年來,雖然經常至各地旅行,卻從未去過大陸。大陸在我的印象裡一片空白。 所以,當一個朋友對我說:“剛來台灣時,每天談的是反攻大陸。但沒想到幾十年 後,大家在一起,還是談大陸,談大陸的風景、旅遊、投資,談大陸的建設,甚至 談怎樣在大陸買房子,準備定居在那裡。”我最初聽他講,完全無法了解,也無法 同意。 二00五年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一日,國民黨前規劃副主席江丙坤先生率領國民黨參 訪團走一趟“緬懷之旅、經貿之旅”,訪問了廣州、南京和北京,並與全國政協主 席賈慶林、國務委員唐家璇、中央台辦主任陳雲林,以及有關部門的代表,對如何 加強兩岸經貿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舉行會談,除在兩岸同胞關心的十二項議題方面 廣泛交換了看法,取得初步成果,賈慶林主席更於三月三十一日會見江副主席時, 代表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先生,歡迎並邀請戰哥在合適的時候訪問大陸。 受到胡總書記的邀請,我們都非常高興。因為戰哥在台灣生活了六十年,成長在這 裡,求學在這裡,工作在這裡,人生大半的歲月都奉獻給這個美麗的寶島,兒女們 也都生於斯、長於斯,對寶島台灣的深厚情感,是永遠無法割捨的。因此,目前雖 然沒有擔任公職,但有鑑於台灣目前的政治局勢、競爭力的衰退、經濟的不景氣、 失業人口的增加,戰哥時時在思考如何讓我們恢復安和樂利的生活,而且對岸這些 年來積極發展經濟,如果兩岸能擱置爭議,異中求同、互輔互助多好呀。懷著這樣 的心情,戰哥毫不猶豫地接受了胡總書記的邀請。 訪問大陸原計劃在五月中旬,因為五月一日起,是大陸的勞工節假期,放七天的長 假;台灣將於五月十四號舉辦任務型國代選舉,一定要去投票,算來算去,最適當 的日期似乎是五月十五號。但是為了配合每個人的行程,而且大陸方面也希望我們 能早些去,於是我們乃將行程提前至四月二十六日。 由於提前啟程,行前的準備便有些急迫,戰哥要準備許多場的演講,我呢,要準備 全家人攜帶的衣物。四月份的天氣乍暖還寒,十分不穩定,上網絡查天氣預測,也 是晴時多雲偶陣雨,有時很冷,有時很熱,有時還有沙塵暴,一時真不知道如何拿 捏衣服的厚薄,最後只好“多帶”。 以前國民黨執政時,代表台灣出訪,我一定會帶幾件旗袍,以便重要場合穿著,但 這幾年,穿旗袍的場合愈來愈少,再加上旗袍穿著的不便與不適,幾乎再也沒有訂 製與穿著旗袍了。戰哥告知我們全程都要穿著正式服裝,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要到哪 裡去買這麼多厚的、薄的正式服裝,真令人頭痛。打開衣櫥,還好,看到不少以前 買的,只穿過幾次,看起來還很新的衣服,只是這些衣服大都嫌小,需要放大。 這可是要謝謝戰哥,因為每次與戰哥出去旅行,戰哥總是強迫我買衣服、買鞋子, 說“買了以後一定會穿得上的,現在不買,將來有場合要穿時,一定會後悔的。” 果真,這些衣服都派上了用場。此次“和平之旅”所穿戴的衣服、皮包、鞋子,都 是這樣來的。於是,把這些衣服一一拿出來,找改衣服的裁縫劉小姐一件一件改。 由於天氣冷熱不定,所以冬裝、春裝都要準備。戰哥特別囑咐,去中山陵謁陵、西 安掃墓,一定要穿著深色裙套裝。這幾年,所買的深色套裝還真不多,只好去百貨 公司到處去看,好不容易看到百貨公司有打折的秋裝在賣,買了兩套,一套藏青色, 一套灰的,薄毛料,式樣大方,還打六折,心裡十分高興。 