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海外反獨促統力量的職責


(吳惠秋)


歡迎閱覽【吳惠秋專欄】

兩岸關系在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上逐步邁入增進互信,求同存异,共同謀求良性互
動,共創雙贏的重要時期,海外反獨促統力量應該如何順應歷史潮流,結合海外本
身的地區特點,發揮對兩岸關系良性發展的推手作用是新時期新形勢下面臨的重要
任務。筆者認為,新時期時海外的反獨促統必須要堅持反獨和“化毒”工作一起抓;
堅持推動海外兩岸僑胞的聚同化异,牢牢把握促進祖國統一的大目標。充分認識海
外反獨促統工作的長期性和复雜性,堅定信念,把握方向,推動兩岸關系的良性互
動,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健康前行。

人所共知,近十多年來台灣島內台獨勢力有恃無恐地迅速得到膨漲發展。盡管在兩
岸關系發生變化,步入和平發展的今天,台獨勢力仍然在島內逢“中”必反,逢
“統”必反,挑動族群爭斗,大肆推動台獨路線;在國際上,台獨勢力變本加厲,
竭盡所能和反華勢力和組織勾結,采用各种卑劣手段試圖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來,
符合台灣民眾根本利益的和平發展的新局面。事實上台獨勢力的囂張活動已經,并
不斷构成對中國國家利益的直接損害和對中國最終統一大業的嚴重破坏,是全世界
華夏儿女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對台獨勢力的斗爭仍然是海外反獨促統力量的一個
主要任務,是今后乃至在實現祖國最終統一的過程中必需牢牢把握的一個方向。

台獨勢力的惡性膨漲和作祟來自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十余年的推動和長期人為地意
識形態操弄。台獨執政者在位時為了私欲和少數人的政治利益把民進党改造成了一
個頑固推行分离路線的台獨党。他們既使現在被台灣民眾所唾棄,淪為在野,甚至
面臨泡沫化的可能也不肯改弦更張,改變台獨路線。更為嚴重的是由于他們多年來
對祖國大陸的妖魔化,長期地不擇手段地推行去“中國化”,煽動了台灣同胞對祖
國大陸的仇恨,扭曲了歷史,降低了台灣同胞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許多台灣同胞甚
至錯誤和幼稚地認為認同“中國人”就是認同大陸,將搞台獨和愛台灣划上等號。
因此,既使祖國大陸在處理兩岸關系問題上展現了极大的包容和誠意,對台灣的經
濟建設和民生事宜作出了极大的幫助和輸出,台灣同胞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好
處的時候,數据表明,相當部分的台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誠意仍持有疑慮,對兩岸
走向和平統一仍存在逆反和負面的考量。對台獨勢力長期經營所造成的,在相當數
量的台灣同胞中存在的這种認知和疑慮的消除是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和實現的。撥
亂反正,將台獨勢力在島內長期妖魔化和毒化產生的的畸形政治和社會怪异消除,
不可能一僦而成。因此,化“毒”工作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將是一項十分重要和
艱巨的工作需要面臨和進行。

新形勢下如何在海外深入開展反獨促統,在反獨的同時不放松化“毒”。筆者認為
至少應該從三方面持續不斷開展工作。

一	始終不渝推動和開展中華文化的交流。
兩岸同胞本是同根同脈,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更是華夏儿女同系的根,共牽的魂,
兩岸同胞最容易在此找到共同點,加深同胞情。

事實上,廣大台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一直有着优良的傳統和突出的貢獻。
許多方面是值得大陸和海外同胞借鑒和學習的。我們應該在中華文化交流的諸多方
面開展互動,在文化交流中聯絡感情,加深友誼,消除誤解,共同為弘揚中華文化
攜手共進,共同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振興作出貢獻。

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今年來已經開展了系列性和制度化的“和平与發展論壇”,
在中華藝術,教育,醫藥,文字,飲食等中華文化的各有關領域邀請兩岸專家同台
演講交流,和來自兩岸的僑胞討論切磋,共商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之
大計,開拓了兩岸僑胞交流互動的領域,獲得了參會僑胞的普遍贊同和支持。筆者
認為海外兩岸僑胞的這些交流不僅要在海外進行,也應适時擇机拓展到台灣島內進
行,讓中華文化根植兩岸同胞心。

二  聚同化异,和台灣僑團加強互動

海外華人華僑在僑居國發展事業,生活在一個缺乏中華文化氛圍的社會,需要有适
合自身生活習慣和社會活動的環境和場所,需要自身的社會地位的保障和合法權益
的爭取和維護。多年來,海外的兩岸僑胞社團都一直為此作為社團活動的主軸而不
懈的努力,和居住國主流社會溝通,為華人社區服務。因此,這也是海外兩岸僑團
的共同職責和最大公約數,一些政治觀點的分歧和活動安排的差异并不能改變這一
廣大僑胞所渴望的共同要求。

