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救不了民進党 突破才是“王道”


蔡彥歆



民進党主席蔡英文在敗選后,立即宣布辭職,并表示要檢討敗選原因。從選后一路
的觀察看到,民進党并沒有因失敗而陷入相互究責和派系廝殺中,而是轉入冷靜、
理性的檢討。這說明,民進党在蔡英文的帶領下,已脫离了街頭野霸的風格,變成
可以接受失敗理性思考的政党。但是,民進党的前途僅僅依靠理性遠遠不夠,如何
實現突破才是發展難關。

民進党敗選后,兩岸議題一直是党內爭論熱點。近日,謝長廷拋出民進党兩岸政策
要向中間靠。暫不論此提議可行与否,但謝确實點出了民進党最大的瓶頸在于兩岸
政策。在2012年這個全球都在尋求突破和轉型的時代,一向以現代、創新標榜的民
進党,面對此次大選在兩岸關系上体現出來的民意,難道還要退縮舊巢,不思進取。
 蔡英文帶給了民進党理性,誰又能超越她帶給民進党突破?

民進党已具理性風格

民進党自成立以來,以戰功論英雄,誰能在選戰中為党立下功勞,誰就能穩固党內
地位。蔡英文在2012年大選中出乎党內的預期敗選了,依照慣例,現在的她,應該
是被全党上下檢討、批判,准備“倉皇下台”。然而,從1月14日開票當晚迄今,党
內卻彌漫一股“蔡主席不要走”的氛圍。

蔡英文承諾將在2月底提出敗選報告。她說,有人認為檢討就是要找人負責任,這個
“負責任的人就是我”,在承擔責任后希望党內可以靜下心思考,用客觀且科學的
方式檢視民進党面臨的問題。确如蔡英文所說,民進党近期工作重心轉移至檢討敗
選,雖然各派系在討論檢討方向上意見不甚相同,不時上演唇槍舌劍,但基本上仍
是潛心反省,理性討論。

此外,民進党歷來是派系治党,党內派系斗爭從來沒有消停過。5月即將面臨党主席
改選,從目前來看,除了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和前民進党立委蔡同榮明确表態要角逐
党主席之位外,各派系仍按兵不動,并未在選后立即引爆派系紛爭。

沒有撻伐聲,沒有究責,鮮少派系爭斗,不禁讓人恍惚,這是傳統的民進党作風嗎?
蔡英文接任民進党初始,許多人只把她視為一個過渡性的安排,畢竟缺乏政治歷練,
在党內也沒有勢力。當時沒有人會料到,如今蔡英文會成長為民進党的超級政治明
星,更成為党內實質上的領導中心。

在蔡英文擔任民進党主席的過去4年中,她的确展現出和傳統民進党不同的政治風格,
試圖建立民進党的理性形象,鮮少以激烈的語言批評對方。而從這次總統大選來看,
蔡英文在各派系間取得了相當的平衡,各個派系均能為其驅使,供其調度,民進党
已改內訌亂像,真正体現了蔡氏風格。

蔡氏風格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民進党,小英將民進党從一個熱衷于街頭運動,曾被冠
以“暴力党”的“幫派政党”,轉變成為理性、清新、有理念的政党。不過,蔡英
文改變的主要是民進党的風格与文化,而并非實質路線。

民進党能否再走一步

蔡英文將這次敗選形容為“接近山頂,只差一哩路”。觀之選戰表現,蔡英文無論
是在領導力還是戰術上,都展現了极佳的狀態。運用庶民的語言闡述政策和理念、
主打年輕牌、訴求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小英打了一場有溫度、感性的選戰。選前一
月,蔡英文和馬英九的民調一直處于膠着狀態。然而蔡英文還是敗選了,很出乎民
進党期望的敗在了80万票上。

謝系大將李應元評价,蔡英文這次大選表現非常好,如果扣除台商、危机動員及年
前不利投票因素,她离胜選之路其實不遠。

民進党敗選因素固然很多,不過,未能跨越最后一里路的真正原因,恐怕還在于其
未脫“台獨”本質。“台獨”党綱和派系斗爭是民進党長期以來背負的兩大問題。
在這次大選中,蔡英文在平衡派系為其所用上已拿到相當好的成績,唯獨“台獨”
党綱,卻是蔡英文不敢碰的神主牌。

很多人說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含糊不清,但無論是她發表晦澀難懂的“和而不同,和
而求同”,還是推出沒有清晰內涵的“台灣共識”,以及提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
的新論述,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未脫民進党傳統窠臼“台灣前途決議文”,
即民進党台獨綱領。整個選戰過程,蔡英文就形象,言行舉止似乎都很理性,但就
是無法繞開“九二共識”的情結。所以,選后輿論一致認為,蔡英文輸給了“九二
共識”,輸給了兩岸和平。民進党敗在了堅持“台獨”,敗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

從小英敗北2012選戰來看,民進党如果不在“台獨”党綱這塊神主牌上“解放思想”,
有所突破,不難預想,民進党將會在2016年再一次被選民拋棄。因為不可忽視的是,
兩岸和平已成為台灣島內的普遍共識,台灣選民不會相信一旦民進党執政,兩岸還
可以達成和平,“台獨”与和平本身就是相互排斥的。

近日,民進党探討敗選原因,其中一部分有戰略眼光兼具勇气者喊出了“改革”、
“轉型”,并且不約而同倡議調整兩岸政策,不料卻遭到党內圍剿。

前民進党主席謝長廷提出,民進党的兩岸政策應向中間靠攏,不要和國民党差太多,
這樣就能去擠壓國民党的票,兩岸政策就不成為選舉議題。不必擔心本土派的選票
流失,台灣團結聯盟能夠固守本土派;總統府前秘書長邱義仁認為民進党應發展
“不叫台獨的台獨”兩岸路線;前民進党立委郭正亮指出,民進党若想要重新執政
必須對兩岸路線進行調整,包括台獨路線的定位、“憲法共識”取代“台灣共識”、
“一中各表”納入兩岸溝通平台,重新論述“九二共識”。

各人觀點雖不相同,但均指向同一個核心,那就是民進党的兩岸政策要“變”,如
果民進党不調整政策,在2016年大選時民進党出線机會仍不大,仍將難改大局。姑
且不論各觀點是否有可行空間,也不論他們是否為了派系權力之爭的利益,但至少,
他們勇于創新,勇于突破。其實,民進党中也未必沒有看清,台獨已是最大的罩門,
模糊的大陸戰略是重返執政之路最大障礙。謝長廷的提議遭到批駁,只能說明民進
党內仍懼怕触動其台獨党綱,但這并不代表民進党不需要突破。

2012年,被全球視為轉型年。經濟轉型、企業轉型、行業轉型、政策轉型……人人
都在龍年嶄露新角。小英已將民進党帶入理性,誰能繼續向前再邁一步,恐怕是民
進党目前需要思考的,轉型已擺在了民進党下一個路口。如果蔡英文2016年繼續代
表民進党參選總統,也不應是2012年的蔡英文,而應該是一個能帶領民進党突破的
新蔡英文。現在開始,民進党若還裹腳不前,將更加無法撼動未來4年執政的國民党
在台灣穩固兩岸和平政策的根基,民進党最終還是沒有机會。

原文引於:http://taiwan.dwnews.com/news/2012-02-13/58591220-2.html


Copyright(c) 200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Peaceful 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USA. All rights reserved.