沒想到,去中山陵謁陵那天,南京炎熱如夏,這套毛料衣服,讓我熱得汗?如雨下, 幸虧當日媒體的攝影鏡頭都在很遠的地方,否則,我臉上的斗大汗珠,真是清晰可 見呀。除了準備衣服、皮包、配件等,要致贈的禮物也是費盡心思,有的送個人, 有的送學校、有的送從未謀面或久未見面的親友,我們都從本土的藝術家作品中去 挑選,再考慮到送禮對象的身份、場合與喜好,也是煞費苦心。日子就在準備和盼 望中飛逝而去。 似曾相識故人來 四月二十六日,我們的首站是南京。當機長報告我們已飛駛在南京的上空時,戰哥 和我立即向機窗靠近。無垠的江山啊,是如此近,卻又如此遙遠,一甲子了,南京, 也是今年年初仙逝的母親的故鄉。母親也是離開大陸後,就沒有回過家鄉,我不禁 想到如果母親今年沒有去世,此次一定也會與我們同行,“少小離家老大回”,她 老人家一定也是百感交集。想到此,不禁心頭一酸。 下午四時四十分,我們搭乘的東方航空客機順利抵達祿口機場,中國國民黨時隔半 個多世紀的首次大陸行開始了。艙門打開,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 副主任李炳才,江蘇省委副書記任彥申和江蘇省各地台商協會代表們,還有好多漂 亮可愛的小朋友們,捧著鮮花,笑逐顏開地喊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陳主任 等人,雖是久仰大名,從未謀面,但第一次見面,不僅不覺陌生,反有“似曾相識 故人來”的親切感覺。戰哥說:“台北和南京距離可以說不是很遠,但距離我上次 到南京,整整相隔了六十多年,實在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天還很藍,望望身 旁的“金陵子弟”,熱淚盈眶,我告訴母親“媽,我回家了”。 我們下榻在金陵飯店,當晚七時,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省長梁保華宴請國民 黨大陸行的代表。席間,大家杯觥交錯,把酒言歡,道道淮揚名菜送到桌上,像鹹 水鴨、芥菜心,更有國樂伴奏助興,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大陸以國樂演奏《高山青》、 《望春風》等曲子。後來,我發現幾乎每頓飯,都會有這幾首曲子佐餐,偶爾,還 會有鄧麗君的《小城?故事》。 驚喜的禮物 晚宴後,回到房間,差不多十點半,有兩位女士到訪,要替我量身,原來她們是 “江寧織造府”的同仁。 “江寧織造府”名聞遐邇,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 管理的綢緞莊,以前專門替皇室的人製作衣物,現在改名為“南京云錦研究所”。 兩位女士,其中一位是雲錦研究所的副所長張玉英女士,另一位是設計師,她們用 帶南京腔的國語問我:“您喜歡長旗袍還是短襖?”我想短襖比較實用,冬天配長 褲挺帥的,因此告訴她們希望是短的。 若不是事後看見報導,我怎樣也不能想像,為了要送我這件禮物,她們在一個月前 就開始準備。由於雲錦全為手工製作,兩個工藝師八個小時只能織五個厘米。南京 云錦研究所選擇了最優秀的工藝師,用古代的方法織造,加班加點,趕織了數幅不 同姿態的“金絲團龍”工藝品。他們選了一塊明黃色織有大朵捲葉牡丹圖案的面料, 給我縫製一件短襖,然後又選一塊紫藍色織有四季牡丹圖案的料子,要為我縫製一 件旗袍。張女士說,黃色和牡丹寓意國泰民安,富貴吉祥。 量完身後,張女士和十多名師傅,通宵挑燈到二十七日早晨,短襖完成,旗袍則還 差一點工。