筆者認為,反獨促統組織作為海外華人社團的一部分,應該是海外兩岸僑社互動并
聯合為僑胞服務的積极參与者和推動者。海外反獨促統組織只有堅持誠心誠意為僑
胞服務,才有立身之本,才有生命力,才有話語權和代表性。

華盛頓和統會經過近年來的數次換屆,已經成為大華盛頓社區僑學界負責人的集聚
地,非常有利于在反獨促統的工作中發揮積极的作用以及協調華人社區舉辦僑胞們
所希望的各种活動。兩岸僑社為了同一個目的共同舉辦華人社區的活動,并使之成
為良性互動的有利平台,既迎合了廣大僑胞的需要,又提高華人華僑在所在國的影
響力,同時對弘揚中華文化,增加海外同胞的凝聚力,共同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和振
興而努力具有十分重要大意義。例如,今年中秋期間,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和兩岸有關團体聯手,邀請來自大陸和台灣的歌星同台為慶祝晚會獻歌,請原中央
電視台“海峽兩岸”著名主持人李峰擔任節目主持,舉辦反映中華情深的“金秋月
圓”大型演唱會,吸引了近兩千來自兩岸三地的僑胞觀看演出。組織者并在演出后
舉辦“和平与發展論壇”,請歌手和主持人与藝術愛好者和關心兩岸問題的僑胞們
暢談聲樂藝術和兩岸藝術交流,對兩岸僑胞的互動和感情交流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也為今后兩岸僑團共同舉辦更多,更丰富的活動打下基礎。

筆者認為,海外兩岸僑團聯合舉辦活動有利于提升海外僑胞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
自豪感,有利于消除台獨勢力長期以來“去中國化”造成的惡劣影響。

三   新形勢下理直气壯地在海外推動中國統一大業

由于台獨勢力的長期意識形態挂帥,台獨活動的一度甚囂塵上,不僅台灣島內的一
些政治人物為了既得利益或選舉考量不敢旗幟鮮明地反對台獨,謀求國家統一,甚
至談“統”色變,視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為禁區。在海外,台灣僑團眾多負責人盡
管對台獨行為深惡痛絕,但是也畏首畏尾,不愿涉及追求兩岸統一的議題。島內台
獨勢力盡管下野,仍是積极和國際反華勢力勾結,逢“中”必反,試圖將台灣問題
國際化,造成事實台獨。因此,海外反獨促統的任務仍然非常艱巨和复雜,消除台
獨勢力所毒化的政治和社會影響決非短期間輕易就可以完成。我們必需一手抓反獨,
一手抓消“毒”,最大程度地團結海外廣大僑胞,做好所在國主流社會的工作,理
直气壯地高舉促進中國和平統一的大旗。

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面來之不易,需要兩岸同胞和海外僑胞共同來維護。然而,新
局面的出現是基于一個中國的基礎之上的,目的是最終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因此,
不能只談和平發展而不提中國統一,只談維持現狀而不提和平談判,只談經濟民生
而不提政治軍事。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不是要拖延實現統一的實現,更不是讓政客
和投机者籍机導向“兩國論”的歧途。因此,我們應該十分明确和平發展所要達到
中國和平統一的目標,追求統一應該有緊迫感,時代感,應該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
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因為和平發展的新局面而不談和少談統一,更不能將實現中國
和平統一的希望被動地寄托于台灣地區領導人。在海外,反獨促統力量在新時期更
要理直气壯地疾呼推動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我們全美中國
和平統一促進會聯合會在這里舉行年會,就是要表達海外華人華僑推動中國和平統
一的決心和信心。這种表達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是符合海外華人華僑根本利益的,
也是有利于地區和世界和平的。我們不僅今天在休斯頓講,還要去台灣島內講,去
那些還在堅持台獨理念的人中去講,去所在國主流社會講。邪不壓正,主張將台灣
分裂出去的圖謀是不可能,也決不能得逞的。

在海外,爭取所在國的民眾和政治家對中國人民追求國家統一,民族繁榮振興的理
解,同情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也應該是海外反獨促統力量的一個重要職責。台獨
勢力從來無孔不入,在打國際牌。那些美國的反華勢力更是打台灣牌,他們企圖阻
擋中國的統一和發展的企圖是不可能停止的。因此向美國國會、政府、主流媒体以
及廣大美國民眾提出海外華人華僑追求中國的和平統一的訴求應該主動,積极并常
態化地去做。

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早日實現是歷史賦于海外反獨促統力量的神圣使命,海外
的反獨促統在新形勢下的任務是艱巨和長期的。我們必須排除干扰,集中全力,團
結一致,提高緊迫感,推動兩岸關系邁向和平統一的方向,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
大复興。

(此文收載於2009年休斯頓全美和統會聯合會年會論文﹐作者為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
統一促進會會長﹐全美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合會共同會長)
歡迎閱覽【吳惠秋專欄】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