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兩岸和平 開統合時代


張亞中


<< 上一頁第1頁 第2頁 第3頁

 另外,“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是一種台灣獨立建國的表述,但是“中華
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卻在台灣沒有多大的爭議。不過,我們可以想想,
如果兩岸目前都是“一中憲法”,彼此的“主權”都涵蓋對方,在這樣的“憲法”
規範下,我們說“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
算個甚麼?同樣的,如果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那麼,
“中華民國”是否已經不存在了? 

  以上這些似是而非的表述,讓我覺得有必要在〈論兩岸與中國的關係〉、〈一
中三憲〉兩篇有關探討兩岸定位的文章後,再撰寫一篇討論兩岸關係特殊性與“主
權”的文章。2009年12月底,正逢汪道涵先生逝世四周年,為了紀念這位老先生,
我就從汪老所提出的八十六字箴言與共同締造論切入,撰寫了〈論“主權”共享與
特殊關係〉一文,於2010年2月在《中國評論》發表。 

  該文完整地把李登輝“特殊國與國”關係形成的歷史軌跡做了陳述,並指出由
於李登輝主張,“中國”只是一個歷史、地理、文化、血緣上的民族概念,因此,
他所說的“特殊國與國”關係其實與一般外國間的“國與國”關係並沒有差異,他
的“特殊國與國”論點基本是就是“兩國論”或“獨台”的論述。 

  胡錦濤先生在2008年12月31日的談話中,也提出了兩岸為特殊關係的看法,他
說:“為有利於兩岸協商談判、對彼此往來作出安排,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
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李登輝與胡錦濤兩人對於“特殊關係”
見解的差別在於,李登輝將“特殊關係”立足於兩岸歷史、文化、血緣、地理的相
近性,統一不是必然選項,胡錦濤則是將“特殊關係”界定為統一前特殊情況下的
政治關係。 

  該文從學理上討論“特殊關係”應有的意涵,指出所謂“特殊關係”,在法理
上,它既不同於國際關係,也不是兩岸任何一方的內政關係,而是一種“整個中國
的內部關係”,而“特殊關係”存在的基礎則在於兩岸人民對於整個中國“主權”
有共有與共享的權利。 

  在政治的運作上,兩岸“特殊關係”是一種“平等不對稱的關係”,如果如胡
錦濤所期望,將“特殊關係”界定為統一期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安排,那麼兩岸
如何在“主權”共有與共享、治權平等而不對稱”的基礎下推動兩岸“共同治理”,
是值得兩岸共同研究的課題。該文也指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劉國深院長所提出
的“國家球體理論”即是“主權”共有共享”與“共同治理”的另一種表述,與
“一中三憲、兩岸統合”有高度的接軌性。 

  “主權”與治權是兩個不同概念,但是有不少人在討論兩岸關係時將其混淆,
使得兩岸問題變得複雜。兩岸目前的法理現狀是“主權”宣示重疊、治權分立”,
因此,我們應該做的是如何將從“主權”宣示重疊”到“承諾“主權”重疊”,即
促成“雙方承諾“主權”共有與共享”。當兩岸都接受“主權”共有與共享時,兩
岸就是“整個中國”內部的兩個治權,不存在哪一方是“主權”獨立”的情形。 

  目前的兩岸“憲法”都是“一中憲法”,但是在宣示上卻是採行相互排斥的
“主權”觀,因此,馬英九所說的“兩區論”是把大陸地區看成是“中華民國”的
地區,而北京迄今也只是把台灣看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下的一個可以享有
高度特殊待遇的地區。 

  不止一次,我撰文建議北京可以考慮在“一中新三句”,即“世界上只有一個
中國、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不容分割”之後,再加上
第四句,“其“主權”由兩岸全體人民所共有與共享”。未來在兩岸和平協定中,
可以用“承諾不分裂整個中國”、“共同維護整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等
文字表述。 

 2010年春節期間,我與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先生就其《兩岸和平共處法》與聯
合報就“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才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石等議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辯
論。3月中旬,兩岸統合學會將這些辯論集結,以《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為書名出
版。這些辯論的背後,其實牽涉到我們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現狀,以及如何期待兩
岸關係的發展。簡單地說,我與他們的差別在於要用甚麼態度去面對兩岸關係的問
題。 