中午羅書記便在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宴請訪問團時,把這件南京云錦服 飾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我。把包裹現場打開一看,閃閃的金光和盛開的牡丹,果然 耀眼奪目,不禁引起眾人的讚嘆! 吃完飯回到金陵飯店,張玉英女士又把剛做好的旗袍送來,我穿上一試,果然非常 合身。張女士說,牡丹象徵富貴,而梅蘭竹菊象徵一年四季青春永駐。真多謝她們 的費心,等兒子結婚時,一定要穿! 歷史的一刻——連胡會談 中午,我們在旅館隨心所欲地享用了自助餐,有鮭魚、沙拉、鹹水鴨、湯及水果。 下午即將登場的胡錦濤總書記與連戰主席的會面,讓大家是既興奮又期待。 下午三點鐘,我們已來到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東大廳非常高,鋪著紅地毯,廳內除 了為拍照而置放的椅子外,沒有任何家具。我們抵達時,胡錦濤總書記已等候在那 裡,襯著高牆、紅地氈與極大的空間,並不是特別高大的他,卻是望之也嚴、即之 也溫。 三點零三分,歷史的一刻,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中國國民黨 主席連戰兩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是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相隔近六十年的首次 握手。所有的人屏住呼吸,鎂光燈喀嚓喀嚓的聲音此起彼落。多麼不容易呀,這一 握手好像有一世紀之長。握手後,戰哥轉身,我知道他在找我,可是轉錯身,沒看 到我;再轉另一邊,看到我,拉著我和總書記握手。這就是戰哥,永遠不會忘記我, 我的雙眼又濕潤起來。 接著,胡總書記和代表團每位團員握手,他對勝文、勝武、惠心、弘元都很熟悉, 還笑嘻嘻地問勝文的身高,並且一面說:“小女兒在寫論文,沒法來是不?”親切 的態度,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正要走開時,有人輕拍我的背,“認識我嗎?我是 吳儀。”早就听聞這位能幹的鐵娘子,忙說“久仰大名”。 瀛台夜宴 記者會結束,戰哥告訴我,胡總書記特別邀約我們至瀛台吃晚飯。據我所知,瀛台 是中國領導人會見外國領導人的場所之一,但不也是光緒帝被慈禧太后囚禁的地方 嗎?那會是個什麼樣子的地方? 想著、想著,瀛台已到,胡總書記、吳儀副總理、王剛主任都已在座,大家寒暄之 際,吳儀女士拉著我的手說:“走,咱倆到院子裡走走。 ”我不知道吳副總理是哪 里人,但聽她說話的口音,看她的動作,感覺非常像東北或北方人,看到她,就像 看到年輕時候的婆婆。婆婆是東北人,精明、幹練、睿智、爽朗。 瀛台的名字是因它三面臨水,襯以亭台樓閣,像座海中仙島,故名瀛台。瀛台上有 翔鸞閣、涵元殿、蓬萊閣、迎熏亭、豐澤園、懷仁堂、海晏堂等建築,山石花草, 樓閣亭台,擁水而居,秀美宜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 來、朱德等領導人曾居住於此。庭園裡的柳絮不停地飄著,涼風陣陣襲來,我打了 兩個噴嚏。吳儀說:“你肯定是感冒了。”我回答:“不是感冒,是花粉過敏。” 她接著說:“聽說你會寫散文。”她知道得真詳細,其實我已五六年沒有動筆了, 我相信許多台灣同胞都不見得知道。我就將從小外公和父親教我詩詞的往事講給她 聽,我們一邊走一邊聊,竟是非常投緣。 後來,她領我走進一座亭子,坐著談天。她說:“台灣水果真好,大家都知道,實 在應該外銷到大陸來,但水果貴在一個鮮字,連主席應該回去想想辦法,看如何將 水果快一點賣到大陸來,不僅會有很大的市場,也可以賣好一點價錢,如果一關一 關卡著,等到水果到大陸時,一定是軟了、不新鮮了,誰還要買呢!” 接著又說:“這些年來大陸人的生活也慢慢好起來,生活好起來就想到處去走走, 台灣如果能開放大陸人去觀光,那台灣可以賺錢的行業可就會多了。”我不禁好奇 地問:“大陸人到台灣觀光,會喜歡去哪裡呢?”副總理笑著說:“一個日月潭就 可以讓他們玩得很開心了。”我仔細想想,香港這幾年不就靠大陸的觀光客消費, 創造了繁榮的光景嗎? 瀛台夜宴,雖然是因政治而起,卻是一頓完全不政治的晚餐,菜餚豐富但不奢華, 先上五個涼拼:烤叉燒肉、蝦子茭白、芥末鴨掌、薑汁瓜條、蛋黃雞捲。 再來是五道熱食:清湯燕菜、全家福、清炒蝦球、東坡肉、錫包鱈魚、鮮蘑芥菜; 甜湯是桂花湯圓;點心是薺菜水餃、蘿蔔絲餅、火腿粽子、豌豆黃;飲料則為茅台、 長城干紅、鮮果汁。 受邀的除了我們夫婦,另三位副主席,林秘書長、徐立德先生也參加了晚宴。席間, 大家談笑風生,氣氛溫馨,像一場家庭聚會。大家享用美食,大多選擇茅台酒佐餐。 胡總書記曾在貴州工作過四年、甘肅十四年、西藏三年,想當然他的酒量很好,但 吳副總理不太喝酒。我呢,和前幾天的餐會一樣,選擇了白酒、長城干紅。 大家對茅台酒是讚不絕口,胡錦濤總書記提到當年他在貴州工作時,特別推廣茅台 酒,但由於產量不夠多,他就使用同樣的技術、同樣的酵母,到別的地方嘗試生產, 但怎麼樣試,味道就是不對,後來發覺是氣候的緣故,於是只好再回到原地,擴大 生產面積,才釀出了更多的茅台酒,滿足了市場的需要。據說,胡總書記平時不大 喝酒,但當晚卻喝了不少。一旁的吳儀副總理拍拍他說:“今晚可喝了不少喲。” 東坡肉很好吃,平時我吃東坡肉,都只吃瘦肉或以肉汁拌飯,很少吃肥的部分,那 晚也不例外。正當我以刀叉將肥肉與瘦肉切開時,對面的吳儀副總理可說話了: “東坡肉肥的部分可是最好吃,油都去掉了。”為了不辜負她的美意,我就一口將 這塊香味四溢、油而不膩、入口即化的東坡肉,連皮帶肉、連肥帶瘦、連肉帶汁, 咕嚕咕嚕地吞下肚子。我想這是我記憶之中,第一次完整地、真正地吃下一塊四四 方方的“東坡肉”。 大家談興甚濃,但話題總是離不開兩岸的同胞、鄉親,於是大家提議,應立即建立 一個平台,由陳雲林主任與林豐正秘書長,每半年開一次會,除了設定議題討論, 並檢討施行成果。其實,自大陸回台至今,時間雖不到一個月,但大陸觀光客來台 旅遊與台灣水果外銷大陸計劃,都已在進行推動。我們深信,對岸朋友對我們的態 度,是善意且值得信任的。 這餐飯,真是賓主盡歡。尤其令人感動的是,胡總書記特別送給戰哥一份珍貴的禮 物。那是一九一四年,台灣被日本人佔領期間,戰哥的祖父連雅堂先生因為不願意 做亡國奴、做日本人,特別寫了一張申請書,希望恢復中國的國籍。這份申請書的 正本原存放在南京第二檔案館,胡總書記特別將其影印件送給戰哥保存。這真是一 份意想不到、彌足珍貴的禮物,戰哥收到這份禮物時,驚訝、意外、興奮、感動的 神情,也感染了與會的每個人。 餐會畢,大家依依不捨,互道珍重再見,後會有期。 緬懷親恩 其實,上海和我也有很深的淵源。我的父親方聲恆先生,祖籍浙江,卻於上海出生。 祖父因早逝,所以我從來沒有見過他。但是祖母一直是和我們住在一起,父親和祖 母都是以上海話聊天,因此我可以聽得懂上海話。