  不同的理論其實蘊藏著不同的思路與不同的期待。對一個期待台獨選項或是只
想到軍事安全的人,必然會選擇現實主義的思維,因為他們認為沒有武力、沒有美
國的介入,台灣的安全就沒有保障,也不可能確保台獨的成功,因此,他們言必稱
國家“主權”與國家安全。對於在兩岸關係上只願意談經濟而不願意談政治的人來
說,國際關係的新自由主義是最容易拿來引用的理論,因而他們強調的是“互利”、
“雙贏”、“先經濟、後政治”,他們的理由是經濟互賴必然可以自動外溢到政治。
對於希望兩岸關係能夠穩定和平發展的人會了解到,如何建構兩岸的認同是多麼的
重要,因此,他們會從社會建構主義來找尋可以立論的依據。 

  2010年4月《中國評論》刊登的〈兩岸和平發展的理論探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
下撰寫,這也是本書一系列文章中的倒數第二篇,希望從理論面為“一中三憲、兩
岸統合”提出的原因與考量做一個全面性的理論論述。 

  我們可以借用國際關係的(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社會建構主義三
個理論來分析兩岸關係。在處理兩岸關係時,現實主義的概念很重要,不可忽視,
但是現實主義的方法是不足取的。新自由主義的理想非常好,其方法也值得採行,
但是應用在兩岸關係時,仍然有其不足之處。新自由主義對於兩岸來說,是個必要
條件,但卻不能成為一個充分條件。至於社會建構主義所強調的認同,則是兩岸能
夠達到長久和平,最終邁向統一的充分條件,沒有共同的重疊認同,不要說統一,
連現在的和平發展都會變得脆弱。 

  “一中三憲”主張兩岸同屬整個中國,尊重兩岸“憲法”均為“一中憲法”,
雙方“主權”主張重疊。基於“憲法”與民族使命,彼此承諾不分裂整個中國,也
基於現實,接受兩岸為平等的憲政秩序主體,並共同追求整個中國的“憲法化”。
這樣的看法,顧及到了現實主義所在乎的“主權”(主體性),是一種雙贏的安排。
“兩岸統合”基本上是融合了新自由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的一些主張,以新自由主
義所強調的“互惠互利”來追求兩岸的雙贏,以社會建構主義所在乎的“認同”做
為兩岸推動相關政策的目標。強調兩岸應簽署和平發展基礎協定,並同時在文化、
經濟、貨幣、身分、國際參與、安全等議題上,以“共同政策”或“共同體”的方
式來推動這些議題。 

  2010年4月,兩岸統合學會與佛光山本栖寺、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亞太
和平發展基金會共同在日本富士山旁的本栖寺舉辦“本栖會談”,就“一個中國與
兩岸政治定位”與“兩岸和平協定內容”進行深入的交談。這是一次有歷史意義的
對話,以“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為內涵的“一中同表”是這次會談的重要主題。
長達五天的互動,讓我們感覺到,只要我們能夠站在整個中華民族的前途來思考,
理性討論有相當大的空間,我們也感受到,“一中三憲、兩岸統合”是一個可以繼
續深化的對話主題。 

  回到台北以後,我撰寫本書的最後一章〈論兩岸統合的實踐〉,刊登於《中國
評論》2010年6月。這一篇文章既是總結,也是另一個系列的開始,更是未來實際推
動統合工作的再進一步昭示。該文是繼〈論兩岸統合的路徑〉、〈共同體〉兩篇文
章以後,再一次就兩岸統合的具體內涵做深入探討。 

  該文從“和平協定”、“文化統合”、“貨幣統合”、“經濟統合”、“身分
認同”、“安全認同”、“國際參與”等七個面向擬訂未來的努力方向。 

  這七大方向中,有些有優先順序,有的是現在即可以推動,有些是必須由兩岸
共同推動,有的則是北京可以率先實踐。例如,在推動“華元”做為計價單位方面,
北京就可以率先啟動貨幣統合;在使用“中華卡”做為台灣民眾前往大陸的身份證
明或工作許可文件,以強化兩岸身份認同方面,北京也可以開始推展。在文化統合
方面,北京可以將學者建議的157個簡體文字先行還原,並啟動繁簡並用的政策,以
方便兩岸文化認同的接軌,兩岸也可以共同編寫現代史,推動深層的文化與教育交
流,進而建構兩岸文化共同體。這些工作都不需要兩岸簽署和平協定即可先行開始。
 

  透過以“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為內涵的和平協定的簽署,讓兩岸的政治定位
與未來目標可以確定,雙方都不必再耗費精力在互相猜忌,可以進入更深層的互信
合作,共同推動兩岸在國際間的共同參與,以及彼此在軍事上的互助合作。透過統
合體(共同體)的建構以及共同政策的實施,讓兩岸可以進行全方位的共同治理。
 

  從1981年開始接觸德國問題,到現在已經近三十年了。這三十年可以算是我生
命中最壯年的時刻,在工作層面,初期,我在“外交部”參與的是一場與北京的外
交零合戰役;再來,我進入“陸委會”,與北京是既合作又鬥爭;最後回到學術界,
與大陸朋友交往,時而共同探討兩岸關係的波濤詭譎,時而共同找尋兩岸關係的發
展基礎。在知識層面,這三十年中,我不斷的在不同知識上探索,期望能夠為兩岸
關係找尋學理上的他山之石。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一晃眼,我也已經不再年輕,這三十年中,對於兩岸關係
的研究從分析性的研究轉移到規範性的期許。對我而言,再多的國際關係、歐盟、
德國研究,也不過是邊陲者對於當代國際政治主流社會的冷冰冰觀察,但是兩岸關
係的探索卻是與我們的未來活生生的直接連在一起。 

  這三十年來,我的知識逐漸成長,觀察也慢慢成熟,但是卻愈來愈感覺到自己
的無力感,畢竟兩岸關係有太多立場的考量。在成長的歲月中,我因緣際會的與佛
光山結下不解之緣,在與星雲大師與眾多師父互動的過程中,更深刻了解一些“因、
緣、果”之間的道理。因、緣、果三者之間互有關連循環,過去之因,必有今日之
果,而今日之果可能為他日之因,緣本身是因,也可能是果,也可能助長因果。 

  如果我們能為和平發展種下善因,日後才有機會得到善果。如果能為兩岸關係
種下福田,以後兩岸關係蔓生雜草的空間自然就減少。做為一個關心兩岸的一份子,
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散播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兩岸人民能夠共獲其利的種子,
或許我並沒有能力去拔除不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雜草,但是當善的種子、善的幼苗
夠多時,雜草自然沒有滋生的空間。 

  本書《統合方略》是我為兩岸和平發展所種下的種子與幼苗,它是否能夠長大,
是否能夠遍及整個水田,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的陽光與水份。所有這些善緣都會值得
期待的。這一路走來,有太多兩岸的朋友提供了舞台,讓知識的種子可以傳播,在
此要特別感謝《中國評論》給了我們與整個華人社會對話的機會;這一段時間,也
有太多的學者參與討論研究,讓幼苗的品種更為精良,在此也要感謝與我們多次舉
辦研討會的兩岸四地菁英先進。 

  做為一位學者,我只能,也期待,能夠寫出兩岸的和平,但是我期盼,眾生善
緣能夠共同開創有利於兩岸人民的統合時代,實踐整個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謹誌於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研究大樓311室 

  2010年5月20日 

 另記: 

  為了提供學術界更深入的研究,兩岸統合學會與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台灣大
學政治學系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合作,將近一年多來,兩岸統合學會與學術界的研
究成果共同集結成書,以《兩岸政治定位探索》為名與本書同時出版。該書蒐集近
年來兩岸學者對於兩岸政治定位的思考結晶,提供兩岸政府、學者、智庫、關心兩
岸前途的朋友參考。 

  《統合方略》、《兩岸政治定位探索》與《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三書均已納
入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讀者如有需要,亦可自行進入免費下載PDF全文。
<< 上一頁第1頁 第2頁 第3頁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