無論到南京或上海,都好像回到 家鄉,緬懷親恩。父親離開人間已有二十五年,他自小家境清寒,又加上祖父早逝, 身為長子的父親,在十四歲時,就必須負起照顧八個弟妹和祖母的責任。他為了家 計,任何勞苦的事都做過,但艱苦的環境並未打消他一心向學的志向,他靠苦讀獲 得博士學位,不僅為國效力,更教育英才,春風化雨。 子女中,父親最疼我,我也曾許下心願,要讓他及母親過一個舒適的晚年。但非常 可惜,等我畢業做事,經濟狀況改善了,父親卻因中風而過世。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在。”許多年來,我一直以未能好好地奉養、報答父親,為我最大的 遺憾,也曾有過想去父親出生與居住過的地方看看的念頭。中共中央台辦官員告訴 我,只要知道地址,一定可以查得到。但是父親已仙逝二十五年,當初離開大陸到 台灣落地生根,怎麼會想到大陸會和台灣再交流呢?我該如何去打聽父親居住過的 地址呢?走筆至此,不禁悵然。 拜會汪道涵 五月二日上午,戰哥、我與三名副主席吳伯雄、林澄枝、江丙坤,秘書長林豐正等 人,赴錦江飯店拜會大陸海峽交流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十一點不到,這位剛過九 十歲生日,備受我們尊敬的長者,在中共中央台辦主任陳雲林及副主任李炳才的陪 同下,神采奕奕、笑容滿面地在飯店門口歡迎我們,並和大家一一握手。 戰哥首先表示,此次來是向汪道涵先生請安,此次拜訪定位為“和平之旅”,就是 希望推動兩岸和平。戰哥還感謝汪老對推動兩岸和平的貢獻,稱許汪老是創造歷史 的人。同時戰哥也表示,“兩岸關係的發展令人憂心,現在應該是一個契機,大家 應秉持辜汪會談方向,繼續努力。” 汪道涵先生則表示,看到這幾天電視及報紙的報導,對於戰哥率團前來非常感動, 也覺得非常成功。戰哥同時轉交辜振甫遺孀辜嚴倬雲女士委託代轉的一封信函,以 及一份禮物,並說這次原本想邀請辜嚴倬雲女士一同前來,但因她身體欠佳,奉醫 囑咐,無法同行。但辜嚴倬雲女士非常感謝汪道涵先生派代表到台北,祭悼辜振甫 先生,特以一封親筆信以及辜振甫先生遺留的一幅畫作,即辜振甫年輕時所畫《從 紗帽山遠眺觀音山》的油畫相贈。這是汪道涵先生曾在一九九三年辜汪會談時向辜 振甫先生提及,曾經看過以這幅畫作所做的明信片,覺得非常喜歡,當時辜振甫先 生即答應要將這幅畫送給汪道涵先生。 汪道涵先生則對辜振甫先生的去世感到悲痛,他說兩人非常談得來,也表示大陸方 面高度肯定辜振甫對“?九二共識”的看法。汪道涵先生讚賞國民黨代表團的到訪,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戰哥和胡錦濤總書記發布的五大願景,他都讚成。 戰哥與汪道涵先生雖是初次相見,但兩人像是老友重逢,細說從前,展望未來,娓 娓吐敘,氣氛溫馨。更感人的是,大家心有靈犀,戰哥以祖父連橫先生所著《台灣 通史》與王俠軍的琉璃藝品“宏圖”致贈給汪道涵先生;汪道涵先生則送給戰哥兩 種版本的《台灣通史》(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三年版、一九九六年版),以及一 幅九十歲上海老師傅秦云嶺先生的畫作,畫上寫著“江山如畫”四個字,另外送給 我一個瑪瑙“筆洗”。我想他們在選擇禮物時,都是十分用心,寓意深遠。我們依 依不捨地告別了這位有智慧、有遠見的長者,我們祝福他永遠健康、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